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是一個工具,就象數學是理工科的基礎一樣。我們是要用這些工具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生物、化學是理工科的一個重" />
更新時間:2022-06-26 19:07:50作者:admin2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學習計算機的終極目的是什么?
計算機是一個工具,就象數學是理工科的基礎一樣。我們是要用這些工具解決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生物、化學是理工科的一個重要門類,要研究分子、原子運動規律,研充DNA,研究材料特性,離開計算機及其編程,可能沒有現在的基因排序、精準轉基因的實現。在工作中,經常有生物、化學的開發項目,與我們合作。如神經網絡、免疫網絡、細胞自動機等。不同自動機的區別主要是網絡內部連接的差異,其基本特征是集體計算,在非數值計算、模擬、識別方面有極大的潛力。
反過來,一個學計算機的,以后要從事生物、化學相關研究,如果對生、化一竅不通,如何把問題數學化?如何編程解決問題?所以,從事計算機研究者,如要有大的發展,一定要拓展知識面,數、理、化都要整明白,才能適應以后的工作。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計算機專業錄分很高的主要原因。報考計算機專業,生物、化學不僅要學,而且要學好,學扎實。
看計算機專業需不需要學生物和化學,不需要的話就不學,需要就學。
先來看看出題人自己的評價理科綜合-化學科
胡建強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
高考化學評卷組組長
2019年化學試題遵循考試大綱要求,整體結構設計合理,難度適中,呈現了以“能力立意、突出思維邏輯、突出學科特點、突出核心素養”的命題原則,穩中求新,落實高考“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試題既緊密聯系生產實際,讓考生感覺化學無處不在;又緊跟學科前沿,讓考生感覺科學并不遙遠,人人皆可創新。
總體來看,常考題型和常見知識點作答情況較好,而對陌生考點,新情境信息試題、綜合性強的試題作答較為不理想,說明信息加工能力、分析問題能力顯得不夠,邏輯推理能力和學科思想方法掌握得還不夠。也就是說今年的試題跟往年比,難度沒什么變化,主要變化是套了個殼,把考點放入現實場景中去,要求考生提煉信息。再簡單點說,我們不僅考化學,還考語文!
例如:
第7題以陶瓷為背景,考查陶瓷的制備,辨析氧化物與硅酸鹽的物化性質;“雨過天晴云破處”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一方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的化學知識的考查,另一方面考查考生對常見無機物性質的掌握情況。
7.陶瓷是火與土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質與化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雨過天晴云破處”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來自氧化鐵
B.聞名世界的秦兵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經高溫燒結而成
C.陶瓷是應用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學成分是硅酸鹽
D.陶瓷化學性質穩定,具有耐酸堿侵蝕、抗氧化等優點
其實上面滿篇都是廢話,做題時要把這些廢話去掉,把他的殼剝掉再做。根據這個思路,可以把該題轉化為:
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氧化鐵是青色的
B.陶制品由黏土經高溫燒結而成
C.陶瓷主要化學成分是硅酸鹽
D.陶瓷化學性質穩定
這樣看就簡單很多了。很顯然A選項中的氧化鐵是紅棕色的,所以錯誤,選A。
第28題以我國科學家研究水煤氣轉化反應的科研成果為背景,要求考生在掌握化學反應原理的基礎上,根據實驗數據關系圖表(獲取信息、信息加工)、運用化學基本原理來正確分析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判斷反應歷程和機理(邏輯推理)、推測溫度等因素對反應速率及平衡變化的影響(歸納與論證),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對實際工業生產問題的分析思路。
以第一小題為例,他說了那么多,其實就是想考你平衡常數。做題時需要把題干信息剝離,去掉干擾項。
總結今年化學試題大體分為三個維度:第一維度是問題情境即試題本身;第二維度是核心知識;第三維度是學科思想方法。
