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3 11:17:45作者:佚名
中國職業教育之夢,是“中國夢”的有機組成,代表著技術強國之夢、全面發展之夢、人人成才之夢以及盡展其才之夢。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緊密相連的教育形式,在推動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4月2日,在教育部職業教育系統舉辦的“中國夢”教育座談會上,教育部領導的一番深情致辭,令在場的每一位聽眾都深受感動,內心涌動著澎湃的熱情。
自“中國夢”一詞閃耀光芒之時,高職師生們的熱情便被充分點燃。在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如同眾多高職院校,他們借助“中國夢”這一理念,激發教師們投身教書育人的熱情,借助“中國夢”鼓舞大學生們追求成功與成才的夢想,并以此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氛圍。
尤為關鍵的是,在江才妹書記看來,所謂的“中國夢”在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體現為對醫療器械專業人才的培養之夢。
教育部領導在聆聽江書記的發言完畢后,表示:“上海的高職院校應當高聲宣揚‘打造世界一流高職’的愿景。事實上,上海高職具備實現這一目標的充分條件?!?/p>
該院校系全國首座獨立設立,專注于培育醫療器械領域高技能人才的職業院校,被譽為我國現代醫療器械技師的重要發源地。雖然規模并不龐大,在校學生人數約略超過4000名,但該校開設的專業課程普遍融合了其獨特的醫療器械專長,在國內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專業特色。醫學影像設備、醫用電子儀器以及藥劑設備這三個專業,已被教育部認定為專科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而臨床工程技術專業,作為中日合作辦學的成果,成功填補了我國在此領域的空白,并贏得了日本相關用人單位的高度評價。
江才妹表示,中國夢追求的是民眾生活的幸福美滿,醫療器械產業在保障民眾使用醫療器械和食品藥品安全方面肩負著至關重要的使命,它與民眾的健康和生活的幸福緊密相連。為實現民族復興的深層含義,醫療器械產業持續高速發展,被譽為充滿希望的朝陽產業,并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由此可見,中國夢與醫療產業的健康、民生、朝陽三大特點緊密相連,中國夢的提出不僅點燃了,也激發了人們對醫療器械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熱切期望。
因此,將學校打造成為兼具中國特色、行業背景優勢以及世界一流水平的高職院校,這一目標已成為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的宏偉愿景。
醫療器械行業融合了眾多學科,屬于知識密集和資金密集的高新技術領域,其進步不僅促進了八個相關行業的成長,而且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指標。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作為我國首批高職骨干示范院校,長期致力于適應國家衛生事業的發展趨勢和醫療體制改革的最新要求。學校緊密關注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緊緊把握住作為骨干院校的戰略發展機遇。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以優化專業結構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關鍵,學校充分發揮了50多年辦學積累的豐富底蘊和優勢。在傳承與創新中,學校不斷推陳出新,積極進取,明確了自身的辦學定位,理清了發展思路,加強了體制機制的創新,鮮明地展現了“醫工結合、以工為主、兼容管理”的辦學特色,并在國際化辦學之路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洋氣”的高職定能走上世界一流
上海高職給人的感覺就是兩個字:洋氣。
這種時尚感首先體現在其與環境的高度契合。高樓林立、繁華的商業區以及國際化的氛圍和視野,共同塑造了上海高等職業教育的水平和級別,確立了其國際化的發展方向。
上海高職院校的辦學態度不以急功近利為宗旨,不盲目追求規模擴張。教育者若能展現出從容不迫、優雅的風度,所培養的人才方能真正有所作為,進而實現成功。
上海的職業教育獨具一格,它不僅讓人心生向往,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制高點,更在高職教育中融入了精英化的元素,實現了教育模式的創新,同時也重新塑造了高職的吸引力。以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為例,該校成功吸引了眾多原本傾向于本科的二本學生。該校并未降低自己的標準,優質的專業依然保持著高姿態,設定了一定的門檻,正因如此,它才顯得如此時尚,仿佛一位溫婉的大家閨秀,讓人心生敬仰,卻又不敢輕易接近。
上海的職業教育院校再次顯現出一種趨勢:優秀的院校愈發卓越,而表現不佳的院校則愈發落后。
