更新時間:2021-04-15 07:33:17作者:網絡
梁時又分羅縣、吳昌縣新置玉山縣、岳陽縣(非今岳陽縣)、湖濱縣,并以此五縣及湘陰縣建岳陽郡??ぶ卧O岳陽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撤銷吳昌縣、湖濱縣,并入羅縣;又廢岳陽郡,將玉山縣、湘陰縣并入岳陽縣,改岳陽縣為湘陰縣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存縣,改巴陵縣為岳陽縣。民國五年(1916年)全省分為三道,岳陽、臨湘、平江、湘陰(包括今汨羅)、華容縣均屬湘江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廢除道制,各縣均直屬湖南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湖南設立九個行政督察區(后增為十區)。第一行政督察區駐岳陽,轄岳陽、臨湘、平江、湘陰、長沙、瀏陽、湘潭、醴陵、益陽、寧鄉十縣(后調整為八縣,將益陽、寧鄉劃出)。1970年岳陽專署改稱岳陽地區,地區仍駐岳陽縣。1975年,恢復岳陽市,屬岳陽地區。1981年10月,撤銷岳陽縣,并入岳陽市。1983年2月,岳陽市升為地級市,由省直轄;重新設立岳陽縣;撤銷岳陽地區,所屬的汨羅、平江、華容、臨湘4縣劃歸岳陽市;1986年1月撤銷岳陽地區,實行市管縣,將原地區各縣劃歸岳陽市求采納
古時候山南水北叫陽,反之叫北,比如淮陰就是淮河的南邊。平江有一座山叫做天岳山,天岳山南邊的地方叫做岳陽,后來岳陽這個稱呼轉而是指現在的地方了。岳陽這一地名在古代是指平江哦,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