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5-22 09:09:53作者:佚名
今日(15日)起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啟動網絡報名流程,有意在北京地區應考的考生務必關注以下相關資訊:
依據教育部及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的相關文件指導原則,以下考生有資格在北京進行報考。
(一)包括在京就讀的普通本科院校、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開設的成人高等教育項目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二)報考在京招生單位單獨考試(含強軍計劃)的考生;
其他考生需要滿足在北京的戶籍或工作地點要求,具體來說,考生必須持有北京戶籍網校頭條,或者在報名當年的1月至9月期間,在北京連續繳納了6個月及以上的基本養老保險或基本醫療保險(不包括補繳的部分)。具體的報名要求應遵循各報考點發布的2025年研究生考試網上報名公告。
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統一負責安排研考報考點的設置。各個報考點需負責公布網報公告,接待考生咨詢,同時確保符合公告要求的考生完成網上報名信息的核實、圖像信息的采集、考場的布置以及考試的組織等工作。
北京市研考報考點選擇具體要求
報考京內招生單位的考生需依照《報考單位—北京報考點一覽表》的規定,自行挑選合適的報考地點。
二、對于報考京外招生單位的考生:
若“業務課2”的科目代碼首位數字是“5”,或者科目代碼介于“910”至“919”之間,考生需在1116北京建筑大學報考點進行報名。
(二)報考軍事院校的,須選擇1196陸軍裝甲兵學院報考點。
(三)除上述兩種情況外:
應屆本科畢業生,若其畢業院校非藝術類院校且設有報考點,則需在所在院校進行報名并參加全國統考。
針對非應屆本科畢業生、那些畢業院校尚未設置報考點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及藝術類院校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等三類考生,我們將進行以下三種不同情況的劃分:
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審計等七個專業的考生,需選擇以下報考點:北京郵電大學1113、北京電子科技學院1118、中華女子學院1156、中國勞動關系學院1157、北京城市學院1155、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165。
報考035101法律(非法學)和035102法律(法學)這兩個專業的考生,需要選擇1153中國政法大學或1164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報考點。
報考上述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的考生,需參照下表規定來挑選考試地點(例如,若考生選擇復旦大學,其所在省份為上海市,則需選擇1117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作為報考點)。
報名期間,若某些報考點報名人數達到上限,北京教育考試院將暫停該報考點接收京外招生單位考生報名,并會啟用備用報考點。請考生密切關注北京教育考試院網站,了解最新發布的有關信息。
報考單位—北京報考點一覽表
10001 北京大學 → 1101 北京大學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 1102 中國人民大學
10003 清華大學 → 1103 清華大學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 1104 北京交通大學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 1105 北京工業大學
10006號地址對應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而1106號地址同樣指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 1107 北京理工大學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 1108 北京科技大學
10009 北方工業大學 → 1109 北方工業大學
10010 北京化工大學 → 1110 北京化工大學
10011 北京工商大學 → 1111 北京工商大學
10012 北京服裝學院 → 1112 北京服裝學院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 1113 北京郵電大學
10015 北京印刷學院 → 1115 北京印刷學院
10016 北京建筑大學 → 1116 北京建筑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位于北京市,是高等教育機構,編號為10017;而另一所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招生網,同樣位于北京市,編號則為1117。
10018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1118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10019 中國農業大學 → 1119 中國農業大學
10020 北京農學院 → 1120 北京農學院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 1122 北京林業大學
10023 北京協和醫學院 → 1123 北京協和醫學院
10025 首都醫科大學 → 1125 首都醫科大學
10026 北京中醫藥大學 → 1126 北京中醫藥大學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 1127 北京師范大學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 1128 首都師范大學
10029 首都體育學院 → 1129 首都體育學院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 11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位于首都,編號為1131。
10032 北京語言大學 → 1132 北京語言大學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 1133 中國傳媒大學
10034 中央財經大學 → 1134 中央財經大學
10036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轉為了1136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0037 北京物資學院 → 1137 北京物資學院
10038號院校,即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變更為1167號院校,仍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10040 外交學院 → 1140 外交學院
中國公安大學,原編號為10041,現已被調整為新的編號1141。
10042 國際關系學院 → 1142 國際關系學院
10043 北京體育大學 → 1143 北京體育大學
10045 中央音樂學院 → 1145 中央音樂學院
10046 中國音樂學院 → 1146 中國音樂學院
10047 中央美術學院 → 1147 中央美術學院
10048 中央戲劇學院 → 1148 中央戲劇學院
10049 中國戲曲學院 → 1149 中國戲曲學院
10050 北京電影學院 → 1150 北京電影學院
10051 北京舞蹈學院 → 1151 北京舞蹈學院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 1152 中央民族大學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 1153 中國政法大學
10054 華北電力大學 → 1162 華北電力大學
11149 中華女子學院 → 1156 中華女子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位于11232區,與1161區內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為同一所院校。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編號由11413更改為1163。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編號由11414變更為1164。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編號由11415更改為1165。
11417 北京聯合大學 → 1154 北京聯合大學
11418 北京城市學院 → 1155 北京城市學院
11625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1128 首都師范大學
12453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1157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14430 中國科學院大學 → 1188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位于中國首都北京,是一所享有盛譽的高等學府,現更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編號由原來的14596變更為1172。
80401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1154 北京聯合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遷至1128號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位于81601地址,而另一所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則注冊在1174地址。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遷至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址編號為1136。
82101 中國農業科學院 → 1176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變更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下的1176號單位。
82201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 1122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遷址至北京工商大學,新編號為1111。
82302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1162 華北電力大學
82401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 1110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北京建筑大學之間建立了合作關系。
82403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 → 1116 北京建筑大學
82405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1110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地質科學院,位于82501地址,變更為1165號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82601 鋼鐵研究總院 → 1176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冶集團建筑研究總院位于82602,而北京郵電大學則坐落于1113。