上海的職業教育機構展現出國際化氣息,這促使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發生轉變,不再僅僅是學校挑選企業,更實現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形成了自然而然的緊密對接。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在其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領域內,打造了一個校內生產性的“教學工廠”。該專業與諾誠公司攜手合作,學校無償提供場地,共同建立了生產車間以及研發中心。在此平臺上,通過運用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在仿真的實際環境中對學生實施實訓,此舉不僅在校內重現了企業生產場景,滿足了頂崗實習的必要條件,還降低了實訓成本;此外,教師們還得以參與到企業項目的研發過程中,開展了一系列教學與科研活動,有效提升了知識服務水平和職業教育能力,實現了資源共享、共同培養、協同管理和互利共贏的目標。
醫學影像設備管理與維護專業與企業攜手打造“創新平臺”:該專業與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攜手共建“醫械高專-西門子創新中心”,公司通過準捐贈方式,無償提供了SOMATON Spirit雙排螺旋CT和Luminos Select X線數字胃腸機,這些設備將用于教學與培訓。此外,公司還慷慨捐助了每年3萬元的獎學金,用以獎勵在醫學影像設備專業領域表現優異、品學兼優的學生。
該專業已與康達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達成合作,簽署了“廠中?!眳f議及訂單式培養協議。雙方共同建設實訓室,開展師資培訓和國際交流等活動。此外,康達公司還特別設立了康達獎學金,用以獎勵那些在訂單班中表現優異、德才兼備的學生。
該專業與加拿大CPI及CSI企業攜手,在校內設立了高頻高壓發生器技術培訓中心以及移動圖像接入系統培訓中心,為學生及教師學習國際先進技術創造了有利條件,并能夠進行專業培訓;此外,還與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探索“行業見習—頂崗實習”的教育模式,首批學生已在該公司成功就業。
藥劑設備制造與維護專業致力于推動產學研“戰略聯盟”的運作:該專業成功搭建產學研“戰略聯盟”,并設立專業建設委員會,負責創意中心、CAD及三維虛擬技術中心、CAM及機電加工中心的建設與運營;同時,校企雙方共同實施“共同教學、共同育人、共同培訓、共同開發、共同發展”的運行策略。
上海高職院校所散發出的獨特氣息與吸引力,是其他地區的高職院校難以復制和追隨的。這源于它們所處的地域差異、經濟狀況的各異、辦學歷史的悠久,以及領導層追求的多樣性,所有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各校獨特的氣質。
行業的充分融入是辦世界一流高職的先決條件
不盲目追求提升學歷,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全面擴張,以行業企業為辦學依托,致力于特色化教育發展,這些特點構成了上海高等職業教育的顯著特征,并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就是依托行業辦特色學校的典型例子:
學校長期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視為行業指導,同時與上海市政府攜手共建了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學校積極尋求與行業企業合作,成功創立了上海醫療器械職教集團。職教集團理事會成功構建了“人才培養共享、管理過程協同、成果利益均沾、責任共同承擔”的緊密合作辦學模式,此模式充分利用了合作各方在醫療器械產業規劃、項目資金籌集、雙師型教學團隊打造、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以及學生就業吸納等方面的優勢,有力推動了校企合作向深度發展,提升了辦學動力;同時,深化內部人事管理激勵機制改革,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企業技術研發和社會服務,以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實現校企雙方的互利共贏。
在推進骨干院校建設的過程中,該校堅持“互利互惠、協同合作、共同發展”的原則,探索并實踐了“校企合作、醫監結合、研究創新”的新型合作模式,致力于培育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這一舉措得到了眾多企業及用人單位的高度認可和廣泛歡迎。
“校企醫監研”這一全面合作的教育模式,涉及學校、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醫療機構、醫療器械監管機構、檢測中心以及醫療器械研發機構等多方協作,旨在共同培育具備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并因此榮獲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的榮譽?!靶F筢t監研”五方共同打造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合作機制,專業教學圍繞職業能力培養這一核心,以任務項目為引導,課程設置融合崗位技能、生產工藝及流程。校企合作,醫工融合,共同研發,監管與學?;樱荚趧撔屡囵B我國醫療器械領域生產、經營、管理、開發一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專業人才。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將校企合作構建聯合培養體系作為其獨特的教育特色。該?,F正借助職業教育集團的力量,推行多樣化的培養方案,并與企業及行業攜手規劃、實施教學、開發課程以及進行質量評估等環節,充分運用專業建設委員會的功能,確保企業在專業建設中的全面參與。
