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8 11:34:22作者:佚名
孩子已經步入大學校園,家長們還會參加家長會嗎?帶著滿心的疑惑與好奇,鄧女士與來自省內各地的二十多位學生家長一同參與了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舉辦的家長開放日活動。
他們踏入學生宿舍、食堂,游覽了校園及實驗室,不僅參與了師生家長交流會,還與學生們共同完成了一堂專業課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家長在前一天晚上與孩子們共同預習課程,另有家長在課程結束后向教師請教未能理解的專業知識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教學在線,這種嚴謹的態度令臺下的孩子們感動得熱淚盈眶。
家長課前預習課后提問
臺下孩子感覺自己很慚愧
清晨8時過后,教室里響起了上課的鈴聲,不大的空間里擠滿了“學生”,前排是大學生,后排則是他們的家長。當天安排了兩個公開課程,一個是錢江學院外國語分院大二學生的《中華文明史》,另一個是大三學生的《微觀經濟學》,這兩門課程均采用全英文進行教學。
陳女士出身于臺州,手中緊握著教材,專注地查閱著老師所強調的重點內容。她擔心自己在課堂上無法理解課程內容,因此前一天晚上特意請女兒協助她預習并解釋了相關知識。
陳女士略顯羞澀地微笑著說:“雖然大部分基礎詞匯我還能跟上,可一旦老師講解得深入一些,我就開始聽不懂了。”她接著補充道,“人活一輩子,學習永無止境,能有機會走進大學課堂實屬不易,女兒希望我也能多學些知識,觀察她是如何學習的。這次我親自參與其中,心里也有了底?!?/p>
許多家長在此刻是首次與子女共同參與專業課程的學習。這次經歷使他們對孩子在學習及心理層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同時也讓他們對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有了更多的理解。
李女士是嘉興人,從事商業活動。她表示:“我原先以為孩子選擇英語專業只是學習英語,未曾想其中還包含了英文教學的微觀經濟學課程。這對孩子未來跨專業出國留學大有裨益,同時也對其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大有幫助?!?/p>
一堂課在短短45分鐘內迅速告一段落留學之路,課后仍有家長主動走向專業教師進行咨詢。
鄧先生來自建德,昔日他是一名中學英語教師,而他的女兒現在是一名大三的英語專業學生。他未曾料到會有機會與女兒一同走進大學課堂,盡管全英文的教學讓他能夠理解,但當老師講解到經濟學的機會成本時,他感到有些困惑。盡管如此,課程內容相當專業,于是課后他主動上前向老師請教。
坐在講臺下的女兒目睹了父親手握筆記走上前去發問,眼含熱淚。“瞧著父親已步入暮年,卻對學業依然保持著不懈的熱情,我心中不禁感到羞愧,只因自己總是沉迷于玩樂。”
開設區域家長會,了解專業才能更懂孩子
這是學校在課堂改革后所采用的新的教學模式,杭師大錢江學院外國語分院黨總支副書記陳瓊秋指出,許多家長存在一個普遍誤解,即以為孩子一旦踏入大學校門,教育責任便完全由學校承擔。他們往往忽視了,作為家長,若是對孩子所學的專業不甚了解,又缺乏對社會人才需求的認識,便可能在孩子的學業要求與就業指導上產生偏差。
陳瓊秋指出,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一堂課程,一方面有助于家長深入理解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增進家長對孩子的理解,進而幫助孩子作出恰當的職業規劃。此舉有助于建立學校與家長之間正確的教育協同作用。
昨日午后,錢江學院外國語分院特地邀請了杭州及嘉興兩地大一至大四學生的家長們,共同舉辦了一場家長座談會。在會上,學院與家長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討了關于教育子女的諸多問題。
尤其是初入大學的新生,他們從高中過渡到大學,面臨較為寬松的學習生活氛圍以及相對較弱的監管,往往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與此同時,遠隔千里的家長難以便捷地掌握孩子的實時情況,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育。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實現“家校一平臺,共同培育人才”的愿景。陳瓊秋如是說。
姚女士,杭州人氏,身為一名醫生,活動落幕之際,她對記者說道,這場家長會極為重要,因為它能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時也能幫助我們明確哪些選擇更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曹先生,這位來自臨安的人士,透露他的兒子性格較為內向,日常父子間的交流并不多。盡管家住在杭州,但兒子周末很少回家。他對兒子的了解并不深入。然而,在這次交流會上,通過院長和各位專業老師的介紹,他對兒子的專業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對兒子日常的想法和自我認知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
杭師大錢江學院外國語分院不僅邀請了家長蒞臨校園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教學在線,而且積極深入各地進行實地走訪。今年,學院已在寧波、溫州等地舉辦了多場家長會,與當地家長們建立了緊密的聯系并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