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6-25 23:29:14作者:admin2
沒有經驗的話,千萬不要去創業,創業真的只有死路一條,創業是一個要有重要的社會資源,極強的個人能力,好的行業前景,合適的時間,極強適應社會環境和有試錯機會的金錢支持的綜合體 。還要運氣,太難了。
創業不易,發財靠命。如果沒有一技之長,還是本分打工好。
曾經說勤勞就能致富,可現在卻見多了勤勞拼命,最終卻落得負債累累的創業人。在電商市場高速發展的今天,君不見,絕大多數的創業人正淪為各大平臺的打工仔。
都說自主創業好,可有幾人能明白創業人背后的艱辛。其實,但凡生意能做的風生水起者,誰的背后又會少盤根交錯的人脈網。
你說的城里老師估計是縣城級別的城市吧!
地市級以上的教師有愿意回到鄉鎮工作的嗎?
我們再來分析城里老師想回鄉鎮的原因:
一、下鄉支教教師,支教一年除工資外還能領到支教補助2--3萬元,同時還有了農村工作經歷,對晉升職稱有利。下鄉支教為期一年,每年指標少,競爭力大。
二、想回農村躲清閑的教師。現在農村的孩子進城上學的越來越多,農村原先規模大的學校生源逐漸萎縮,老師多學生少,工作量相應小。在農村學校可多領取鄉鎮工作補貼、農村教師生活補貼等每月大致600—1000元。縣城里學校班級多人數多,教師編制少,支援城里教師承擔的工作量大,工作壓力也大,所以想回去。
想說一點的是在我們這是比較難的,這屬于調動工作,城里學校不放,鄉鎮也不愿意接受,人事部門一般也不批準。不知你們那里是否一樣?
我們這很多學校還要派老師去城里學校支援呢!
一、掙錢多
鄉鎮學校有一項“農村補貼”,每個月700多元。這樣一年下來就是近10000元,這在縣城學校里是沒有的。
10000元不是一個小數目,為了這10000元,多數老師愿意去鄉鎮教書。
據說以后,國家還要加大“農村補貼”,那么老師們就更愿意去鄉鎮學校了。
二、工作清閑
鄉鎮學校沒幾個學生了,10來名留守兒童,還不少是智障孩子,家長不抱“念成書”的希望,孩子長大就行。學校沒有升學的任務,只要“看”好這些孩子,不要出了安全事故即可。
至于上課,幾乎是可有可無的事。
10幾位、甚至20來個老師,“照看”著10來個孩子,大家輪換著上班,非常清閑,就像常年放假一般。
隨著農村人口越來越少,鄉鎮學校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少;那么,鄉鎮學校的老師將會更加清閑。
三、田園生活
鄉鎮學校都有大量的校田。老師們一邊自己動手,一邊請農民家長幫忙;種著綠色蔬菜、綠色農作物,吃著純天然、沒污染的綠色食品,呼吸著新鮮空氣;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仿佛活神仙一般,讓人好不羨慕!
過去是鄉鎮往縣城里調動難,難于上青天。有關系的且不說,沒關系的少說也得花錢3~5萬。
現在是縣城往鄉鎮調動難。
縣政府規定:縣城里的老師一律不準下調鄉鎮,只準鄉鎮的老師往縣城調——教不了書,可以看大門、管樓道。
上面所舉的例子,是塞外某縣的情況。南方人口多,可能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