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07 10:26:38作者:佚名
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第三中學2021-2021年高中地理第一學期第一月
考試題目
考試說明:本次考試分為第一部分(選擇題)和第二部分(綜合題),請將答案寫在答題紙上,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一部分(多項選擇題,共60分)
1.單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1分,共50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適合題目要求。多選或選錯將不計分。)
2021年11月29-30日晚日落時分,土星、月亮、金星、木星四顆星匯聚天空,在西南低空連成一條直線,呈現出“四星連珠”的天文奇觀。下圖是網友拍攝的“四星連珠”,讀圖回答1至3題。
1. 此次“四星會合”的天體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
A.土星
B、Moon
C、維納斯
D、木星
2. 此次“四星會合”的天體中,質量和體積最接近地球的天體是
A.土星
B、Moon
C、維納斯
D、木星
3. 下列哪一個太陽系行星運動的特點與圖中金星、土星、木星的會合最為密切相關?
A. 共面性
B. 近圓形
C. 同方向
D. 相似的軌道周期
20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米歇爾·馬約爾 (Michel Mayor) 和迪迪埃·奎洛茲 (Didier Queloz),以表彰他們于 1995 年發現飛馬座 51 b,這是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恒星(距地球 50 光年)運行的行星。
51 飛馬座b:其軌道周期為4個地球日。其軌道距離母星比水星距離太陽更近。其質量約為地球的150倍。根據此信息回答問題4和問題5。
4. Pegasus 51b 位于
A、太陽系
B.銀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地月系統
5. 研究表明飛馬座51b上沒有生命,主要是因為
A.軌道速度太快
B、溫度過高
C.高品質
D.無大氣
太陽能屋頂是安裝在房屋頂部,將太陽輻射能轉化為電能的太陽能發電裝置。下圖為“家用屋頂太陽能發電站示意圖”。據此回答6至8題。
6.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A.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唯一能源
B.為大氣、水體的運動和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地震、火山活動的動力來源
D.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
7.在我國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
主要原因是
A.太陽能資源豐富,利用方便
B.技術含量低,安裝簡便
C.太陽能穩定,成本低
D.太陽能是清潔且可再生的能源
8、我國拉薩有“陽光之城”之稱,影響這一點的主要因素有:
A. 緯度
B. 海拔
C. 植被
D. 斜率
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是一種天文現象,地球上某些地方的陽光被月球完全遮擋。圖4是一張“日全食照片”。閱讀圖片并回答問題9至11。
9. 日全食期間,月亮主要遮擋太陽大氣層。
A. 光球層
B. 色球層
C.太陽日冕
D.對流層
10. 這一層的太陽活動跡象是
A. 太陽黑子
B. 火焰
C.太陽風
D. 奧羅拉
11. 日全食期間可觀測日全食的地區
A. 氣溫下降,云層變厚
B. 無線電短波中斷
C. 可以欣賞美麗的北極光
D.太陽輻射急劇減少
2021年2月5日至2月11日,國家天文臺在太陽面活躍區觀測到C級耀斑。根據此信息完成問題12-14。
12. 下列哪項表述是正確的?
A. 太陽耀斑可能會干擾有線電視信號傳輸。B. 太陽耀斑是色球層中能量的劇烈爆發。
C.耀斑周期約為十秒。D.導致地球暴雨。
13、當太陽風到達地球時,以下地區更有可能看到絢麗的極光。
A.加爾各答 B.巴西利亞 C.阿拉斯加 D.烏魯木齊
14、根據您的經驗,以下哪個部門可以不加強對太陽活動的研究和預報?
A.通信行業 B.航空航天行業 C.冶金行業 D.氣象行業
地球在演化過程中,地表形態也在不斷變化。據此完成15至16題。
15.地球上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于(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6.統一的古代大陸開始解體的時代是( )
A.早古生代 B.晚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閱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完成17至19題。
17.圖中地層屬于古生代(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8、從圖中化石來看,這一時期動物經歷了什么樣的進化過程?
