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7 11:06:14作者:佚名
一、政策制定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礎教育評價改革,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等文件中明確提出《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中發[2019]26號)提出,要在省級推廣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統一主張。教育部也多次對中考命題工作作出部署2024年常德市中考分數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題工作的通知》(膠濟廳函[ [2022]6號文)明確,尚未實行省級統一命題的省份,2024年中考將實行省級統一命題。為貫徹落實上級政策要求,省教育廳印發《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湘發[2023]3號)、《湖南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湘發[2023]3號)湖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關于有關事項的通知》(湘教發[2023]31號)等文件明確,2024年起,中考全省統一,初中階段《湖南省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2022年版)》中規定,國家課程和湖南地方課程科目均以命題為主,不制定考試大綱。
2、檢驗方法。 根據省教育廳文件要求和我市實際情況,確定考試辦法。 具體為: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下同)、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采取筆試; 物理、化學、生物采用筆試和實驗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信息技術采用計算機化考試方式; 運動健康采用現場檢測方式; 藝術(音樂、美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湖南地方文化知識等科目采取過程性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語文、數學、外語、倫理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的筆試均為閉卷。 聽力障礙認定為四級及以上的聽障學生2024年常德市中考分數線,可以申請免試外語聽力考試。 具體要求按照《關于聽障學生參加初中畢業考試免試英語聽力考試的通知》(湘交〔2013〕501號)執行。
3、考試時長及時間安排。 根據省廳文件要求,語文、數學考試各120分鐘; 外語考試時間為100分鐘; 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和物理、化學、生物筆試各60分鐘; 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試時間各15分鐘; 信息技術考試時間為30分鐘。
中考一般按照“先學后考”的原則安排在學年末舉行。 地理、生物(含實驗操作)、信息技術等科目安排在八年級下學期末。 語文、數學、外語、道德法治、歷史、物理、化學等科目筆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末。 現場體育健康測試、理化實驗操作考試安排在九年級下學期。
4. 結果的呈現和應用。 中考成績以分數和等級兩種方式呈現。 以分數呈現的科目及各科目試卷原分數為:語文、數學均為120分; 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外語(含聽力20分)和物理、化學、生物筆試均為100分; 體育健康測試成績為50分; 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測試均為10分。 信息化建設由省教育廳下達的實施方案確定。 藝術(音樂、美術)、勞動、綜合實踐活動、湖南地方文化知識等科目成績呈現A(優秀)、B(良好)、C(及格)、D(合格)四個等級。才能通過)。
中考成績的應用有兩個方面。 一是作為初中畢業的基礎。 學生只有通過中考才能畢業。 合格標準由各縣(市)局根據當地考試總體情況確定。 對考試不合格的,由各縣、市、局制定復試辦法并組織實施。 復審工作將于當年8月底前完成。 補考成績不能作為高中錄取的依據。 補考合格并符合合格標準的,發給初中畢業證書。 二是作為高中招生的依據。 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據是道德法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健康測試筆試總成績。 各科目試卷的原始滿分按一定比例折算,分數設定納入高中招生計分科目。 具體換算為語文、數學各120分,外語、歷史、物理、道德、法治各100分。 地理、化學、生物、體育、健康考試各80分,各50分。 2024年和2025年高中招生錄取分數線總分為780分。 根據省統一要求,自2023年秋季入學七年級起,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信息技術考試將與相應科目筆試成績按同比例折算,計入高中錄取總成績。
5、綜合質量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將以A、B、C、D四個等級的形式呈現,作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發展、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和社會實踐五個維度。 堅持“誰理解、誰評價”、“誰評價、誰負責”的原則,積極招募教師、學生本人、同學等參與評價。 將評價納入常態化教育教學活動。 市教育局制定了《常德市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學校結合實際嚴格規范評價程序,通過自評、互評、班評等綜合判定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水平,確保評價工作客觀真實。
6.招生改革。 招生招生改革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進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招生工作。 以縣市為單位,根據普通高中招生計劃、考生志愿報考情況等劃定錄取分數線。進一步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向初中合理配置的政策該區域。 分配比例不低于55%并逐步增加。 二是支持普高多元化發展。 符合條件的普通高中可以申請自主招生,制定招生章程和學生培養計劃,詳細規定招生類別、數量、標準和范圍、條件和程序等,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并報市教育行政部門。 部門應當備案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自主招生主要招收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力的學生。 三是協調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 規范中等職業學校(含中等職業學校、高職技工學校,下同)招生方式和程序,實行網上志愿報名和招生,優化招生批次設置,實行同批次平行招生。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等措施。 嚴格執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準入制度,跨地區招生必須按程序審核備案。 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與高職院校合作,探索中等職業學校與高職院校一體化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