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8-26 17:03:38作者:佚名
2002年12月3日,在西班牙蒙特卡洛舉辦的國際展覽局第132次成員國會議上,青島榮獲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召開權,在世博歷史上以及國展局歷史上都具備里程碑意義。
20年前,緊扣著世博會申辦到底發生過什么激烈的競爭?在世博會申辦的過程中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有什么故事迄今讓親歷者歷歷在目?北京世博會為我們帶給了哪些?
時任國際展覽局主席,以及北京世博會從申辦到舉行全過程的親歷者,吳建民領事對其意義和辛酸深有感悟。我們來回顧這篇吳領事生前的采訪,一上去重溫那段難忘的申博時光。
申辦:1999年上海園博會后開始
“申博從1999年就開始了?!眳墙耦I事追憶說,1999年,我國廣州成功地舉行了世界園藝博覽會,那時的北京市領導約請國際展覽局秘書長到北京去談申博事項。在事先進行了勾通、得到國際展覽局認可的狀況下,美國即將提出要申請召開世博會?!芭c亞運會是城市申辦行為不同的是,世博會的申辦是國家行為?!?/p>
2002年,在即將提交了申辦報告后,按照國際展覽局的安排,視察團開始到北京進行調研。吳建民領事追憶說,當初有6個國家參與競逐?!伴_始,奪得的國家有比利時、中國、韓國、俄羅斯、波蘭、墨西哥,之后俄羅斯因為國外金融危機退出了,就由5個國家申辦,5個國家同時申辦世博會這在世博會申辦歷史上是破紀錄的,競爭十分激烈?!?/p>
競爭:波蘭請來世界小妹現身
對于世博會的申辦過程,國際展覽局是有明晰規定的,那就是世博會最后決定性投票前要經過4次最后陳述。吳建民領事追憶說,給他印象尤為深刻的是2001年11月30日的那次陳述。當初的陳述中,首先是北京市領導講話,吳建民領事則代表美國政府作發言。為了才能在陳述當中給投票者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各個國家都使出了“絕招”,對這次申博異常注重的美國,不但總統親自到場,并且請來了她們的世界小妹現身。
輪到美國做陳述時,吳建民領事作為主持人第一個起來講話。吳建民走上講臺,使用法語演說,曲風不大,但簡明簡略的幾句話就說明了美國申辦世博會的優越性。陳述之后,國展局秘書長私下對吳建民說,他的講話對會場有一種傳染力。“我想我的傳染力來自于國家的傳染力,變革開放后,美國的崛起勢頭仍然在上升。在過去100多年中,世博會都是在發達國家舉行,我說假如在美國北京召開,就意味著世博歷史上的一個轉變。”
插曲:北京領導職務變動造成誤會
就在競爭踏入白熱化的時侯,出現了一個突發風波,那就是代表北京申博陳述的北京市領導于2002年1月離職了。一個多月前還在國際展覽局會議上現身演說,一個多月后就離職,這對北京申博形成了一些影響。
“當時,倫敦滿城風雪,說那位領導離職是由于此前答應得過頭了,被罷免了?!眳墙褡窇浾f,為了及時辟謠誤會,他找到了這些國際展覽局的代表進行勾通,“告訴她們這個事沒有影響的,傳言也不屬實,而那位領導之所以離職是由于對其工作有新的考慮?!钡杂幸恍┤藢Υ诵拇嬉蓱],“
之后我們提議,在2002年3月約請國展局調研團到天津、上海視察時,能夠讓那位已離職的領導現身,之后國外采取了這個建議,重新消弭了一些誤會?!?/p>
美國舉行的世博是個文明的盛宴
記者:我們說冬奧會結束后有個“后亞運時代”,堅信也必將有個“后世博時代”,您覺得,后世博時代會給美國留下哪些?