是的( )
A. 海洋無脊椎動物 - 爬行動物 - 脊椎動物
B. 海洋無脊椎動物 - 脊椎動物 - 爬行動物
C. 爬行動物 - 海洋無脊椎動物 - 脊椎動物
D. 爬行動物 - 脊椎動物 - 海洋無脊椎動物
19.下列關于地層和化石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三葉蟲化石存在于元古代地層中。B.化石存在于各種巖石構成的地層中。C.化石是埋藏在地層中的遠古生物的遺骸或遺物。D.元古代地層中經常含有恐龍化石。
分析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有助于我們了解地球內部的結構。下圖是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圖。讀圖回答20至22題。
20. 下列關于圖A和圖B中地震波的論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 波 A 是橫波
B.波B不能穿過軟流圈
C. A波在地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低
D. B波不能穿過外核
21.圖中的X是
A. 莫霍面
B. Gutenberg 界面
C. 巖石圈與軟流圈的界面
D. kernel 與 exokernel 之間的接口
22. 關于地球外層和內層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 地殼中不包含生物圈
B.巖石圈與大氣圈的關系
C.水圈與巖石圈有明顯的邊界
D.地幔物質不影響大氣
冰島是歐洲第二大島,其11.5%的面積被冰川覆蓋。然而,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國家,85%的冰島人口使用地熱能源取暖。根據圖表回答23-24題。
23.地熱能是來自地球內部的能源,一般認為,地熱能主要
地球內部熔巖的熱量被傳輸到地表。這些熔巖主要分布在
A、地殼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地球的核心
24. 下列關于熔巖層與地殼界面的說法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A.此界面為Gutenberg界面
B.只有地震波的縱波才能穿過這個界面
C.界面的深度大于海洋的深度
D.該界面附近的地震波傳播速度從上到下明顯增大
2021年國慶上映的電影《機長》改編自真實故事,2021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途中,在萬米高空突發座艙臺風。
擋風玻璃破裂并脫落,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飛機。
看到危險,船員們齊心協力,最終安全返回。
空氣垂直分層示意圖。使用此圖完成問題 25-26。
25.3U8633半小時后從重慶正常起飛,到達9800高度
事故發生在晚上10點。
A.飛機正在平流層頂部飛行
B. 駕駛艙內溫度急劇下降
C.飛機外部的氣壓明顯高于飛機內部的氣壓
D.飛機周圍大氣中的臭氧濃度很高
26、視頻中,3U8633航班在返航途中遭遇雷雨天氣,造成嚴重亂流。
這和此時的氣氛有關。
A. 過多的太陽輻射
B. 空氣電離程度高
C.空氣主要水平流動
D. 空氣垂直對流明顯
1 2 0 5
10
15
速度(公里/秒)
深度(公里) XA
第二
低層大氣由干燥潔凈的空氣、水蒸氣和固體雜質三部分組成,其中氮和氧是主要成分。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也在改變大氣的成分,進而引發環境問題。據此完成以下問題27-28。
27. 近年來,霧霾天氣現象出現的頻率增多,導致空氣質量逐漸惡化。霧霾出現頻率增多是由于人類活動改變了大氣成分( )
A.潔凈空氣成分
B.水蒸氣比重
C、固體雜質含量
D.有害氣體成分
28、下列現象中,與大氣中水蒸氣含量主要有關的是( )A.全球氣候變暖B.干旱頻繁C.臭氧層變薄D.酸雨加劇
2021年9月8日,一架飛機在俄羅斯阿德勒上空遭遇龍卷風。三根大小不一的風柱從天空懸掛到海面。飛機在極其危險的距離避開了這種自然力量,安全飛過該區域,并成功著陸。完成問題29-30。
29.當飛機與龍卷風相遇時,飛機處于地球大氣層的( )。A.對流層
B.平流層
C.電離層
D.高層大氣 30.飛機下降時,周圍大氣整體溫度變化情況正確答案是( ) A.逐漸下降 B.逐漸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閱讀某地大氣溫度隨海拔高度變化的圖表,回答31-32題。
31.圖中所示的大氣垂直層結屬于( )
A. 對流層
B.平流層
C.電離層
D. 外層
32.②該地區的溫度分布特征最容易導致( )A.對流增強B.太陽輻射增強
C.水平氣流減慢
D.污染氣體的擴散受到限制
下圖為大氣加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并完成33至34題。