冶金自動化研究領域的研究設計機構 → 位于我國的中國農業科學院
82701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 1176 中國農業科學院
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遷至中國農業科學院,編號變更為1176。
82703 北京機電研究所 → 1176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遷至 → 中國農業大學 → 新址1119號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位于82801地區,與北京理工大學(地址:1107)之間建立了合作關系。
82803 核工業第二研究設計院 → 1103 清華大學
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遷址至北京化工大學,新址編號為1110。
核工業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招生網,變更后的地址為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建立了聯系。
82901 中國航空研究院 → 1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航空研究院,即北京航空精密機械研究所,其編號為82902,現歸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編號為1106。
中國航空研究院,亦即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其編號變更為1106,歸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航空研究院(625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106)之間建立聯系。
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位于82920,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是1106號。
中國航空研究院的628所遷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編號變為1106。
中國航空研究院(北京長城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所)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交流對接,實現編號82932的轉移。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其地址變更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編號為1106。
華北計算機系統工程研究所遷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址位于1106號。
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即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其編號由83107更改為1107,現隸屬于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位于83201地區,與位于1176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屬不同的科研領域。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轉至117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04所,轉至117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207所遷至1176號地址,即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更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對應的是1176號的中國農業科學院。
83266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1176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轉至1176號中國農業科學院。
83301 煤炭科學研究總院 → 1110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位于83401地址,而北京科技大學則設于1108號。
83501 北京化工研究院 → 1110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位于83504地址,其地址變更后,現遷至北京化工大學的新址,即1110號。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下的資源環境研究所,遷址至北京工商大學。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位于83705,而北京工商大學則標識為1111。
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83706地區,而北京工商大學則坐落于1111號地址。
83801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 → 1104 北京交通大學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遷至北京郵電大學,新址位于1113號。
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遷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址編號為1106。
84201 中國藝術研究院 → 1181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位于84202,而1127則是北京師范大學的地址。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首都醫科大學之間建立了1125號合作項目。
84502 中國中醫科學院 → 1125 首都醫科大學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遷址至北京協和醫學院,編號為1123。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位于84504區域,而1131號地址則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所在地。
中日友好臨床醫學研究所,正式更名為1126北京中醫藥大學。
衛生部下屬的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遷址至北京協和醫學院。
國家體育總局下屬的體育科學研究所,與北京體育大學建立了聯系。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位于我國,遷址至北京工業大學,新址編號為1105。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變更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編號由85101更改為1176。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遷至北京理工大學,新的地址為1107號。
中國地震局下屬的地球物理研究所,遷移至中國科學院大學,編號變更為1188。
中國地震局下屬的地質研究機構,遷至中國科學院大學的1188號地點。
中國地震局下屬的地震預測研究機構,現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應急管理部下屬的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遷址至中國科學院大學,編號為1188。
85801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 1110 北京化工大學
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遷至中國科學院大學,編號變為1188。
86201 中國艦船研究院 → 1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轉至1163號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86402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 1104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其編號為86403,現已被調整為1106,歸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下屬的城市安全與環境科學研究所,其編號為87102,現遷移至北京理工大學,新的編號為1107。
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位于87103區域,與北京理工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編號為1107。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位于87110地址,而北京理工大學則對應著1107編號。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位于此,而北京理工大學則位于1107號地址。
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位于我國首都,現更名為1107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遷址至北京理工大學,編號更新為1107。
87120 首都兒科研究所 → 1123 北京協和醫學院
89611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 1128 首都師范大學
89952 長江商學院 → 1167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89953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 → 1102 中國人民大學
91001 國防大學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
91006 陸軍裝甲兵學院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
91008 陸軍航空兵學院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
91011 陸軍防化學院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
91023 空軍指揮學院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
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與陸軍裝甲兵學院,進行了一次轉隸調整。
91101 軍事科學院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
91102 解放軍醫學院 → 1196 陸軍裝甲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