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7 16:23:09作者:佚名
來自句容市的教師胡榮鎖夫婦,放棄舒適的生活環境和優越的工作條件,自愿將家從鎮江茅山搬遷到新疆天山,為祖國邊疆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今年的教師節
特別有意義的人生
趕赴新疆霍城縣可克達拉鎮六十四團卡拉亞哈村圖科孜家,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到阿布都賴木·吐熱洪家談民族團結的深厚感情……9月10日,在距江蘇萬里之外的祖國北疆,句容市首批援疆教師胡榮鎖和崔衛平一大早就帶著女兒胡新宇“走親訪友”,一家人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忙碌著。“今年的教師節特別有意義!”夫妻倆一臉幸福。
“我父親是一名從教30多年的鄉村教師,受他的影響,我從小就立志要把青春獻給教育事業。”回首教師生涯,胡榮鎖倍感自豪。他的妻子崔衛平與他一起在句容三中任教。兩人辛勤耕耘句容市實驗小學,成為句容市學科帶頭人、鎮江市中青年教師骨干教師。
讓孩子從小
感受新疆的情懷
2016年底,在得知被選拔為援疆教師的消息后,夫妻倆一一說服家人,并主動寫了申請信:“我們自愿去新疆參加支教工作,用實際行動為援疆事業貢獻力量。”今年2月,兩人如愿成為句容市首批援疆教師。他們不僅放棄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還毅然把就讀句容市實驗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胡新宇帶到新疆上學。
“帶孩子來援疆,雖然要吃一些苦,但也減輕了我們的憂慮,讓我們與當地民眾的關系更加融洽。”崔衛平意味深長地說,“這樣,孩子們也能從小感受到援疆情懷,把民族團結的友誼傳承下去。”
“援疆,不僅是人生歷練,更是責任!”從江南水鄉到遼闊邊疆,各種考驗接踵而至。面對截然不同的氣候、飲食習慣、風土人情,胡榮鎖和家人一開始有些不適應,頻頻出現流鼻血、皮膚脫皮、頭痛等癥狀。但在相互鼓勵和支持下,三人順利度過了身體和心理的考驗。
然而句容市實驗小學,更大的挑戰還在等著他們。新疆使用的民教版教材在內容安排、考試范圍、學習難度等方面都與蘇教版不同。但胡榮鎖和崔衛平沒有畏懼和不安,他們靜下心來鉆研教材,思考題型,很快融入到所任教的學校。他們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四師一中擔負起高一數學和英語教學的重任,擔任學科教研員。在學校,兩人主動幫助當地青年教師,分享先進的教學方法,指導教師實際運用。他們的課受到師生的熱烈歡迎,兩人還被邀請到其他學校任教,開示范課英語作文網,舉辦專題講座。在今年5月舉行的第六屆新疆教學周上,崔衛平作為鎮江教育專家開設了一堂英語閱讀示范課,其創新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當地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爸爸,
我想去游樂場
胡榮鎖和崔衛平的工作進展順利,但被朋友稱為“小援疆”的胡新宇卻遇到了困難。她一方面對學習材料的變化感到茫然,另一方面又沒有勇氣主動和同學相處。于是,胡榮鎖和崔衛平利用周末時間,幫女兒輔導功課,鼓勵她適應新環境。夫妻倆還經常帶著女兒去“民族親戚”家訪,學習民族舞蹈、民歌,一起過開齋節、宰牲節。在濃厚的民族情感中,胡新宇很快適應了當地的學習和生活,與新疆的孩子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今,她的普通話里帶著濃重的新疆腔。
有時得知老家的親朋好友計劃一起聚餐、旅游,胡新宇心里也會忍不住羨慕,“想吃披薩、去游樂園……”偶爾,她還會小聲跟父母說,“孩子,等援疆結束了,爸爸媽媽請你吃大餐、去游樂園玩!”胡榮鎖和崔衛平的承諾,讓女兒開心極了。
今年教師節前夕,正在兵團四師視察的鎮江市委書記惠建林得知胡榮鎖夫婦帶著孩子來疆,便詢問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并祝愿胡新宇學業進步。“惠書記的慰問,讓我們一家人心里暖暖的,更加堅定了我們為新疆教育事業貢獻力量的信心。”胡榮鎖說,如今他們已經深深愛上了新疆,在自己熱愛的地方工作、學習、生活,怎能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