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06 21:54:05作者:佚名
2024年高考(全國A類)試卷(語文)答案
2.根據材料1的內容,下列哪些表述是錯誤的?()(3分)A.材料圍繞“如何正確對待短視頻”這一中心問題,從現實情況出發,探究人們沉迷的原因,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B.材料運用引文論證、事例論證等方法,增加了文章內容的豐富性,論點支持有力,論述生動。C.在討論“如何拒絕短視頻的即時滿足感”的具體方法時,材料采用遞進結構,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D.材料第三段通過蘇軾的詩歌和三毛的話語,簡要討論了延遲滿足的形式之一——閱讀的重要性。
7、下列對課文有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與賞析,哪一項是錯誤的(3分) A.文章前兩段先描寫作者在珠海酒樓望海,與文章題目相呼應,接著從珠海城介紹衙門,再從衙門介紹崖山,層次分明。 B.文章第三段連珠提出兩個問題,表達了作者對趙宋王朝滅亡的深切遺憾,不僅引發讀者的思考貝語網校,也為下文的討論做了鋪墊。 C.文中“中央雖然在擴大,但四肢相對卻在萎縮”一句,把道理講得生動易懂;朝廷掌控軍隊,勢力很大,但邊防軍的數量卻很少。 D.文章寫珠海的山、水、花草樹木,贊美珠海的新面貌2024年語文高考試卷,強調珠海作為經濟特區的優越條件,字里行間流露出對祖國美好未來的憧憬。
17.填空下列句子。(6分) 虛實結合 (1) 辛棄疾《永欲樂·京口北固亭憶往》以“行抒情路”形成鮮明對比,寫出百姓安于外族統治的現狀。與《四十三年2024年語文高考試卷,戰火紛飛揚州》相比 (2) 白居易《琵琶行》語言簡練,僅用一句“ ”交代了地點、時間、人物、事件;用一句點出季節特征,渲染了事件發生時的寂寥氣氛 (3) “扁舟”是中國古典詩文中常見的意象之一,它或表現流浪的悲涼,或承載著悠閑自在的情懷,或暗含著淡泊隱逸的愿望,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