在加強骨干院校建設的過程中,該校對醫療器械職業教育集團的組織結構進行了深入優化,并構建了一套包括三個層級的管理體系。“校企醫監研合作教育理事會”:該機構系校企合作決策咨詢的最高領導層,致力于探索校企合作在協調、互利和保障方面的有效機制;“合作交流辦公室”:作為校企合作協調的第二層級機構,負責執行理事會的決策,統籌規劃、管理以及協調校內校外校企合作的相關事務;“專業建設委員會”:作為共建實體的第三層級,專注于深化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的合作,努力創新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及運作機制。
專業建設標準化才能是辦學“國際化”
普通教育在標準方面可以不必過于拘泥。然而,對于與職業活動緊密相連的職業教育,設立明確的標準則是至關重要的。其原因是,職業教育旨在培養的人才需與特定職業掛鉤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而這些職業都有其既定的標準。職業教育畢業生必須持有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并且具備進入行業的資格。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致力于推進專業建設,尤其是核心專業的標準化進程。在打造骨干院校的過程中,中央財政資助的三個重點建設專業,依據各自職業領域的特定需求,均探索并實施了具有獨特風格的人才培養策略。
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實施的是一種“校企融合、分階段培養、能力逐步提升”的人才培養策略。這一策略旨在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培育具備高技能素質的專業人才。在優化校企合作運作機制的前提下,依托由行業、企業、醫院等領域的專家構成的專業建設團隊,我們深入開展了針對醫療器械行業人才需求的廣泛調研。調研內容包括崗位類型、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此外,通過第三方機構對畢業生進行追蹤調查,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前期“校企融合分段培養”模式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創新,制定了一套既適合醫療器械行業不同崗位需求,又契合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的“校企融合、分階段培養、能力逐步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
藥劑設備制造與維護專業致力于培養“機電藥”三方面知識融合的復合型人才,其培養理念是緊密結合生產實際、工藝流程和設備特點。該專業強調的核心能力涵蓋機械、電子和藥學三個領域,通過工學結合的項目實踐,在“做中學”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系統訓練。培養過程分為職業素養養成、專業技能提升和職業綜合技能訓練三個階段,層層遞進,旨在培育出具備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醫學影像設備管理與維護專業實施的是一種“工學交替3-3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依據學生專業知識積累的深淺,在三年學習期間,對學生實施由基礎到提高再到拓展的逐步培養,同時,每年都設有工學交替的實習實訓環節,包括學習、實訓和實習三個階段。學生的學業與實操活動主要在校園內進行,而實習環節則是在“廠中?!薄春献髌髽I所在地展開。在這一過程中,首學年學生將進行行業見習,親身體驗工廠、醫院等職業崗位的真實工作環境,感受職業規范;次學年則進入行業實習階段,學生將深入生產車間的生產一線,或是在醫院的影像科、設備科等部門進行跟班學習,以此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到了第三學年,學生將參與維修實訓,接受職業資格考證的培訓,最終獲得雙證書,掌握職業技能?!肮W交替3-3遞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學生能夠更早地接觸到實際工作崗位,從而更加清晰地確立學習目標貝語網校,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幫助他們更快地適應崗位并融入企業環境。
專業建設的標準化體現在課程體系的標準化。
