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計情況看,教學設計的出題內容大有規律可循,可" />
更新時間:2021-11-16 18:07:21作者:admin2
每一年的教學設計所出題目由3個問題組成,考點集中在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導入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板書設計等內容,具體如下:
從統計情況看,教學設計的出題內容大有規律可循,可歸結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導入設計、教學環節設計、教學問題設計、教學板書設計、教學內容的把握等方面。
1.教學目標設計
自2011年至2016年上半年所有的教學設計題都考到了教學目標,所以在準備教學設計題目時首先要準備的是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目標設計模板是固定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考生在答題時從這三方面作答即可。
2.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包括許多方面,也有很多提法,一般而言,教學過程設計是一個比較大的工程,包含的內容較多,所占的分值較大,整體難度也較大,但是并非沒有規律。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含導入、講授新課、鞏固練習、課堂總結及課外作業的布置等幾個方面,考生在答題時要完整的設置這些環節。
3.教學導入設計
導入是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節,與總體考查教學過程不同,教學導入設計的考查除了要詳細的說明整個導入之外,還需要說明這樣設計導入的理由。運用每一種導入方法的理由可參考導入方法的概念,比如提問導入的方法,其概念為教師通過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思維,引出新的教學內容的導入方法。那么運用這種導入方法的理由自然是運用啟發性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的思維,順利的引出新的教學內容。當然,可以在這種說法上有所拓展。
4.教學問題設計
教學問題的設計是一種比較難以把握的設計類型,因為可循規律較少。與導入設計一樣,除了設計出教學問題之外還需說明設計意圖。教學問題的設計要有統領性、針對性,考查教師的教學設計功底。從語文教學的特點來講,問題的設計可以從文本內容和文本寫作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提問,比如文本寫到了哪些景物,文本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針對文本內容的問題自然考查的是學生對文本的把握,人物特色、中心思想等。而寫作手法的問題,針對的是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
5.教學板書的設計
教學板書與教學導入類似,都屬于教學過程的一個環節,多出一個需要說明理由的內容。但相對而言,板書設計的難度要大于導入設計,板書的設計必須在把握整個文本的內容基礎上。也有固定的板書類型,根據某個板書類型的概念也可說出某種板書的有點,說明理由。對板書設計的良好把握需要很深的設計功底。
6.教學內容把握
通過統計的表格可以看出自2011至2014年上半年,幾乎每一次考試都會考到文本的寫作特點,實際是在考察考生對于課文寫作手法及中心內容的理解。這種提問方法并不十分符合“教學設計”這個題目,當然一個好的教學設計需要建立在對文本內容的充分理解之上,但這種文法更像是對學科知識的考查。相對而言教學問題的設計考查形式要比這種考法高明,難度也高于這種問法,并且需要教師對文本的把握程度更高。這種問法相對難度較小,考生說明本文的寫法以及文本的中心思想即可。
我們都知道練習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必要過程,那么對于教學設計而言,充分的練習及反饋也是做好教學設計的充分必要條件。教學設計的功底并非一蹴而就,對于教學而言,教學設計是教師最為重要的技能,所以做好教學設計不僅對參加小學教師資格的考試有益處,對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