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13 08:17:49作者:佚名
牡丹自古以來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富貴、吉祥、繁榮的象征。他們也成為文人墨客的靈感源泉,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國色天香,花開時動京城。”劉禹錫在他的《牡丹賞析》中盛贊牡丹的優美姿態和清雅品質,成為后世歌頌的經典之作。
歐陽修在他的《洛陽牡丹》中曾說過:“天下真花,唯有牡丹”。他認為只有牡丹才能稱為“花”,對牡丹給予了高度評價。
【1】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的牡丹妖沒有氣節,池上的芙蓉卻純潔無情。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國色天香,一開就動京城。
院前的牡丹雖妖嬈美麗,但缺乏雅致;池塘里的荷花雖然清新脫俗,但卻缺乏動人的情感。
唯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國佳麗。每當它綻放時,整個京城都熱鬧非凡,無數人前來觀賞,一睹它的輝煌。
這是一首歌頌牡丹的佳作。牡丹花開得繁茂,美麗,芬芳。他們一直受到世人的喜愛。自唐代以來,人們就有觀賞牡丹的習俗。
全詩語言優美,形象生動,寓意深刻。以牡丹和荷花來襯托牡丹的高規格和情感之美,寓意牡丹有四種品質:妖媚、純潔、品格、情感。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國色天香,一開就動京城。”這已成為千古流傳的經典名言。
【2】
紅牡丹
唐王偉
綠色悠然靜謐,紅色淡雅深沉。
花心悲傷欲死,而春色不知心。
鮮綠枝葉簇擁下,紅牡丹淡雅靜謐,紅色花瓣深淺不一,錯落有致。
在面臨凋零的那一刻,牡丹花心碎了。這美麗的風景能懂牡丹的心思嗎?
王維,唐代文學家、畫家,被譽為“詩佛”。其詩以山水田園為題材,風格清新,意境深邃。
全詩構思巧妙贊美牡丹花的經典詩句,含蓄含蓄。前兩句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牡丹盛開的春景,嬌艷迷人的身段,像一位優雅恬靜的少女;后兩句以花喻人,描寫牡丹即將凋謝時的悲傷,比喻歲月的流逝。逝去,而沒有認識到他的才華,讓人回味無窮。
【3】
牡丹頌
宋代邵雍
牡丹是花中最香的,但其中有一位王。
四色變成百色,各種顏色,各種香味。
牡丹以其高雅的氣質,成為百花中的佼佼者,更何況是牡丹之王。
牡丹花色千變萬化,營造出百花齊放的美麗景象,每一朵都散發著獨特的芳香。
邵雍,字耀甫,北宋理學家、數學家、詩人。他是“北宋五子”之一。其詩風樸素明快,深邃樸素,充滿強烈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這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把牡丹描寫得惟妙惟肖。 《觀群芳》凸顯了牡丹的美麗與高雅。
牡丹花造型華貴,花香濃郁,色彩豐富。每種顏色都有獨特的魅力和氣質,多種顏色交織在一起,使牡丹花魅力無窮,被譽為“花中之王”。
邵雍在《洛陽春歌》詩中用“牡丹花開,滿城歡樂”來形容牡丹花開,人們蜂擁而至的情景。
【4】
牡丹
唐旭寧
誰不愛牡丹呢?他們在城市里如此美麗。
疑似洛川女神之作,嬌艷欲裂朝霞。
天下誰不喜歡牡丹呢?暮春時節,百花凋零,它接管了這座城市的美麗和繁榮。
美麗的牡丹就像翩翩起舞的洛川女神,千姿百態,在朝霞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嬌艷迷人。
洛川女神,又稱“洛神女”。相傳她是羋(福)喜的女兒,名叫羋妃,在洛水溺水身亡,成為神女。
曹植在《洛神頌》中盛贊洛神說:“她風姿綽約,如驚巨人,婀娜如游龍,明齒明目。”
