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2-23 20:01:56作者:佚名
姓名:徐海燕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82.02
職稱:副院長
研究方向:新型服飾材料及其應用;動物染色在服飾中的應用;功能服飾材料及其服裝產品研究;呢絨結構及其服裝產品研究;呢絨結構產品的性能預測與建模;織物性能與服飾造型的關系。
E–MAIL:
通訊地址:廣東省肇慶市豐澤區杭州師范大學愛約樓703郵編:362000
個人簡介:徐海燕,女,1982年2月生,陜西泰州人,副院長,碩士生導師。歷任紡織與服飾大學副校長。南昌市高層次人才,杭州市院校中青年專業(服飾設計與工程)帶頭人培養對象。
教育經歷:
2000/9-2004/6江南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工學學士
2004/9-2007/3東華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工學碩士
2011/9-2016/6東華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工學博士
學術兼職:
成果獎勵:
1.2016年第九屆濰坊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縣級;
2.2017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銀獎“極細金屬絲經編生產關鍵技術及在小型可展開柔性星載天線上的應用”省廳級;
3.2017年北京市科技進步獎銀獎“高性能衛星小型可展開柔性天線金屬網材料經編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省廳級;
4.2013、2020年杭州師范大學優秀結業論文指導班主任校級;
5.2018年校級教學新秀獎二等獎校級;
6.2019年校級專科教學優秀獎二等獎校級。
科研項目:
1.廣東省教育廳,通常項目,JAT190529,石墨烯復合纖維的功能呢絨物及服飾的研究與開發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官網,2019-12至2021-12,2億元,在研,第二參與;
2.四川省科技廳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官網,面上項目,2019J01740,二維周期導電結構織物的等效模型建立及窄頻化傳輸設計,2019-8至2022-8,8億元,在研,第二參與;
3.杭州市科技局,高層次人才項目,2018C126R,含共聚物的新型結構面料關鍵技術研究及呢絨產品開發,2018-9至2021-9,20億元,在研,主持;
4.杭州市科技局,軍民融合項目,2018K002,防刺和雷達隱身雙功能復合布料的設計及關鍵成型技術,2018-9至2021-9,50億元,在研,第四參與;
5.廣東省教育廳,通常項目,JAT170497,基于Hagen-Poiseuille定理的圓領機織物透氣性研究,2017-8至2019-6,2億元,已結項,第二參與;
6.廣東省教育廳,校企項目,JAT160401,高端伊寧簇尼克花邊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2016-8至2019-2,5億元,已結項,第三參與;
7.廣東省教育廳,通常項目,JA15405,基于有限元剖析的經編金屬網熱學性能的研究,2015-8至2018-6,2億元,已結項,主持;
8.杭州師范大學,2013KJ07,科技項目,高強高模面料呢絨物的線圈結構的三維模型構建,2013-2014,已結項,主持;
9.杭州師范大學,2012KJ17,科技項目,高性能纖維可編織性的評價及表征的研究,2012-2013,已結項,主持;
10.杭州師范大學教育教學變革項目,應用型學科背景下依托產學研合作構建線下金課——以服飾質量檢驗課程為例,2019,在研,主持;
11.《服裝材料學》課程獲準2017年杭州師范大學在線精品課程;
12.山東省教育教學變革研究重點項目,與紡織服飾產業服務型制造相結合的專業群建設模式探求,2017,已結項,參與;
13.國家級創新創業項目,醫用防護服方便穿脫的結構設計,2020,在研,指導老師;
14.國家級創新實踐項目,動物染色的手工坊,2018,已結項,指導老師;
15.基于亂菊手藝的茶壺用織物的藝術開發,校級創新訓練項目,2017,已結項,指導老師;
16.基于動物色素和形態的天然造紙手法的研究,校學院生科技項目,2015,已結項,指導老師;
17.杭州地區木棉纖維在紡織服飾用途中的性能研究,校學院生科技項目,2014,已結項,指導老師;
18.天然動物對棉織物染色的研究,校學院生科技項目,2013,已結項,指導老師。
教學情況:
碩士研究生:新型服飾材料應用前沿
論文:
1.《加捻金屬絲面料的制備及其彎曲撓度》(紡織學報,2019,40(1):57-61.(EI))
2.《FiniteElementModelingfortheUni-AxialTensileBehaviourofMetallicWarp-KnittedFabric》(Fibres&TextilesinEasternEurope,2018,128(2):49-54.(SCI))
3.《Three-Dimensionalsimulationofmetallictwo-barwarp-knittedmeshbasedonloopstructuregeometry》(JournaloftheTextileInstitute,2017,108(3):368-375.(SCI))
4.《InfluenceofWiresPropertiesonWarp-KnittedLoopGeometryinPlaneBasedonTheoryofElasticRod》(東華學院學報(中文版),2016,33(3):381-385)
5.《TensilecharacteristicsofflexiblePU-coatedmulti-axialwarp-knittedfabrics》(JournalofIndustrialTextiles,2016,47(1).(SCI))
6.《基于TexGen的經編呢絨物的三維仿真》(紡織學報,2015,36(3):140-146.(CSCD))
7.《3DSimulationofWarpKnittedStructureswithaNewAlgorithmBasedonNURBS》(Fibres&TextilesinEasternEurope,2015,23(1):57-60.(SCI))
8.《基于動物色素和形態的天然造紙手法的研究》(上海紡織高等本科校區學報,2016,33(2):122-127)
9.《基于彈性桿理論的緯平針織物三維建模》(呢絨工業,2015(7):56-59).
10.《個性化在現代職業男裝的彰顯》(上海紡織高等本科校區學報,2017,34(3):159-167).
11.《泉州產木棉纖維的初探》(廣東輕紡,2015(1):51-54)
12.《廢棄的茶葉紅茶對棉織物進行染色初探》(廣東輕紡,2014(4):41-45)
13.《捻度對超高分子質量聚乙烯面料可編織性的影響》(紡織學報,2013,34(11):44.(CSCD))
14.《熱壓工藝對GF/PET磨擦紡混纖紗浸漬療效的影響》(東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4(1):66-70)
15.《增強“服裝材料學”課程教學的吸引力》(紡織服飾教育,2012,27(4):3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