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8 16:54:42作者:佚名
河南科技學院,作為一所省屬的普通本科院校,其歷史可追溯至1949年的成立。該學院的前身包括源自延安自然科學院生物系的北京農業大學長治分校以及平原省立農業學校。它歷經了平原農學院、百泉農業專科學校、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等多個發展階段。到了2004年5月,教育部批準下,學院正式更名為河南科技學院。
新鄉這座中原著名城市中,學校占據著2478畝的土地,校舍總面積達到了62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豐富,文獻資源總量高達264萬冊,而中外文期刊種類則超過1300種。河南省設有協同創新中心,同時開放了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的實驗室,包括國際合作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此外,還擁有15個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和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另外,還配備了3個省博士后研發基地和院士工作站。學校設有“職業技術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這一省教育廳重點的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此外,學校還擁有國家級的現代蜜蜂產業技術綜合試驗站和河南省現代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共性技術研究中心。作為教育部認定的首批基地,學校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國家高職高專師資培訓基地”,同時還是河南省“陽光工程”農民創業培訓基地以及農業新技術培訓基地。
該校設有19個教學學院,提供60個本科專業,其學科專業領域廣泛,包括農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九大門類。該校設有1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級職教師資專業建設點專業以及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同時還有22個河南省特色專業、名牌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河南省設有18個重點一級、二級學科,同時擁有4個碩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和21個碩士學位授權的二級學科。此外,學校還設立了農業推廣、機械工程和教育學等專業學位授權點,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涉及了3個類別和15個領域。學校內部設有成人教育學院以及民辦的自主學院——新科學院。
目前在校生總數超過四萬五千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近三萬一千人,成人教育學生則有一萬四千余人。這樣的規模構成了以本科教育為核心,同時涵蓋研究生教育、高職教育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等多個層次、多種學科的教育體系。自建校至今,學校已為社會培養了超過十萬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為我國,尤其是河南省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貢獻了卓越力量。
學校積極推行“人才強校”的發展策略,構建了一支規模龐大、構成均衡、素質上乘的教師團隊。目前,教職工總數超過1650名,其中包括專任教師1225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導師175名,“雙聘院士”6名,省級特聘教授1名,校級特聘教授4名,教授職位共有137人,副教授則有439人;此外,博士及碩士研究生共計1030名。我國擁有在科技管理領域作出顯著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6名,包括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和河南省優秀專家;全國范圍內,有12位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在河南省,有151位教學名師、學術技術帶頭人、優秀教師以及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此外,還有45位獲得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河南省杰出人才創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創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的支持。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蓋鈞鎰、成卓敏留學之路,以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陳煥春、喻樹迅、吳孔明、陳宗懋、程順和等,共計70余位來自國內外的著名專家和學者,擔任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學校大力實施“質量立校”戰略,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依據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我們適時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進行了改革,強調了實踐教學的比重,并創新性地打造了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顯著影響力的“雙師素質、雙基地建設、雙技能訓練、雙證書制度”的“四雙”人才培養模式。同時,我們推行了職教師資培養的“雙崗實習、置換培訓”新型實習模式,并開展了“專業+專項+專證”以及“學科+專業+基地+企業+農戶”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自2001年起,成功實施了8個教育部教學改革項目,以及70多個河南省教學改革項目;同時,榮獲了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50多項省級教學成果獎。經過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持續創新,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近幾年的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以上,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也超過了95%。
學校積極推行“科技興?!钡陌l展策略,使得科技創新實力得到了顯著增強。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成功完成了眾多國際合作項目,涉及國家“863”、“97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技攻關以及轉基因生物重大科技專項等科研課題共計2882項。在這些項目中,學校榮獲了1407項科技成果獎,其中包括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以及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學校培育的優質小麥品種“百農3217”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其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高達50億元;此外,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百農207”以及抗蟲棉花新品種“百棉1號”均通過了國家農作物新品種的審定。其中,“百棉1號”不僅在國內廣泛種植,還推廣至吉爾吉斯斯坦等中亞國家;“百農矮抗58”連續六年位居河南及黃淮南部麥區小麥種植面積第一,累計種植面積超過2.3億畝,增產效益累計超過100億元。2013年,該品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為我國糧食核心區和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作出了顯著貢獻。
學校一直秉持開放的教育理念。它主動推進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陸續與德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英國、荷蘭、加拿大等國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深厚的校際友誼。同時,學校還與美國布瑞納大學、澳大利亞南澳大學、韓國江原大學、荷蘭農業學生交換及學習訪問基金會等機構展開了合作辦學項目。此外,學校常年聘請來自美、英等國的外籍專家擔任教學工作。
學校的辦學成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在近年來的時間里河南科技大學??品謹稻€,學校接連獲得了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領域的先進表彰、河南省文明單位的稱號、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先進集體榮譽、河南省教學改革的先進表彰、河南省教師培訓工作的先進表彰、河南省科技創新領域的十佳單位榮譽、以及河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化校園示范單位的殊榮等,共計50多項不同類別的榮譽稱號。
為不斷提升教學與教育水準,致力于打造民眾滿意的學府,河南科技學院將堅持不懈地發揚“追求真理,腳踏實地,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以及“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校園精神。學院將以更加旺盛的求知欲和更加昂揚的斗志,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河南科技大學??品謹稻€,力爭早日將學校建設成為具有鮮明職教師資培養特色、突出農業科學優勢、在同類院校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國內享有一定聲譽的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