我們要做的就是跳出第一維度的情景障礙,直達第二維度的核心知識,如果能到達第三維度,有自己的學科思想方法,那就是學霸了。
2019廣東化學16類高頻考點
【1】氧化物的分類
1.氧化物的分類:
成鹽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復雜氧化物(過氧化物、超氧化物、Fe3O4、Pb3O4等);
不成鹽氧化物:
CO、NO
2.易混淆概念分辨
酸酐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酐(CH3CO)2O等;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酸酐。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CO、NO2、N2O4、H2O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CrO3
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Al2O3、ZnO(兩性),Mn2O7、CrO3(酸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
※NO2因與堿反應不僅生成鹽和水,還有NO,因而不是酸性氧化物。
※Na2O2因與酸反應不僅生成鹽和水,還有O2,因而不是堿性氧化物。
【2】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質
氧化作用:Cl2、O3、Na2O2、濃HNO3;化學變化;不可逆
化合作用:SO2;化學變化;可逆
吸附作用:活性炭;物理變化;可逆
※其中能氧化指示劑而使指示劑褪色的主要有Cl2(HClO)和濃HNO3及Na2O2
【3】能被活性炭吸附的物質
1、有毒氣體(NO2、Cl2、NO等)——去毒;
2、色素——漂白;
3、水中有臭味的物質——凈化。
【4】“黑色金屬”有哪些
化學上把鐵、鉻、錳三種金屬和鐵基合金統稱為“黑色金屬”。
【5】Fe2+與Fe3+的鑒別方法
Fe2+與Fe3+的性質不同而又可以相互轉化。中學化學中可用以下幾種方法加以鑒別。
1.觀察法:
其溶液呈棕黃色者是Fe3+,呈淺綠色者是Fe2+。
2.H2S法:
通往H2S氣體或加入氫硫酸,有淺黃色沉淀析出者是Fe3+,而Fe2+溶液不反應。
2Fe3++H2S==2Fe2++2H++S↓
3.KSCN法:
加入KSCN或其它可溶性硫氰化物溶液,呈血紅色者是Fe3+溶液,而Fe2+的溶液無此現象。這是鑒別鑒別Fe3+與Fe2+最常用、最靈敏的方法。
Fe3++SCN==[Fe(SCN)]2+
4.苯酚法:
分別加入苯酚溶液,顯透明紫色的是Fe3+溶液,無此現象的是Fe2+的溶液。
Fe3++6C6H5OH→[Fe(C6H5O)6]3+6H+(了解)
5.堿液法:
取兩種溶液分別通入氨氣或堿液,生成紅褐色沉淀的是Fe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變為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的是Fe2+溶液。Fe3++3NH3·H2O==Fe(OH)3↓+3NH4+;
Fe3++3OH==Fe(OH)3↓
Fe2++2NH3·H2O==Fe(OH)2↓+2NH4+;
4Fe(OH)2+2H2O+O2==4Fe(OH)3
6.淀粉KI試紙法:
能使淀粉KI試紙變藍的是Fe3+溶液,無變化的是Fe3+溶液。
2Fe3++2I==2Fe2++I2
7.銅片法:
分別加入銅片,銅片溶解且溶液漸漸變為藍色的是Fe3+溶液,無明顯現象的是Fe2+溶液。
2Fe3++Cu==2Fe2++Cu2+
8.KMnO4法:
分別加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蕩,能使KMnO4溶液紫紅色變淺的是Fe2+溶液,顏色不變淺的是Fe3+溶液。5Fe2++MnO4+8H+==5Fe3++Mn2++4H2O
【6】金屬的冶煉規律
1.活潑金屬的冶煉
鈉、鎂、鋁等活潑金屬,采用電解其熔融態的鹵化物的方法冶煉(通直流電)。
例如:2NaCl(熔融)=2Na+Cl2↑MgCl2熔融)=Mg+Cl2↑
2Al2O3(熔融)=4Al+3O2↑(加入Na3AlF6作熔劑)
注:這里為何不電解熔融態鋁的氯化物而須電解其熔融態的氧化物,讀者應掌握AlCl3為共價化合物,熔融態時不電離,而Al2O3為離子化合物,熔融態時可發生電離的道理。
2.中等活潑的金屬的冶煉
鋅、鐵、錫、鉛等中等活潑的金屬采用還原劑還原它們的氧化物的方法冶煉。
例如:
ZnO+C=Zn+CO↑
Fe2O3+3CO=2Fe+3CO2
3.不活潑金屬的冶煉
銀、鉑、金等不活潑金屬在自然界可以游離態存在,直接采用物理方法(如淘金等)冶煉,而銅、汞等不活潑金屬可用還原劑還原法或熱分解法冶煉。
例如:2HgO=2Hg+O2↑
【7】“置換反應”有哪些?