33.“高海拔地區寒冷”表明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熱量是
資料來源是( )
A. 輻射
Bb輻射
Cc輻射
Dd 輻射
34、“秋云不散,霜飛晚”,意思是:秋天的天空布滿了烏云。
太陽未落,霜飛的季節也晚了。
與“霜凍來得晚”密切相關的原因是( ) A.a輻射 B.b輻射 C.c輻射 D.d輻射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陽光房(復式露臺、一樓私家花園、大廈頂層、別墅玻璃房等)在城市十分流行。陽光房貼于住宅的一側,用一道墻(設有門、窗或通風口)將住宅與陽光房隔開,通過合理的設計,發揮陽光房的作用,讓節能成為一種時尚。據此完成35-36題。 35.圖中陽光房玻璃墻通風口和共用墻通風口開啟的季節分別是( ) A.春季和秋季 B.秋季和春季 C.夏季和冬季 D.冬季和夏季 36.晴天時,陽光房的溫度比室外溫度高,主要原因是( )
A.玻璃能透光,阻擋室內熱量的散失
B.室內大氣背輻射強,隔熱效果好
C.室內花草較多,空氣濕度、比熱容較大
D.室外空氣流動性強,不易升溫
初冬時節狹路相逢 閱讀答案,北方城市道路兩旁的許多樹木都被漆成白色,猶如穿上了“白裙子”。樹木美白是指用美白劑(主要有生石灰、硫磺等)將樹干刷成白色,一般刷到離地面1.1-1.5米的高度。據此完成37-38題。
37.綠化部門給路邊樹木穿“白裙子”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營養,提高抵抗力
B.殺菌、殺蟲、提高抗病能力
C.防止牲畜啃咬
D.冬春季預防火災
38. 樹木被漆成白色后( )
A.減少地面長波輻射,防止地熱損失
B. 促進樹木早發芽、早開花,避免早春低溫傷害
C.減少樹干內晝夜溫差,減少樹皮開裂
D.增加陽光的吸收率,降低凍害概率
伊朗古城亞茲德的古代“風塔”是建筑物內用于通風降溫的建筑物。風塔高出屋頂的部分四面鏤空(左下圖),懸空與室內大廳相連,塔下中央建有水池(右下圖)。以此為基礎,完成39-40題。
39、風塔四邊鏤空,主要用于( )
A.室內空氣流出
B. 照明
C.室內散熱
D. 室外空氣流入
40.關于室內空氣流動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從??四面八方流入水池
B. 從水池流向周圍區域
C. 中心是上升氣流
D. 周圍有向下的氣流
由于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白天溫度可達127℃,夜晚則降至-183℃。為適應極端環境,“玉兔號”月球車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專家這樣形容它:肩上“太陽翼”,腳上“風火輪”狹路相逢 閱讀答案,身上“黃金甲”,肚子里“藏有諸多秘密武器”。圖a為“玉兔號”月球車沉睡一個月夜后首次蘇醒,圖b為地球表面大氣熱交換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41-42題。
41.材料中提到的“太陽翼”所接收的輻射對應于圖b中的( )
答:①
B.③
⑤
D.⑦
42.月球表面晝夜溫差超過300℃,主要原因是其表面( )
A.①強,②強
B.②強,③弱
C.④強,⑤強
D.①強,③弱
近地面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是自然和人類活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受到大氣運動的影響,
植被狀況、地形地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在時間和空間上也存在差異。下圖為北京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年變化(a)和4月份日均變化(b)。據此完成43-44題。
43、北京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最高出現在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光合作用弱,吸收二氧化碳較少
B.氣候寒冷,降水量少,二氧化碳稀釋作用減弱
C. 季風受地形阻擋,二氧化碳擴散緩慢
D. 供暖和工業能源消耗增加
44.北京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一天最低值
關于時間價值原因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很強
B.大氣對流運動明顯
C. 交通運輸和餐飲業能源消耗減少
D.人類生活取暖所消耗的能量較少
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將被毀滅的故事。面對這種絕境,人類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完成問題45-47。
45、太陽與人類生產生活密不可分,與太陽輻射、太陽活動無關的是什么?