在推進骨干院校建設的過程中,中央財政資助的三個關鍵專業與業界攜手,針對各自領域的職業崗位技能和任務需求,旨在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創新和就業能力,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拆分與重塑,研制工學融合的教學內容,加強實踐訓練,從而實現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全方位提升。
對醫用電子儀器與維護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構,以崗位能力為核心,構建了包含四個模塊的課程體系。這一體系在提升學生公共素質的同時,旨在培養他們就業所需的基本能力、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以及崗位勝任力。重構過程中,我們參照了專業規范和企業技術標準,對課程體系進行了精心設計。
藥劑設備制造與維護專業對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新構建,這一重構是以項目與崗位能力為核心。該專業不僅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而且將“機電藥”核心能力作為學生就業所需的關鍵崗位能力,以此為目標,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全面調整,最終形成了以項目與崗位能力為基礎的課程體系。
醫學影像設備管理與維護專業對課程體系進行了全面重構,旨在培養學員的基本素質、職業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綜合能力,以及持續發展的潛力。為此,該專業精心設計了課程體系,并確立了以五大類醫學影像設備為核心的教學內容,構建了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在構建核心團隊的過程中,該專業對教學手段進行了革新,確立了課程規范,研制了實踐訓練項目和實訓資料,并推行了以項目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國際化辦學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
通常而言,教育國際化過程可劃分為四個不同階段:首先,是吸納外來資源,例如邀請外籍教師授課,或借鑒他國的教育培養模式;其次,是輸出人才,鼓勵教師和學生走出國門,不僅學習專業知識,也深入體驗異國文化。
該階段著重于采納規范。作為人力資源強國,我國培養的學生需具備在國際舞臺上工作的能力。以律師、醫生、工程師等職業為例,這些領域均設定了嚴格的準入門檻,并實行專業認證制度。未能通過相關考核者,將無權從事相關職業。
第四個階段是輸出標準,這是教育國際化的最高階段。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在國際化的教育征程上已取得顯著進展,位居同類高職院校的領先地位。該校在推進國際化教育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校與國際教育接軌,與海外職業院校攜手,實施了留學生互派項目,德國、日本和蒙古的31名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在此校完成畢業設計、課程培訓和實踐活動。此外,我校還有15名學生赴日本深造,成功獲得日本臨床工程技師資格,并在日本醫院找到了工作機會。
師資隊伍實現國際化發展:我們積極引進國外優秀的教育教學資源和專業師資力量,為此,共選派了143名骨干教師前往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深造。此舉旨在讓教師們能夠緊跟國際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以及專業技術領域的最新進展,從而加快我國專業師資與國際水平接軌的步伐。
在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國際化的過程中,我們借鑒了德國、日本等國的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先進經驗,以此加快相關專業在國際范圍內的辦學步伐。為此,共有178名學生前往海外企業醫院進行實習鍛煉。同時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也有330名次的海外師生來到我校進行學術交流。
實訓基地邁向國際化,積極拓展國際間的合作,目前已與海外企業攜手共建了9個實驗室,這些設備的總價值達到了1335萬元。此外,我們還與德國的百合公司、德國貝朗公司以及日本的尼普洛等國際知名醫療企業合作,成功設立了3個“校企合作創意培訓中心”。
教育部領導對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秉持的“中國夢”理念以及其國際化辦學方向給予了高度評價。她指出,院校規模雖小,卻非國際化發展的阻礙,完全可依托上海得天獨厚的產學研基地資源,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勇于開拓現代醫療器械職業教育體系走向全球的道路,并大聲宣揚打造世界一流高職院校的愿景。
其實,上海醫療器械高等??茖W校一直在踐行這個“口號”。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