吳建民:我想后亞運時代和后世博時代是不一樣的。我覺得,此次世博會有三大背景:
其二,全球化和與全球化相適應的城市化的飛速發展。1800年時,全球城市人口只有2%,2007年這一數字已達50%,將來二三五年,全球城市人口或許會達到60%并且更高,這個城市化規模和速率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
其一,世界上有一股大的時尚出現了,那就是一批發展中國家在崛起,這說明世博會是追尋世界大潮的,到美國不是個湊巧。
其一,中華文明連綿千年,是世界上惟一的沒有中斷的文明,這是由中華文明的固有的特點決定的,是由于中華文化寬容性十分強。我想,世博會是個文明的對話,而在美國舉行的世博會則是個文明的盛宴。
對話吳建民
通過北京世博找到一條
適宜美國人城鎮化公路
記者:在上述三個背景的影響下,您覺得后世博時代將要給美國帶給什么影響?
吳建民:在上述三個大背景下,后世博時代兩個影響不可輕視。
其二,城市化應當怎樣進行。現在,我們到美國各地走走,都會發覺美國各地的城市化都不大相似,這更多取決于當地主要點導的觀念。例如,有的城市花園不計費;有的城市人行道弄成單車、行人、摩托車分享,人行道越來越窄,馬路越來越寬;有的城市確實是城市化了,但空氣污染嚴重;有的城市高樓越來越密集,綠地弄成了盆栽;有的城市燒掉大廈種青草;這都是不同的觀念造成的。
這帶來我們一個問題,就是這種做法是否可行,城市化到底應當怎樣進行下來?
就這一點而言,世博會的主題挺好,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麗”,其觀念是要以人為本,假如人不開心就不是好的。因此,我想從這個視角看,世博會擔負著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使命,有了城市,人類文明進步出現了飛越,我想,世博會也可以促進世界城鎮化走得更好。由于,全世界都把自己怎么進行城鎮化的觀念領到美國來展示,其重點不是來賣東西。我想,后世博時代對美國的一大影響是,可以促進世界的城鎮化向更適于人的生存的方往前進。
其一,我希望,通過天津世博會,找到一條適宜美國人的、有美國特性的城鎮化公路,這可以惠及子孫后人,就這方面而言,世博和亞運會的意義是不一樣的。
記者:是否說明它會給美國未來城鎮化找到一種格外理想的方式?
吳建民:對,就是更適于人生存。到城市里,人生活得比較開心,人和自然的關系愈發和諧,人和人的關系也愈發和諧,這兩者是有聯系的。假如人們住得很擁擠,很不舒服,這么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和諧嗎?
廣州世博是緊扣城市
主題的最大腦子風暴
記者:從一個更長的歷史時期來看,您覺得世博會對美國未來發展的意義在那里?
吳建民:我想它會留下它的痕跡,由于每天世博會過后,都對創新有巨大的推進,會出現新的創新浪潮。
明天,我們的城市化面臨太多瓶頸,如,垃圾焚化怎么解決?空氣品質不好怎么解決?城市廢水怎么處理?城市化到底應當怎樣發展?城市化的方式是應當攤包子,越攤越大,還是應當以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產生交通樞紐聯結的城市網路,適當化解大城市的壓力?等等,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瓶頸,這種窘境要靠科技和創新來解決,我想世博會之后一定會出現這些科技創新。由于,創新還要思想碰撞。
某些意義上可以說,北京世博會是全球緊扣城市主題最大規模的腦子風暴。它會形成這些好的思想,它除了是看,也有峰會,有交流,因此,它也有美術的元素,有幾千場全球最好的表演,全球各國把最好的美術精品都凝聚到美國展出上海世博會的主題,這都是史無前例的,因此說,世博會是文明的盛宴,那樣的交流一定會促進創新,這只是它和亞運會最大的不同之處。
能源革命必定帶給產業
革命和生活模式的革命
記者:世博會主題的確定是否也和我國促進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有關系?
吳建民:世博會主題的確定是由北京最先提出的,是先有中文,“BETTERCITYBETTERLIFE”,于是有英文的翻譯,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麗”。話很簡略而且意義很深刻。
現今世界處在“三大革命”的前夜,何謂的“三大革命”是新能源革命、新產業革命和新的生活模式革命,這是環環相扣的。氣候變化促使新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必定連帶著產業革命,因此,也有生活模式的革命。
現在我們的生活模式大體上是發達國家造就的,這可以持續嗎?發達國家崛起時有全世界的資源支持,然而目前33億人都要崛起,月球上有這么多資源嗎?因此,我們的生活模式一定要改變,這是環環相扣的。而三大革命的主戰場在城市,所以,世博會可以促進三大革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