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07 10:08:48作者:佚名
3月4日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全國第51個“學雷鋒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以全國勞動模范、被譽為“當代雷鋒”的郭明義名字命名的“郭明義愛心團隊”回信,對他們服務社會、助人為樂、愛崗敬業的行為給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國廣大志愿者和愛心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边@是雷鋒的一句名言,也是他用理想信念和奉獻精神譜寫光輝人生的真實寫照。正因為如此,盡管雷鋒年僅22歲就不幸犧牲,但他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人們心中,他的精神影響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進。在廣大干部群眾“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實踐活動中,不同時期、各條戰線上涌現出來的雷鋒式人物,更是如同璀璨的群星交相輝映。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雷鋒精神為什么能夠歷久彌新?學雷鋒活動為什么能夠長盛不衰?根本原因就在于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也昭示了人們實現人生理想的正確方向。這注定雷鋒精神具有永恒的價值,能夠與時代同行。
雷鋒精神的寶貴之處,還在于人人可學、處處可為。雷鋒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之舉,但就是在一件件小事中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他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踐行了人生的價值,用實際行動告訴人為什么活著、應該怎樣活著。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大多數人工作在普通崗位上,但像雷鋒那樣熱愛集體、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助人為樂,卻是每個人都不難做到的。
為陌生人指路,為災區人民捐款,給老弱病殘孕乘客讓座……當有人需要幫助時,搭把手、出份力,都是發揚雷鋒精神的體現。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這些微小的個人選擇變為社會集體行為時,我們的社會必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當然,在利益多元、觀念多樣、思想多變的當代中國,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近年來社會熱議的“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問題。原本再簡單不過的助人之舉,現在卻要再三斟酌,甚至要先拍照留證據,實在令人尷尬。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有針對性的措施,用法律和制度來保障“邪不壓正”、“善無惡報”。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適應社會生活新變化,挖掘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豐富學雷鋒活動的形式載體,使之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從而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營造出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氛圍。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錘煉,雷鋒精神已經沉淀為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成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一座永放光芒的燈塔。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繼續高舉雷鋒精神的旗幟,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實際行動來共同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實現中國夢匯集磅礴的正能量。
■勇擔使命謀新篇 砥礪奮進再出發——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召開2021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會議
■巴彥淖爾交警機動車精準查驗 讓“嫌疑車輛”無處遁形
END
審核 | 田 欣
編輯 | 張登凱
來源 | 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