1.較活潑金屬單質與不活潑金屬陽離子間置換
如:Zn+Cu2+==Zn2++Cu
Cu+2Ag+=2Ag+Cu2+
2、活潑非金屬單質與不活潑非金屬陰離子間置換
Cl2+2Br==2Cl+Br2
I2+S2==2I+S
2F2+2H2O==4HF+O2
3、活潑金屬與弱氧化性酸中H+置換
2Al+6H+==2Al3++3H2↑
Zn+2CH3COOH==Zn2++2CH3COO+H2↑
4、金屬單質與其它化合物間置換
2Mg+CO2=2MgO+C
2Mg+SO2=2MgO+S
Mn+FeO=MnO+Fe
2Na+2H2O==2Na++2OH+H2↑
2Na+2C6H5OH(熔融)→2C6H5ONa+H2↑
2Na+2C2H5OH→2C2H5ONa+H2↑
8Al+3Fe3O4高溫4Al2O3+9Fe
2FeBr2+3Cl2==2FeCl3+2Br2
5、非金屬單質與其它化合物間置換
H2S+X2==S↓+2H++2X
2H2S+O2=2S+2H2O(O2不足)
CuO+C高溫Cu+CO↑(C過量時)
2CuO+C高溫2Cu+CO2↑(CuO過量時)
FeO+C高溫Fe+CO↑
2FeO+Si高溫SiO2+2Fe↑
2FeO+C高溫2Fe+CO2↑
CuO+H2加熱Cu+H2O
SiO2+2C高溫Si+2CO↑
3Cl2+8NH3==6NH4Cl+N2
3Cl2+2NH3==6HCl+N2
【8】關于氣體的全面總結
1.常見氣體的制取和檢驗:(此處略)
2.常見氣體的溶解性:
極易溶的:
NH3(1∶700)易溶的:HX、HCHO、SO2(1∶40)
能溶的或可溶的:
CO2(1∶1)、Cl2(1∶2.26)、H2S(1∶2.6)
微溶的:C2H2
難溶或不溶的:
O2、H2、CO、NO、CH4、CH3Cl、C2H6、C2H4與水反應的:F2、NO2。
3.常見氣體的制取裝置:
能用啟普發生器制取的:CO2、H2、H2S;
能用加熱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裝置制取的:O2、NH3、CH4;
能用分液漏斗、圓底燒瓶的裝置制取的:Cl2、HCl、SO2、CO、NO、NO2、C2H4等。
4.有顏色的氣體:
F2(淡黃綠色)、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5.具有刺激性氣味的:
F2、Cl2、Br2(氣)、HX、SO2、NO2、NH3、HCHO。
臭雞蛋氣味的:H2S。
稍有甜味的:C2H4。
6.能用排水法收集的:
H2、O2、CO、NO、CH4、C2H4、C2H2。
7.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的:CO、N2、C2H4、NO、C2H6。
8.易液化的氣體:Cl2、SO2、NH3。
9.有毒的氣體:Cl2、F2、H2S、SO2、NO2、CO、NO。
10.用濃H2SO4制取的氣體:HF、HCl、CO、C2H4。
11.制備時不需加熱的:H2S、CO2、H2、SO2、NO、NO2、C2H2。
12.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HX、SO2、H2S、CO2。
13.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NH3
14.能使品紅試液褪色的:Cl2、SO2、NO2
15.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H2S、SO2、HBr、HI、C2H4、C2H2
16.能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的:H2S
17.不能用濃H2SO4干燥的:H2S、HBr、HI、NH3
18.不能用堿石灰干燥的:Cl2、HX、SO2、H2S、NO2、CO2
19.不能用氯化鈣干燥的:NH3、C2H5OH
【9】六種方法得乙醇
1.乙醇還原法:
CH3CHO+H2→C2H5OH(條件:Ni△)
2.鹵代烴水解法:
C2H5X+H2O→C2H5OH+HX(條件:NaOH△)
3.某酸乙酯水解法:
RCOOC2H5+H2O→RCOOH+C2H5OH(條件:NaOH)
4.乙醇鈉水角法:
C2H5ONa+H2O→C2H5OH+NaOH
5.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C2H5OH(條件:H2SO4或H3PO4加熱、加壓)
分子中引入羥基的有機反應類型:
