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0-05 21:27:09作者:佚名
您可以在學校期間擔任“工程師”并領取“薪水”。入職僅半年,你就晉升為中信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移動行業信息事業部總工程師、副經理。王長偉的晉升異常迅速,得益于他參加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期間,“學院&中信”移動教學基站組裝項目。該項目建設具有真實工程項目場景的5G+產教融合基地、虛擬實訓室、工程實訓室等,培養“職課合一”、“學做合一”的光電技術人才。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之一。
近年來,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在“融合”二字上下功夫,與中國信息科技集團、華為、華工科技、華星光電、京東方、中興通訊、銳科激光等光谷龍頭企業合作、長江存儲、光學科技等。產教融合深入開展,取得良好成效。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獨樹一幟,走在前列。
01
“請進來、請出去”的雙贏效應
如何將真實的生產流程、崗位轉化為學習場景?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光電技術應用專業負責人吳曉紅認為,要么“走出去”,要么“請進來”。她邀請光電企業的技術專家來校,根據崗位群體的專業技能要求,共同梳理細化典型工作任務,并根據專業技能等級標準和新技術組織制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 、行業企業新流程、新規范。
沉強是武漢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派出的企業導師,多次參加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光電技術應用專業建設教學研討會,并參加兩輪三組課程教學。 “我們主要是將新技術、新工藝、新工具的運用帶入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優秀的學生,這為我們選拔人才創造了更好的條件?!?/p>
學校聘請武漢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講師參與教學
“武漢職業學院&中信”移動教學基站組裝項目
“請進來”不僅意味著引進企業導師,還意味著引進真正的就業崗位。
在“武漢職業學院&中信”移動教學基站組裝項目中,李雪老師團隊積極向學校引進員工,并結合中信公司移動教學基站制作項目,整合公司生產,開展實踐培訓項目實踐流程和場景 “搬”進學校,同時引入企業工程管理和決策機制,學生在校期間就可以當“工程師”,領“工資”。
作為全國高職院校中第一所“引進企業進校”的學校,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始終與區域經濟實體保持密切互動。從“把企業引入學校”到“把崗位引入教學”,企業逐步深入參與教學計劃、課程改革、教學條件建設、學生管理等,將崗位制度轉變為教學體系和教材。通過“崗”與“班”脈絡融合,保障人才有效供給。
02
“三全”模式帶來高質量就業
“目前,學校69個招生專業全部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就業率長期穩定在98%以上?!蔽錆h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張琪列出了一組數據。數據顯示網校頭條,長江存儲與學校常年開展的“PM工程師訂單班”項目已培養了數百名集成電路技術技能人才;華為員工占高中畢業生的1.1%。上述兩單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第一年年薪與本科學歷職工相同。
學校舉行華星光電智能制造訂單班出發儀式
學校與華為機械、科銳國際簽署校企合作協議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是全國第一所提出“訂單式培養”的學校。多年來,緊密結合行業就業需求,在共同培養行業人才的同時,不斷推動教學資源向區域行業轉化。
“學校領導、二級學院負責人、專業骨干教師、相關部門人員都會定期到公司走訪,了解行業發展情況,加深供需對接。”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發展辦公室徐愛勝表示,學校已與1000余家企業長期保持密切合作關系,打造“千人千企”工程常年推進“到企業招聘”活動,鼓勵教師通過企業實踐體系掌握專業技術流程、專業前沿、行業動態、崗位素質和知識技能要求。培養“雙師型”素質,打造“雙師型”隊伍,不斷深化產教融合開放辦學模式創新。
舉全員之力,全力推進校企合作,政、管、企、校全方位對接,落實全程訂單,穩定人才輸送。 “命令全、人員全、全面”,形成具有軍隊特色的“三全作風”。產教融合模式賦能高素質人才培養。這既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多年來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的經驗,也是與中國光谷同向而行的積累成果。
在“三個完整”產教融合模式下,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建1個市級產教聯合體、4個產教融合產業社區、5個職業教育集團、5個產業學院、4個生產性學院實踐實訓基地等,著力培養一批扎根中國光谷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充分發揮職業學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基礎作用。
03
“同布局,共同成長”謀劃新發展
“總的來說,我們與中國光谷光電信息產業的聯系已經有20多年了?!闭劦綄W校光電技術應用專業群的發展,吳曉紅用“同生同長”一詞來形容其與光谷的關系。
近年來,中國光谷光電信息產業發展強勁。光電信息產業的布局和發展,增加了該產業對知識和人才的吸收,對學校教育結構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為企業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術人才,也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雖然這是產業與教育的客觀必然趨勢,但我們仍然需要“立足自身,談合作”。
吳曉紅介紹武漢職業學院,學校2001年在全國高職院校中率先設立光電子技術專業,2019年光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入選A級國家高水平專業群。同年開設集成電路技術專業,并建有智能光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裝備智能制造技術領先的特色專業群體系,連接光電信息產業“光芯屏終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現代產業體系。
“當越來越多的企業與產業合作時,自然就會與整個產業體系緊密相連?!崩钛┱f,從“把企業引入學?!钡健鞍焉a引入教育”,學校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著力產教融合內涵建設發展轉型。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所有專業均與湖北省支柱產業、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對接。其中,直接對接“中國光谷221產業體系”的專業有66個。專業結構對行業人才結構、素質和水平產生積極影響。學校人力資源的不斷積累武漢職業學院,實現了不斷推動光電信息產業升級發展的育人功能。
“能否打造一個平臺,引導更多參與者共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地方經濟發展?”面對這種思考,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于2019年牽頭成立湖北省核心產業職業教育聯盟,以光電信息產業人才培養為紐帶,匯聚政府、學校、企業的力量,優勢互補。優勢互補,全面推進光電信息產業聯盟單位的共享融合,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
目前,武漢職業技術學院6個專業群入選首批湖北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對接服務名單。電子信息、通信等專業在第三方機構排名中位居湖北第一、全國前列。累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近15萬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結尾
過去推薦的
▲再創新高!湖北4.6萬名中職學生趕赴軍職考試▲
▲片中武打美到新境界! ▲
▲凌家山腳下,接受Spring專訪……▲
▲領取這份開學攻略,讓你滿血“熱血”復活! ▲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綜合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