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6 20:33:54作者:佚名
學生群體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積極會同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深化體育教學一體化,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完善人格,錘煉意志,形成意識。分為有意識的鍛煉和獨立的鍛煉。學校必須設體育課,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月3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趙辰新,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歐曉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司長、教育部體育健康與藝術教育司司長郝鳳林,中華全國聯合會財務司司長李英民工會組織介紹了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教育部體育健康藝術教育司司長郝鳳林表示,學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部積極會同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深化體育教學一體化,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人格,錘煉意志,形成自覺鍛煉、自主鍛煉的意識,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育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進體育教學改革,讓學生熱愛運動。
一是明確理念,深化改革。 圍繞教學、勤練、經常比賽的體育教學改革理念,不斷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推進一校一品、一品建設。一校多產品,讓每個學生掌握1到2項受用一生的運動技能。
二是保證上課時間,提高底線。 嚴格政策標準和教育監管,強化體育課程開設的剛性要求,嚴禁減少或擠壓體育課時間。 鼓勵基礎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鼓勵大學和科研院所將體育課程納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課程體系。
三是優化課程,提高質量。 注重小學、初中、小學銜接,著力提高學生核心能力,圍繞課程目標和體育賽事特點,精選教材,豐富教學資源,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二是夯實基礎,保障條件,讓學生有條件開展體育活動。
一是配備雄厚的體育師資力量。 指導各地多措并舉解決中小學體育師資短缺問題。 截至2020年,我國基礎教育體育教師總數已超過70萬人,比2015年增加14.8萬人,增長26.2%。 推動建立聘請優秀退役運動員擔任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制度。 實施體育滲透行動計劃和體育教育志愿者支教計劃。
二是完善場館建設和設備。 指導地方政府加大學校體育設施建設。 截至2020年貝語網校,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體育場地(館)面積達標率為92.8%,體育器材器材達標率為96.8%。
三是構建一體化發展格局,為學生開展體育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2020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 同年,教育部會同體育總局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體教融合的理念、目標和實施路徑。學校體育與體育教學相結合。
此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為廣大青少年帶去更多全民健身資源,鞏固全民健身資源。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群眾基礎。 目前,“首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首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等標志性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會同體育總局等部門深入實施青少年體育促進計劃,深化學校體育改革,提高青少年體育素質。體育競賽和人才培養體系,積極弘揚中華傳統體育學校必須設體育課,陶冶道德情操。 智力、體質、藝術、勞動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