(1)取代(水解):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2)加成:烯烴水化、醛+H2;3.氧化:醛氧化;4.還原:醛+H
【10】化學試驗中應掌握的幾個分數
1.試管里盛放液體的量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
2.配制王水時,應使濃HNO3中的溶質的物質的量占濃HCl中的1/3
3.無水乙醇與濃H2SO4反應制乙烯時,加入的乙醇的量占濃H2SO4的量的1/3
4.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鐵夾應夾在離試管口的1/3至1/4處;
5.蒸發皿中盛裝液體的量不超過容積的2/3;
6.酒精燈里裝入酒精的量不超過容積的2/3,也不少于1/4。
【11】常用化學儀器是否可以加熱的問題
(一)可加熱的:
可直接加熱的:坩堝,蒸發皿,試管,燃燒匙;
可間接加熱的:燒杯,燒瓶,錐形瓶等;
(二)不可加熱的:
表面皿、容量瓶、啟普發生器、量筒、漏斗、藥匙、滴定管等大多數儀器。
【12】關于化學儀器的“零刻度”
有零刻度的是:
1.滴定管——零刻度在上面;
2.溫度計——零刻度在中間;
3.托盤天平——零刻度在刻度尺的最左邊。
4.此外,量筒是無零刻度的,溫度計的零刻度因各類不同而不能確定。
容量瓶、移液管等只有一個標示容積的刻線,也不是零刻度。
【13】不宜長期暴露于空氣中的物質
1.由于空氣中CO2的作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堿石灰、漂白粉、苯酚鈉溶液、Na2O、Na2O2;
2.由于空氣中H2O的作用:
濃H2SO4、P2O5、硅膠、CaCl2、堿石灰等干燥劑、濃H3PO4、無水硫酸銅、CaC2、面堿、NaOH固體、生石灰;
3.由于空氣中O2的氧化作用:
鈉、鉀、白磷和紅磷、NO、天然橡膠、苯酚、-2價硫(氫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價硫(SO2水溶液或亞硫酸鹽)、亞鐵鹽溶液、Fe(OH)2。
4.由于揮發或自身分解作用:
AgNO3、濃HNO3、H2O2、液溴、濃氨水、濃HCl、Cu(OH)2。
【14】高考易錯離子反應方程式
1.鈉與水的反應2Na+2H2O=2Na++2OH-+H2↑
2.碳酸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CO32-+2H+=H2O+CO2↑
3.碳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HCO3-+OH-=H2O+CO32-
4.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鈉溶液中CO32-+H2O+CO2=2HCO3-
5.碳酸氫鈉溶液與鹽酸溶液的反應HCO3-+H+=H2O+CO2↑
6.Na2O2分別與水、二氧化碳反應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7.少量CO2與NaOH反應CO2+2OH—=CO32—+H2O
8.過量CO2與NaOH反應CO2+OH—=HCO3—
9.碳酸鈣與鹽酸的反應CaCO3+2H+=Ca2++CO2↑+H2O
10.碳酸鈣與醋酸的反應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11.碳酸氫鈣與過量NaOH溶液應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12.碳酸氫鈣與少量NaOH溶液反應Ca2++HCO3-+OH-=CaCO3↓+H2O
13.碳酸氫銨與足量NaOH溶液共熱NH4++HCO3-+2OH-NH3↑+CO32-+2H2O
14.實驗室制氯氣4H++2Cl-+MnO2Mn2++Cl2↑+2H2O
15.氯氣與燒堿溶液的反應Cl2+2OH-=Cl-+ClO-+H2O
16.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
17.NaBr溶液與Cl2反應2Br—+Cl2=2Cl—+Br2
18.電解飽和食鹽水2Cl—+2H2OH2↑+Cl2↑+2OH—
19.SO2與氯水的反應2H2O+Cl2+SO2=4H++SO42-+2Cl-
20.SO32—的檢驗(與稀硫酸反應)2H++SO32-=2H2O+SO2↑
21.Cu與濃硫酸的反應Cu+2H2SO4(濃)CuSO4+SO2↑+2H2O
22.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2H++SO42-+Ba2++2OH--=BaSO4↓+2H2O