牡丹自古就是花中之王,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愛。詩中將牡丹比作傳說中的洛神,描繪了牡丹的美麗。讀這首詩,你感覺自己置身于花海中,花香甜美清新,花兒是那么嬌艷美麗。
【5】
牡丹頌
宋·陳玉儀
自從胡臣入了函關,伊洛之路已經漫長了十年。
隆中客客青墩河畔,獨立東風中看牡丹。
自從金人侵入中原,我住在青墩河畔,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十年春秋。回首故鄉洛陽,路漫漫其修遠兮,回程遙遠。
時間讓我變得太老了。青墩河畔盛開的牡丹讓我想起了洛陽。我只能獨自站在春風中賞牡丹。
陳與義是洛陽人。 1136年,陳與義因病退休。他雖身居桐鄉,仍心系國家大事。牡丹盛開之際,詩人被此景所感動,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這首詩借物抒發感情。言語短小精悍貝語網校,寓意深刻。詩人獨自在牡丹前,感慨萬千。悲傷、催人淚下的畫面出現在紙上,表達了國家興衰之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成為強烈的畫外音。
【6】
牡丹頌
宋王樸
棗花雖小也能結果,桑葉雖軟也能吐絲。
看到牡丹大如斗,可笑,卻一事無成,是空枝子。
小棗花雖然不起眼,但到了秋天卻能結出豐碩的果實。桑葉雖軟,卻能養蠶、吐絲。
可笑的是,牡丹雖然大如水桶,外表光彩奪目,卻沒有實際用途。花謝時,只剩空枝。
王溥,北宋藏書家、歷史學家。歷任兩代四朝宰相,包括后周太祖、周世宗、周恭帝、宋太祖。
牡丹色彩鮮艷,雍容華貴,自古以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這首詩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詩人違背了人們歌頌牡丹的心態。他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將牡丹與棗花、桑葉進行比較,強調實用價值與外在美的不同視角。
【7】
牡丹
唐·李商隱
錦簾先給韋夫人卷好了,繡花被還蓋在額君頭上。
玉佩低手隨意翻轉,郁金香裙腰舞動。
石家燭未曾斷,薰命香爐熏。
我是夢中傳承的彩筆,想寫下花葉,寄到清晨的云端。
這首賦物詩構思巧妙,以人擬物,一句一句,描繪了牡丹的嬌艷與美麗。
全詩用了六個典故:韋夫人、月娥君、舞妓、石家燒蠟、荀陵、江雁夢碧、朝云。表現了牡丹的雍容華貴、芬芳馥郁、色澤鮮艷,暗暗贊嘆著美麗。表達了對所愛之人的喜愛和思念,讓人讀后回味無窮。
牡丹的美麗,就像剛剛卷起的簾子,露出了韋夫人的容顏;就像錦繡被子包裹著岳鄂君的雍容。牡丹隨風搖曳贊美牡丹花的經典詩句,仿佛垂手起舞,而玉佩隨意翻轉,又仿佛穿著郁金香裙翩翩起舞。
牡丹燃燒得明亮,不僅像石崇的蠟燭,不用剪斷,而且像荀陵的香爐,香氣撲鼻。
我夢見了那支彩筆,我想在花和葉上刻下美麗的文字,送給我想念的人。
【8】
牡丹
唐雪濤
春暖花開,暮春來臨,紅紙淚濕,怨別別。
我常常害怕他們會和武俠分開。為什么又出現了武陵時期呢?
每次表達愛意時,我們都應該不言而喻。
只想深夜睡在欄桿邊的席子上,一起說相思。
去年春末,牡丹枯萎了。我的淚水打濕了深紅色的紙,滿懷怨恨地告別了牡丹。
我時常擔心,這樣的分離會像楚湘王與巫山女神的夢中幽會一樣。一旦分手,就很難再見面了。為什么我們又會像那個武陵人一樣重逢?
牡丹花散發著淡淡的清香,訴說著她的心情。雖然我們不說話,但我們的心是相連的。
我只想在花籬旁放一塊枕墊,以便在夜深人靜時與他傾訴無盡的相思。
這是薛濤告別元稹時寫下的。薛濤將牡丹擬人化,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戀愛中的心上人,表達了兩個人久別重逢的怨恨、不期而遇的喜悅、彼此的親密了解、對彼此的深情思念。
全詩文筆細膩,情感跌宕起伏,讀后魅力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