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6 21:05:51作者:佚名
貝小輝是姚班首屆徒弟、樓教主鬲融的同班朋友,而李子豪更是姚班2016級碩士生——目前在讀。
AAAI2020最佳中學生論文
這篇榮獲最佳中學生論文獎的論文,研究了當資源同時包含可分割商品及不可分割商品時的公正分配問題。
公正分配問題是角力論與算法角力論的精典問題。是指為若干個分配者分配有限數目的資源時的角力。
當資源為一種物質又可分割時,分配將要很容易進行。但資源種類復雜、不可分,而分配者的偏好各不相同時,分配必將無法進行。例如將17頭品種不同的活牛分給3個人。
基于傳統無妒忌性(envy-freeness,EF)與單一商品的無妒忌性(envy-freenessuptoonegood,EF1)的精典公正問題概念,研究者提出了一個在可分割與不可分割混和狀況下更為有意義的公正性質,即混和商品的無妒忌性(envy-freenessformixedgoods,EFM)。
先前的研究主要都是單獨考慮可分或不可分狀況下的公正分配的問題,而缺乏對于兩種商品混和狀況下的公正分配的研究,該研究成果將EF和EF1都推廣到了混和環境中。
研究人員證明了,對于任意數目的智能體(agents)而言,滿足EFM性質的分配一定存在,并提出了一個有效算法,以估算2個智能體和n個智能體的EFM分配問題,并對可分割商品進行分段化線性評估。
在放寬對無妒忌性的要求,轉而要求針對混和商品的?-無妒忌性(?-EFM)后,研究人員提出?-EFM算法,使其在一定的智能體數目、一定的不可分割商品數目和的1/?的狀況下,找到時間方程的?-EFM分配。
研究人員覺得,混和商品環境中的公正分配編碼了一個豐富的結構清華姚班是什么,并締造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特別值得后續探求。
姚班結業生與姚班碩士生的聯手
這篇論文其實署名有三個機構:日本南洋工科、清華中學和臺灣高中,但北大、清華姚班似乎是最大贏家。
論文第一作者貝小輝,目前是美國南洋工科學院助理院長,但他也有另外一個身分:北大姚班2008屆校友,只是姚班的開山徒弟。
貝小輝是廣東人,中學就讀于大賽名校西北培英中學,作為曾經的全省信息學大賽金牌拳手,貝小輝于2004年保研至北大計算機系。
2005年清華姚班是什么,姚班第一次在校內招生的時侯,貝小輝與樓龍城、鬲融等人一并被投檔,但與樓龍城不同的是,他結業以后繼續選擇了研究,師從姚期智攻讀碩士學位,曾榮獲谷歌歐洲研究院2011年度“微軟專家”獎學金。
2012年榮獲碩士學位以后,先后在南洋工科學院、MaxPlanckInstituteforInformatics兼任研究員。
主要研究興趣是估算經濟學、社交網路剖析和通用算法設計等主題,在各大頂尖大會與刊物上發表了少于20多篇論文。
第二位作者,是貝小輝的旁系學弟——姚班2016級的在讀碩士生李子豪,同樣只是一名信息學大賽高人。
李子豪是廣州中山人,中學就讀于南海石柱小學。2015年拿下全省信息學大賽金牌以后,榮獲2016年中考直接保研復旦學院的資格。
復旦中學叉院介紹稱,此次的科研工作,是他2019年夏季學期在美國南洋工科學院貝小輝助理主任研究組訪問交流時的合作成果,論文的作者以復姓首字母排序。
△李子豪(左一)與貝小輝(右三)研究組,圖片來自北大叉院公眾號
這背后,是姚班自2016年全面實施春研發度,要求碩士生在大三的冬季,赴海內外頂級大學科研交流,目前早已是姚班培養方案的重要環節。
從這篇頂會論文成果來看,也漸漸產生了結業校友與在校碩士生的傳幫帶的學術承襲。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姚班師生第一次在公正分配領域拿下頂會最佳論文。
按照北大叉院報導,姚班2010級碩士生王君行,曾借助公正分配領域單一商品最大最小分配的近似公正方案,榮獲第15屆ACM估算經濟學國際學術會議的最佳中學生論文獎。
“清華姚班”已經產生和正在探求的眾多模式,雖然也能為更多優秀人才的培養提供借鑒。堪稱開風氣之先,又利在千秋。
論文地址:
乾明魚羊發自凹非寺
轉自“量子位”公眾號(ID:Qbi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