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16 14:37:45作者:佚名
曹縣有一個村落——孔道口西村網校頭條,這里是中國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后裔太師椅最早使用于哪個朝代,圣人的思想和道德在這個村落一代代傳承下來太師椅最早使用于哪個朝代,形成了傳統的風俗習慣。
進入這個充滿儒家思想的小村落最便捷的門戶,是山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展示示范點——曹縣鄭莊街道辦事處孔溪村鄉村記憶博物館。
2017年5月,山東省文化廳公布全省首批縣級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十百千”示范點,曹縣鄭莊街道辦事處孔溪村鄉村記憶博物館榜上有名。
孔道口村的歷史
孔道口村村民大多為孔子后裔,曹縣其他姓氏的先民,多為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時)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老屋窩遷入??椎揽诖蹇资舷让裨缭谔拼突钴S于曹縣,元代定居曹縣,明初建村建村,比其他姓氏早了好幾個朝代。
孔子是我國最早的教育家、思想家,被尊為“千古之師”??资霞易鍤v代文人大多重教重教。建國時期的20世紀50年代,孔道口學校、小學培養了不下200名國家急需的人才,其貢獻是我縣其他村子無法比擬的。以“祠堂”、“北老林”為代表的孝道文化,以“大弦子戲”、“象棋班”、“獅子會”為代表的戲曲文化,書畫文化、飲食文化、杏林文化構成了孔道口村的社會文明。
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在孔道口犯下了“八人慘案”,屠殺的本質是民族矛盾和侵略與反侵略之間不可調和的仇恨積累的結果;共產黨著名抗日干部李榮村也曾在這個村子避難。
在民族正義方面,孔道口村民表現出了民族仇視、民族抗爭的精神??v觀幾百年的村莊歷史,特別是近百年的滄桑,凝聚和塑造了“忠、孝、信、教、寬、和”的孔道口村莊精神。
走進孔溪村記憶博物館
鄉村記憶館原址為孔祠,為一棟兩層四合院,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平方米。
“曹縣鄭莊街道辦事處孔道口西村鄉村記憶博物館”銅牌被縣文化部門命名。
“德行滿村”橫匾是曹縣著名書法家趙占斌先生為該宅主人孔慶思先生所書。
“富貴有德之士之家,文質彬彬之圣人子孫之家”這副對聯,是原青島市黃島區檢察院院長、著名全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楊成才先生所書,取材于曲阜孔府門前的對聯。寓意名士賢士應為百姓開創安樂,百姓應相互敬重,共同維護榮譽,用圣人的文化知識和思想道德品質來規范人們的行為。同時也表明,這個院落是孔子后裔的家。門樓小巧玲瓏,十分典雅,確實具有儒家風格。
一樓是還原的老生活場景,正廳懸掛著“厚德堂”的匾額,屋內按照老生活布置,有師傅椅、八仙桌、老案、老照片、燭臺、帶有濃郁地方文化氣息的民俗文物,每一件物品都記錄著老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樓主要是主人的客廳,體現了家譜、古書、主人生前好友所寫的贊詞、書法文化等幾方面的儒家文化。
東、西輔房以圖片、實物等形式展現了孔溪村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主要有主人當年使用過的男耕女織的器物、“大弦子戲”、“樂工”、“舞獅”等民間藝術文化實物,以及主人當年勞動、生活的歷史照片等,成為承載村民生活史、進行鄉愁懷念和文化傳承的精神家園。
二樓主要陳列業主珍藏的古代字畫,東室主要陳列濟南、青島等地現任全國書協會員的作品,西室陳列我縣著名書畫家的作品,最西、最東兩室主要陳列我縣現任省級會員的書畫,陳列有孔氏后裔收藏的明清、民國時期字畫近百幅,以及近代曹縣國家級、省級書畫家的作品。
一百多年來,孔道口村的賢士、文人在不同歷史時期,為了村民的平安幸福,做出了不懈的親身努力,以孔先禮、孔先林、孔先思、孔慶文為代表的歷任鄉長,為官清廉,政績卓著,抵御匪患,保護百姓,體現了集體主義的當官精神。
革命烈士孔慶嘉,雖然出身富裕家庭,卻毅然拋棄地主階級投身革命,26歲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犧牲。土改時期,農民協會主席孔繁勤被村民譽為“老毛二世”。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繼承和發揚革命先烈遺志的印記。20世紀60年代,以支部書記孔慶思為代表的黨員干部艱苦創業、振興經濟,使孔道口村成為全縣農業戰線上的一顆明珠。
該博物館的建立,是集檔案文化、歷史遺產、旅游資源于一體的教育基地,以記憶博物館活生生、形象生動的記錄,展現鄉村的發展軌跡、文化傳統、非物質文化,對保護鄉村歷史資料、更好地挖掘和展示鄉村深厚的文化底蘊、保護傳承傳統文化、發展鄉村旅游等都能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