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9-19 16:02:18作者:佚名
2022
工業總產量
估算必知
工業產銷總額及主要產品銷量(B204-1表)是工業企業月度還要補報的主要報表之一。不同于財務情況表可以直接從財務部委提取數據,該表的大部份指標還要基于對企業生產、入庫、銷售、財務等資料的估算而榮獲。這要求我們企業統計人員在補報時要精確理解各項指標的涵義及口徑,把握正確的估算方式,能夠精確估算出工業總產量、銷售總額、出口交總額相關數據。
工業總產量
(1)工業總產量定義:工業總產量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以本幣方式表現的工業最終產品和提供工業勞務活動的單價值量。
(2)工業總產量包含三個部份
01
本期生產的成品價值
02
對外加工費收入
03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終期初差額價值
一
工業總產量組成部份
成品價值:
本期生產的成品一是自備原材料生產的經檢測合格、包裝出庫的早已銷售和打算銷售的成品價值,半成品拿來轉賣的也包括在內,但不包括廢次品;二是本企業生產的提供本企業在建安裝工程、其他非工業部委和生活福利部委等單位使用的成品價值。如混凝土廠適于本企業基建安裝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木櫥柜生產企業適于本企業在建辦公樓家裝的木櫥柜;乳品廠適于本企業餐廳使用的乳品;藥廠提供給工會適于本企業員工領取福利的啤酒等;三是企業自制設備的價值。
估算方式:成品價值按企業報告期內生產的合格出庫成品總數除以報告期的產品實際銷售平均總價估算。這兒的不含稅價是指不含應交增值稅(進項稅)的價錢。假如當期的銷售總價沒有統計下來,可以使用上一期的銷售平均總價代替。
成品價值=實物量×銷售平均總價(不含稅價)
對外加工費收入對外加工費收入是指企業在報告期內完成的對外承做的工業品加工的加工費收入。包括用訂貨者來料加工生產的加工費收入;對外工業品維修作業所繳交的加工費收入和對內非工業部委提供的加工維修、設備安裝等收入。
估算方式:外加工費收入按不含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的價錢估算。
對于以對外加工生產為主、對外加工費收入所占比重較大的企業企業總產值公式,假如對外加工費收入出現跨報告期支付的狀況,為保證總產量生產口徑估算的精確性,則應將對外加工費收入按實際狀況調整,記錄本報告期應繳納的對外加工費收入。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終期初差額價值
估算方式:為了使工業總產量與工業后邊投入中的物耗價值一致,從而同口徑估算工業降低值,規定本指標的估算原則:但凡企業財會費用核算中估算半成品在制品費用,則工業總產量中應當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的期終期初差額價值,反之則不包括。
二
工業總產量核算三大原則
工業生產原則:但凡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經檢測合格出庫的產品,不管是否在報告期銷售,均應包括在內,如不是本企業生產的產品,均不記入本企業的工業總產量中。
最終產品原則:但凡記入工業總產量的產品應當是本企業生產的經檢測合格,不需再進行任何加工的最終產品,假如企業有后邊產品(半成品)對外銷售,這么對外銷售的后邊產品視同企業的最終產品。
車間法原則:以工業企業作為基本核算單位,即按企業的最終產品估算工業總產量。而在企業各工廠轉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好估算期終期初差額價值。
三
工業總產量估算留意事項
委托加工、來料加工企業企業總產值公式,委托方和加工方的工業總產量怎么補報?
判定企業是否屬于來料加工,根據產品原材料的來源和對賬模式:若由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則屬于來料加工,若由加工方自行購入原材料不屬于來料加工;以加工費方式對賬的為來料加工,以產品全價對賬的不是來料加工。來料加工企業按財務對賬的加工費估算工業總產量;委托加工企業如果是工業企業,根據產品全價估算工業總產量。
企業生產產品種類和尺寸甚多,不同產品售價差距較大,怎么精確補報工業總產量?
盡量使用具體的產品生產數目和售價估算工業總產量,得到確切的產量數據。產品種類、規格過多,無法取得具體售價信息時,可以按類型合并估算工業總產量,將要相似類型產品作為一類估算平均總價,通過這種產品報告期的銷售總總額/銷售數量得到產品平均總價,除以報告期銷量得到工業總產量。還要留意的是,還要保證所使用的產品平均售價和產品銷量數據對應,按類型合并的產品售價差距不能過大。
企業外購商品與自己生產的產品混配后轉讓,是否按全價估算工業總產量?
外購的商品經過加工成為新的工業產品的,則按所生產的新的工業產品(最終產品)價值估算工業總產量;外購的商品不經加工就售出的,則不記入工業總產量。
四
容易出錯的問題
直接用收入取代工業總產量?
正確的補報方式:
營業收入核算的基礎是工業產品的銷售總額,不管是否為本期生產,只要是在本期銷售的,都應估算營業收入;工業總產量的估算基礎是工業產品的生產數量,只要是在本期生產的,不論是否有銷售都應估算工業總產量;營業收入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終差額價值,而工業總產量包括很多價值;營業收入不包括自產自用的產品,工業總產量包括。
估算成品價值的均價用了出庫售價?,而沒有用出廠價?
詳細為:成品價值按成品實物量除以報告期不含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的產品實際銷售平均總價估算。
漏報產業活動單位的工業總產量?
容易出錯的地方:多產業法人企業漏報產業活動單位數據
正確的補報方式:工業統計以法人所在地統計為原則,企業補報的數據應當包括企業本部及所屬產業活動單位的所有數據,即工業總產量也應包括所屬產業活動單位的產量數據。
指標的計量單位
容易出錯的地方:
計量單位弄錯,元當千元、萬元當千元,或則鍵入數據時沒有核實錄多或錄少位數。
正確的補報方式:
大部份指標是以“千元”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