23.燒堿與石英的反應SiO2+2OH-=SiO32-+H2O
24.水玻璃溶液與稀硫酸反應SiO32-+H2O+2H+=H4SiO4↓
25.二氧化氮與水反應3NO2+H2O=2H++2NO3-+NO
26.銨根離子的檢驗NH4++OH—=NH3↑+H2O
27.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
2NH3·H2O+SO2=2NH4++SO32-+H2O或2NH3+H2O+SO2=2NH4++SO32-
28.氨水吸收過量二氧化硫
NH3·H2O+SO2=NH4++HSO3-或NH3+H2O+SO2=NH4++HSO3-
29.銅與濃硝酸的反應Cu+4H++2NO3-=Cu2++2NO2↑+2H2O
30.銅與稀硝酸的反應3Cu+8H++2NO3-=3Cu2++2NO↑+4H2O
31.醋酸鈉水解CH3COO-+H2OCH3COOH+OH-
32.氯化銨水解NH4++H2ONH3.H2O+H+
33.碳酸鈉水解CO32-+H2OHCO3-+OH-
34.明礬水解Al3++3H2OAl(OH)3+3H+
35.鐵與鹽酸反應Fe+2H+=Fe2++H2↑
36.鋁與鹽酸反應2Al+6H+=2Al3++3H2↑
37.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OH-+2H2O=2AlO2-+3H2↑
38.鎂與二氧化碳反應2Mg+CO22MgO+C
39.鋁熱反應2Al+Fe2O32Fe+Al2O3
40.氧化鋁與鹽酸的反應Al2O3+6H+=2Al3++3H2O
41.氧化鋁與燒堿的反應Al2O3+2OH-=2AlO2-+H2O
42.氫氧化鋁與鹽酸的反應Al(OH)3+3H+=Al3++3H2O
43.氫氧化鋁與燒堿的反應Al(OH)3+OH-=AlO2-+2H2O
44.氯化鋁溶液與過量氨水反應Al3++3NH3·H2O=Al(OH)3↓+3NH4+
45.氯化鋁溶液與偏鋁酸鈉溶液反應Al3++3AlO2-+6H2O=4Al(OH)3↓
46.偏鋁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鹽酸AlO2-+H++H2O=Al(OH)3↓
47.偏鋁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AlO2-+CO2+2H2O=Al(OH)3↓+HCO3-
48.苯酚鈉中通入二氧化碳O-+CO2+H2OOH+HCO3-
49.氯化鐵溶液與鐵反應2Fe3++Fe=3Fe2+
50.氯化鐵溶液與銅反應2Fe3++Cu=2Fe2++Cu2+
51.氯化鐵溶液與氫硫酸反應2Fe3++H2S=2Fe2++S↓+2H+
52.氯化亞鐵溶液與氯水反應2Fe2++Cl2=2Fe3++2Cl-
53.溴化亞鐵溶液與過量氯水反應2Fe2++4Br-+3Cl2=2Fe3++6Cl-+2Br2
54.溴化亞鐵溶液與少量氯水反應2Fe2++Cl2=2Fe3++2Cl-
55.硫酸鋁溶液與小蘇打溶液反應Al3++3HCO3-=Al(OH)3↓+3CO2↑
56.硫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呈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57.硫酸氫鈉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后,硫酸根離子完全沉淀
H++SO42-+Ba2++OH-=BaSO4↓+H2O
58.明礬溶液與過量氫氧化鋇溶液反應
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59.明礬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呈中性
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
60.碳酸氫鎂與過量Ca(OH)2溶液反應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61.氫鈣與過量Ca(OH)2溶液反應
Ca2++HCO3-+OH-=CaCO3↓+H2O
62.等濃度氫氧化鋇與碳酸氫銨反應
Ba2++2OH-+NH4++HCO3-=BaCO3↓+2H2O+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