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18 10:13:09作者:佚名
目前,各地高考錄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考生們期盼著理想學校發來錄取通知書,而一些招生騙子也開始主動聯系考生。
來自廣東的考生小何告訴記者,自己只是大專學歷,卻不斷接到北京某“二本院校”的電話,聲稱可以錄取她,頒發本科學位。這是真的嗎?這可是好事?
△視頻:警惕“分數低也能考好大學”陷阱
250分以上就能進二本大學?
今年2月,她在自己的工作室參加了一所叫北京民族大學的美術考試。今年高考的小何學的是美術專業,為了備考,她一年前就到廣州報名了,交了200元報名費,租了一間工作室。招生辦的工作人員說,北京民族大學是一所民辦二級學院。小何報名后,4月份就收到了學校的通知,上面寫著“合格證明”。
小何收到的藝術類證書上寫著:“我的專業成績已達標,可以報考我校2016年藝術類專業。”專業錄取等級上也特意蓋上了“本科”二字。證書上還寫著“藝術類、文化類各占50%”,要等高考文化類成績公布后才能確定是否能報考該校。
高考成績出來后,小何才發現自己的文化科目只考了250多分,按照廣東省的分數線,她只能報考專科。這時,北京民族大學的招生人員又給她打來了電話,接到電話說小何的成績符合學校的要求,被錄取了。
我只有大專成績可以考北京的本科院校嗎靠譜嗎?
普通高校報考指南上寫著“無該學校”?
為了打消小何的疑慮,招生工作人員給她發了該校的畢業證樣本。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招生工作人員發來的畢業證樣本上,標注著“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證”,下面還印著“教育部學歷證書查詢網址”。
但小何上網查后發現,很多人說中央民族大學頒發的證書不受教育局承認,小何的父親也咨詢過教育局的工作人員,他們也表示,沒有這個學校。
畢業證上注明是全日制本科院校,但小何在《廣東省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簡章》上卻找不到這所學校,為查明真相,她向北京市教委咨詢。
“頒發全國承認的文憑”真能實現嗎?
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員告訴小何,北京民族大學是非學歷教育機構,只能對學生進行培訓,不能頒發學歷證書。”
小何參加了北京民族大學的藝術招生項目,考取了資格證書,隨后就接到了學校錄取的電話,在這一系列過程中,招生人員始終聲稱該校是二級院校,可以頒發國家認可的畢業證書。
央視新聞記者采訪發現,北京民族大學欺騙小何的做法并非孤例。
今年1月藝術類考試期間,記者在河南鄭州某考點錄下了北京民族大學對考生的虛假宣傳。招生人員稱,北京民族大學是二級院校,考生只要交50元報名費,即可獲得準考證,報考北京民族大學藝術類專業證書,成績達到當地三級標準,即可保證錄取。
在工作人員提供給記者的一份電子招生簡章上,明確寫明北京民族大學是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民辦高校”。
來自湖南的考生小林去年參加了高考,收到了北京民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錄取通知書上寫著:“北京民族大學是經國家教育部門批準的具有高等學校辦學資質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招生簡章上寫著“全日制大學”,錄取通知書上寫著“全日制本科院校”。在采訪中250分能上什么大學,一些學生還表示,“感覺北京沒有差的學校。”學校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這樣的招生宣傳,導致一些考生上當受騙。
北京市教委:這只是結業證書
北京市教委網站顯示,北京民族大學是北京市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根據北京市教委規定,名稱中含有“大學”字樣或不含有“培訓”、“專科”、“學院”字樣的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不得入校。含有“函授”、“培訓班”等字樣的學校必須明確說明學校教育類型為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招生宣傳內容不得含有虛假、模糊、夸大信息,不得誤導學生和家長。不得回避、混淆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區別。
7月初,記者以學生家長身份來到位于北京市房山區竇店的北京民族大學進行咨詢。北京民族大學一名工作人員稱,“我們學校原來是民辦大專,現在各地都取消了大專,現在北京有兩個層次,一個是重點本科,另一個不叫三本、二本,就叫普通本科。”
對此,記者向該校的主管部門北京市教委進行了舉報。北京市教委發展規劃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該校為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培訓機構,所頒發的證書并非人們通常理解的本科或專科證書。文憑只是培訓或結業的證明。
對于學校展示的這張普通高校本科畢業證,工作人員表示,“這肯定是有問題的”。
據北京市教委網站統計,北京共有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61所,其中北京民族大學是一所全日制非學歷教育機構網校頭條,主要為通過自學考試取得畢業證書的學生提供考試輔導,不具備頒發學歷學位的資格。
謹慎識別被稱為“大學”的私立非學術教育機構
2015年11月250分能上什么大學,本報新聞頻道報道過北京一所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中國信息大學頒發的證書不受教育部門認可,導致學生小劉找不到工作。
在中國信息大學官網上,該校2015年招生簡章上明確寫明:“學生既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又可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記者就此也咨詢了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委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教委對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招生工作的監控,主要是通過教育機構向北京市教委報送招生廣告、招生簡章,經審核批準后,在招生過程中進行監控。但這并不是實時監控,只有在招生過程中才可能實施嚴格的管控。”
記者在今年6月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招生資格院校名單中,數出了10所名稱中帶有“大學”字樣的非學歷教育機構,分別是北京東方大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現代管理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北京人文大學、中國農民大學、北京東方女子老年大學、蒙代爾國際企業家大學、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
非學術性高等教育機構不能稱為“大學”
記者發現,2013年,北京市教委曾發布《關于規范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名稱的通知》,要求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名稱不得冠以“大學”,不得在其前冠以“中國”“中華”“國際”等字樣。
對于北京民族大學等非學歷教育機構在名稱中使用“大學”二字誤導考生一事,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員表示,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更名不可能一步到位,更名仍需教育機構主動申請。“如果他們堅持不改,我們也沒辦法,因為名字也是學校的無形資產,一開始就是政府批準的,辦了這么多年,不可能你叫它改,它馬上就改。”
北京民族大學招生廣告中的小“文章”
北京市教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北京民族大學正在接受辦學許可證年度檢查,其中就包括學校的招生廣告。
面對主管部門的檢查,記者還記錄下了北京民族大學在招生廣告中做的“文章”。
6月30日,記者訪問北京民族大學官網,查看到學校簡介:“學校為全日制綜合性民辦高等學校。”7月13日,記者再次訪問北京民族大學官網,學校為全日制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
警惕“低分也能進好大學”的陷阱
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國有813所民辦非學歷類高校無法頒發學歷證書,在此,我們提醒各位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時,一定要仔細辨別,不要被一些“分數低就能考上好大學”的招生騙局所蒙騙。
來源:央視新聞(ID:cctvnews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