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聽課,聽力,傾聽。聽自然,聽社會,聽自己。
二、說。說話,對話,演講,溝通,口頭表達。
三、讀。朗讀,閱讀,讀課內(nèi)課外,讀自然人生。
四" />
更新時間:2021-11-14 10:59:17作者:admin2
我認為高中語文要教會學生以下知識和能力。
一、聽。聽課,聽力,傾聽。聽自然,聽社會,聽自己。
二、說。說話,對話,演講,溝通,口頭表達。
三、讀。朗讀,閱讀,讀課內(nèi)課外,讀自然人生。
四、寫。積累,模仿,練習,寫作。寫作文,寫隨筆,寫見聞,寫感受,寫心得。記真事,抒真情。
五、思。思考,構(gòu)思,情思,思想。思考自然,思考人生,思考自身。
六、美。學會審美,學會甄別,學會鑒賞,用美學滋養(yǎng)自己。善于分辨書本和生活中的真善美與假丑惡。學會用自己的雙手和心靈去創(chuàng)造美。
我是五十年代生人,那年代農(nóng)村落后貧窮,只讀完了小學,而且大部分語文課都是讀背語錄,學做紅色接班人,從小接受貧下中再教育搞勞動撿稻穗,所以沒有對初中高中語文課評論的資格。[流淚]
高考語文齋感謝您邀請回答問題。根據(jù)您提的問題:中學語文教師大都擔兩個班,每班60人,每周是怎樣批改作文的?如果我沒有考慮錯的話,您是奇怪:這么大的工作量是如何完成的?
我們知道作文是語文的重中之重,而作文的評改又是作文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改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學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多少與快慢。前些年我教高考復習班,一個班人數(shù)多達120人左右,兩個班240人左右,只是批改作文一項就讓人喘不過氣來,還有備課、組織試卷、批閱試卷呢!
按理說,作文因材施教、當面點批對學生個人來說是有的放矢、效果較好的,但是由于人多而采取量批、類批的效果也是不錯的,我是這樣做的:把全班分成十個小組,每組由前一次語文考試成績在本組最好的一位學生擔任作文批改小組長。前一次語文考試成績班級前五名學生組成全班作文批改組,由我擔任組長。
具體操作過程:把學生的作文本先發(fā)給本人,用異色筆先自行批改,然后收回,小組交換批改,批改的字色與簽名字色一致,以示負責并有利于追責和評比。每個小組由小組長推出一好一差兩篇作文以及自批和互批最好的兩份交給班級批改組,班級批改組每人批薦出一好一差以及自批、互批較好的四篇文章,交給我。其余的發(fā)給學生,有疑問的待評講后課下找我討論。
交到我手里就只有20本了,一類五本,我通覽之后,找到大家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批改的優(yōu)點和不足,各印發(fā)一篇發(fā)給學生,好的供學生發(fā)揚優(yōu)點之借鑒,不足的供學生研習如何提升改進之使用。好的表揚鼓勵,號召大家向好的看齊學習!
這樣做,大大提高了學生作文的參與度,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在作文評改中認識到自己要避免別人常犯的毛病,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獲得了學生及家長的認可,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