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3 09:39:41作者:佚名
——新高考新變化(二)
6月7日至9日,河北省44.13萬名學生開啟“高考模式”。 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尤為牽動人心。 考試時間的延長、考試科目的調整、招生模式的變化……每一項與高考相關的政策調整都引人關注。
從“3+X”到“3+1+2”
新高考3天考6科
新高考最直觀的變化就是時間上的調整,從往年的兩天改為三天。
省教育考試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與以往語數加綜合文科或綜合理科的“3+X”組合不同,今年高考文化考試,每位考生要考6科,即“3+1+2”。 其中,“3”是語文、數學、外語燕山大學招生工作處,為所有考生必修; “1”指首選科目,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科; “2”是指重選科目,考生必須參加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科中選兩科。 考試時間安排在6月7日至9日,比“3+X”模式多了一天。 語文、數學、外語科目的考試時間和時長與往年相同。 每個可選測試科目的持續時間為 75 分鐘。
新高考打破了傳統的文理科劃分。 有關專家表示,長期的教育實踐表明,中學過早的學科劃分會導致考生思維方法不完善、知識結構單一。 打破文科與理科的劃分,有利于將文科的形象思維與理科的邏輯思維更好地結合起來,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雖然考試時間延長了,但高考總分沒有變化,依然是750分。 分數登記完成后,省招生委員會將根據河北省高校安排的招生計劃數量、生源、考生成績等因素,綜合確定每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按類別考慮。
一般類,本科、專科招生控制分數根據考生高考文化總分(含政策加分)、一定比例的物理學科組合、歷史學科組合數確定在招生計劃中,并結合考生來源等情況。 高考藝體考生除了綜合文化成績外,專業考試成績也是劃線的重要依據。 不同的是,在劃定藝術各門類的錄取控制分數時,不區分物理和歷史的學科組合。
對強基計劃、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等有相應文化成績要求的院校(專業)招生,按照物理、歷史科目結合確定特殊類型招生的錄取控制分數。
“專業(類型)+學校”招聘
避免學習你不想學的東西
雖然河北省的填報方式與改革前相同,但高考文化成績公布后,考生仍然在網上填寫申請表。 不過,志愿者申請表的填寫主要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志愿者單位和平行志愿者批次數量進行了調整; 二是增加了選修科目的要求。
平行志愿者批次申報由“學校”為單位改為“專業(類)+學校”為單位,即1個“專業(類)+學校”為1名志愿者,不再有專業的合規調整選項。
“能否考上自己喜歡的專業,一直是困擾考生填寫志愿申請的問題之一。” 燕山大學招生就業辦公室副主任宋曉飛分析,在以往的申請模式下,考生被院校錄取后,如果選擇的專業服從調整,可能會轉入其他專業。學校; 部分考生因不服從學校重大調整,面臨被選校退學的風險。 新高考模式下,不再有“專業效率調整”的選項,滿足了考生“如愿以償”的實際需求。
同時,每位考生也需要關注院校對選修科目的要求。 文理科背景下,考生在填寫申請時,同一學科類別中,除有特殊要求的專業外,考生基本可以填寫擬報考學校的所有專業。 對于新高考,考生只有符合擬報考專業的學科要求,才能填寫報名表。
對此,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燕山大學招生工作處,一是考生選擇的首選科目應符合院校對首選科目的要求。 二是重新選科的要求。 高校重選科目要求分為四種情況:無重選科目要求的,凡符合首選科目要求的考生均可申請; 如果需要重新選擇科目,考生必須選擇該科目。 您只能申請該科目; 如果您要求重選2個科目并且都需要選修,您可以同時選修這2個科目; 如果你要求重選2個科目,而你只需要選其中一門,就可以報考這兩個科目中的任意一門。
數十名志愿者
怎樣填寫表格才是最合理的?
今年,一般類每次最多可提交96個申請,藝術和體育類每次最多可提交70個申請。 幾乎所有家長都關心一個問題——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填寫這么多的志愿?
省教育考試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考生在填寫報名表時,首先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 第一個志愿者推薦“沖”,中間志愿者推薦“穩”,后面志愿者推薦“保”。 然而,在“保證”你的選擇時,有一點非常重要。 不能只看歷年專業的分數和排名,還要關注這些專業在河北的招生人數。 對于招生人數太少的專業,錄取分數線可能會有較大變化。
河北師范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耿宗科表示,申請可以按照“先學校、后專業”和“先專業、后學校”兩種情況來分析。 第一種情況,考生關注的是學校的水平。 他們可以先根據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篩選出10所自己喜歡的、有一定梯度的院校,然后選擇符合所選科目要求的專業,最后選擇想要的專業。他們比較喜歡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的作品。 梯度專業。
第二種情況英語作文網,考生對專業要求較高。 例如,他們喜歡學習某些專業。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先確定專業,然后查看哪些學校開設了這些專業,最后看看是否符合這些專業選修課的要求。 最后,選定的專業將按照一定的梯度進行排序。 相對而言,“先學校后專業”的填寫方式會更容易,而“先專業后學校”的填寫方式工作量會更大,適合專業意向明確的學生。
面對“專業+學校”招生方式改革,考生將越來越關注專業和學校。 未來,學校在招收學生時,需要為考生提供全方位的專業信息,對各專業的人才培養、就業質量、畢業生就業去向等進行深入講解。
“新高考給高校專業建設帶來機遇和挑戰。” 耿宗科分析,招生打破了學校原有的分數線概念。 每個學校專業組都有獨立的錄取分數線,有助于學院和學科專業凸顯自己的學校特色。 同時,專業直接走到前臺接受學生選擇,也將倒逼高校加強專業建設,調整專業結構,增強專業吸引力,進一步培育優勢專業,打造特色專業。 此外,高校還應建立健全專業預警、退出和動態調整機制,不斷提高專業相對競爭優勢。 (河北日報記者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