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13 08:22:15作者:佚名
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bào),是人類的美德當(dāng)然需要堅(jiān)持了。
二十四孝:
虞舜孝感動天:
虞舜,早年喪母,父親老實(shí),繼母陷害他,他不但不嫉恨,反而對繼母更孝敬,對弟弟更友愛,使他們受到感化。舜在歷山務(wù)農(nóng)時,其孝感動天帝,使大象來替他耕田,鳥兒替他除草。堯帝知道了他的賢才,讓他做丞相,并傳位于他。舜后來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圣君。
郯子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郯國國君。父母年老患眼疾,郯子聽說鹿乳可以治好雙親的眼疾,便披著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親。獵人誤認(rèn)其為鹿,正要射他,他趕緊大叫,并將實(shí)情相告,獵人敬其孝心關(guān)于孝的故事,以鹿乳相贈,并護(hù)送郯子出山。
老萊戲彩娛親
老萊子,春秋楚國人。為了孝敬雙親,七十歲的他,常穿五色彩衣,學(xué)做孩子游戲。有時擔(dān)水進(jìn)屋,詐跌在地,學(xué)孩子哭,千方百計(jì)逗二老開心,。他的孝行感動了楚王,親往請其出山輔政,老萊子面對高官厚爵,毫不動心,婉言謝絕了楚王的聘請,陪雙親終老山野。
仲由為親負(fù)米
仲由,字子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生性至孝,家境貧寒,常以野菜為食。仲由為孝敬父母,常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供養(yǎng)父母。仲由父母去世后,他隨孔子周游列國時,在楚國面對美味佳肴,回憶起昔日生活之苦,思念其父母。
閔損單衣順母
閔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自幼喪母,后母給兩個親生兒子用棉花做衣服,給他用蘆花。一次,他為父親駕車,體寒手抖,車險(xiǎn)些失控,父親怒而鞭打,蘆花飛出。父親決定休掉后母,閔損卻哭著勸阻:“娘在只孩兒一人受凍,娘走了兩個弟弟衣單?!焙竽镏篮笊钍芨袆樱瑥拇舜缬H生。
劉恒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個兒子。生母薄太后患病三年,漢文帝處理完政務(wù)后,便陪在太后床邊,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服用的湯藥,親口嘗過后才讓母親服用。
江革行傭供母
后漢江革,早年喪父,為避戰(zhàn)亂,背著年邁的母親逃難。路遇強(qiáng)盜,欲殺江革,江革哭告,有老母無人奉養(yǎng),強(qiáng)盜感其孝,放其生還,江革背著母親最后在下邳定居下來。為了生活,他到一家人家當(dāng)傭人,供養(yǎng)老母。后來他又背著母親回到老家臨淄。母親有事外出,他必定親自駕車緩緩前行。
曾母嚙指心痛
曾參,字子興,又稱曾子,魯國武城人??鬃拥茏?。著有《大學(xué)》一書。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一天,他進(jìn)深山砍柴,家中來了客人,母親急盼兒歸,便咬了咬自己的手指,此時曾參忽感心痛,知是慈母呼喚,急忙背柴回家。真是母子連心。
虞蔡順拾椹供母
蔡順,字君仲,漢代汝南人。少年喪父,對母極孝。時遇王莽之亂,年歲饑荒,糧食缺乏。蔡順拾桑椹充饑,并以不同的容器分裝。一隊(duì)赤眉軍經(jīng)過,問他,他說:“黑甜的給母親,青的給自己吃?!背嗝架姺Q贊其孝順,贈牛腳一條關(guān)于孝的故事,白米二斗,讓他帶回家供養(yǎng)母親。
黃香扇枕溫席
黃香,字文強(qiáng),漢代江夏人,從小對父母孝順。9歲時,母親去世,哀痛至極,為母守孝三年。夏季天氣炎熱,其父因思念其母無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涼枕席。冬季天氣寒,他先用身體暖熱被褥,才讓父親上床休息?!包S香扇枕溫席”的故事就世代流傳下來。
陸績懷橘遺親
陸績,字公紀(jì),吳郡(今江蘇蘇州)人。他出身官宦世家,從小深懂忠義孝悌之道。6歲時隨父赴九江見袁術(shù)。袁術(shù)用紅橘招待他,他隨手拿了幾個裝在懷里。辭別彎腰作揖時,紅橘從懷中滾落在地,袁術(shù)笑他:“你是我的貴客,怎么還偷柑橘呢?”陸績答道:“我是想拿回去給母親嘗個新鮮?!痹g(shù)聽后深感他將來定是不同凡響的人物。“陸績懷橘遺親”的事跡廣為流傳。
打虎救父
楊香,晉朝楊豐的女兒,14歲那年,隨父去田間收割稻子,突然一頭斑斕猛虎躍出,將其父撲倒在地。楊香聽到父親的叫聲,一個箭步跨上前,躍上虎背掄起拳頭,對著虎頭砸下去,后又將老虎的嘴按在坑里。老虎因無法呼吸,倒地而死。楊香不畏猛虎,“打虎救父”的故事成了膾炙人口的佳話。
吳猛恣蚊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年僅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shí)在沒有辦法了,突然想到: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于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
乳姑奉親不怠
唐夫人非常孝順,待婆婆極好。她的婆婆長孫夫人老了,牙齒脫落,不能咀嚼食物,她就用自己的奶喂婆婆。婆婆病了,唐夫人更是衣不解帶,日夜侍候在婆婆身邊,煎湯喂藥,小心看護(hù)。婆婆感動地說:“我沒什么能報(bào)答你的,但愿你的兒子、媳婦都會像你一樣孝順?!?/p>
壽昌棄官尋母
朱壽昌,宋朝人。七歲時,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外出嫁人,母子不相見已五十余年。宋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為了尋母親,他棄官前往陜西,發(fā)誓不見母親永不返回鄉(xiāng)。終于在同州(今山西大荔)找到母親,歡聚而歸。
庭堅(jiān)滌穢事親
宋朝黃庭堅(jiān),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極其孝順,雖然任高官,對母親的生活仍照顧得體貼入微。因母親愛干凈,他每夜必親自為母親洗涮便桶,以安母心,沒有一刻放棄盡兒子的孝道
2023-01-12 21:16
2023-01-12 21:05
2023-01-12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