A.極光現象 B.磁暴現象 C.地熱資源 D.水力資源
46.電影中即將與地球相撞的木星是( )
A. 衛星 B. 恒星 C. 行星 D. 彗星
47、下列哪些現象屬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 地面長波無線電通訊短暫中斷 ② 地球極地的極光現象
③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暖。④磁針劇烈震動,不能指示正確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地質歷史中某一時代形成的層狀巖石稱為地層,主要有沉積巖、火山沉積巖和經過一定變質作用的淺變質巖。據此完成48-50題。
48.水平地層( )
A. 底部為新,頂部為舊
B. 舊的在底部,新的在頂部
C.同時形成
D. 缺乏土地
49. 地層所不能反映的是( )
A. 生成順序
B. 新舊關系
C.發展階段
D. 期限
50.根據( )判斷某一地層的形成時間
A. 化石種類和數量
B. 材料組成及性質
C. 巖石的絕對年齡
D.植物化石的埋藏深度
試卷 II(非多項選擇題貝語網校,50 分)
51、閱讀下列圖片材料,回答問題。(14分)
下圖是“太陽系示意圖”
資料2 火星是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約2.28億公里,表面布滿沙丘和礫石。
大氣密度僅為地球的1%左右,自轉周期為24小時37分,平均表面溫度為零下55攝氏度。202X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宣布火星表面有流動的液態水。這一發現無論對于尋找地外生命還是人類移民火星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資料3 地球是距太陽第三大的行星,平均距離約1.5億公里。地球71%是海洋,29%是陸地。地球被厚厚的大氣層包圍,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地球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平均表面溫度約15攝氏度,晝夜溫差小。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
(1)圖中天體系統的中心天體是。該天體成為天體系統中心的原因是。(2分)
(2)圖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M。(2分)
(3)結合材料2,分析火星表面平均溫度低于地球的主要原因。(4分)
(4)地球的溫度適宜生物生存,結合材料3以及所學知識,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52、閱讀“大氣垂直層結示意圖”,回答以下問題。(14分)
(1)A層溫度變化規律是由于
是的。(3 分)
(2)圖中臭氧層位于大氣的________層。為什么這一層
被譽為“地球天然屏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存在明顯空氣對流的大氣層為________(填空),主要有
原因是大氣層的這一層是________________。
這樣做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分)
(4)當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增多時,________(填字母)層的電離層將受到擾動,影響___________通信。(2分)
53、下圖為地球近地表大氣加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中字母代表太陽輻射。圖中A代表,B代表,C代表_______________。(4分)
(2)夏季陰天氣溫不高,主要和圖中A、B、C過程有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深秋的夜晚,如果地面上有露珠,說明天氣是___________。請結合圖表解釋其中的原理。(3分)
54. 一名學生在課堂上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具(如下圖)模擬“大氣熱力環流”的過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實驗開始前(左上),學生觀察到掛在教具中間的錫紙條沒有明顯的水平擺動。實驗開始后,學生點燃蠟燭,在紙杯中放入冰塊,逐漸觀察到兩塊錫紙條有明顯的擺動(右上)。重復實驗幾次后,學生發現了相同的結果。
(1)能解釋實驗結果。(2分)
(2)根據左上圖和右上圖,結合實驗過程,在下圖中畫出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并在步驟3中標出近地面氣壓情況。(6分)
(3)為了更好地觀察實驗現象,參加實驗的同學想讓錫紙條擺動得更大一些,請提出建議。(4分)
回答
BCABB BDBAA DBCCD CABCD BBBDB
DCBAB ADCDC ABCDB DDDCC CCBDC
41.(1)太陽的質量巨大。
(2)D、小行星帶。
③①距離太陽較遠;②大氣層稀薄(或大氣層的隔熱作用很弱)。
⑷①太陽與地球距離適中;②自轉周期不長;③大氣層削弱太陽輻射,使地面保持溫暖;
④海洋覆蓋了地球的廣闊面積。
42.答:(1)隨海拔高度增加而減小。對流層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
(2)B層。臭氧能吸收大量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過量紫外線的傷害。人類大量使用制冷設備,使大氣中氯氟烴的含量增加。氯氟烴能破壞大氣中的臭氧層,使大氣中臭氧總量減少。
(3)對流層上部寒冷,對流層下部炎熱。航空飛行。此層大氣水汽及雜質含量很低。大氣穩定,天氣晴朗,能見度好。
(4)C 短波收音機
43.(8分)
(1)B 大氣背向輻射(每個空間 1 分,共 2 分)
(2)A(1分)
陰天時,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反射)作用較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較少(2分)【鼓勵學生說有因果關系的長句子,如所提供的參考答案;培養和訓練學生有邏輯地表達能力】
①減弱(反射)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2點(即“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影響”缺失)
②若大氣對太陽輻射有較強的削弱(反射)作用,可得2分。
③ 減弱(反思)1分
④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1點
⑤“輻射”中的“輻射”字寫錯,扣1分
(3)晴朗(冷)夜間晴朗少云,大氣背輻射弱,大氣對地面的隔熱作用弱,氣溫下降較快(每格1分,共2分)
44.(1)氣溫不均勻會引起大氣運動
(2) (冷熱標簽正確可得2分,四個箭頭方向正確可得2分,高壓低壓標簽正確可得2分)
(3)選擇更薄一點的紙張做實驗;增加蠟燭、冰塊的數量(或者縮小教具體積,提高教具的密封性等,只要合理即可)。(至少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