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6-24 14:12:26作者:admin2
2月28日,央視《中國電影報道》節目在微博上發布了一段視頻,標題叫《章子怡談“天價片酬”與“流量小生論”:專注業務,分清主次》。當時剛剛走出會議大廳的章子怡回答了記者關于流量演員、天價片酬以及對《流浪地球》的看法。
誰料,這則視頻竟然被某些自媒體截圖,并篡改采訪內容,改成了記者問“最近有和冰冰聯系嗎?”、“我指的是范冰冰”這種無中生有的問題,并且還配上了章子怡的表情表示尷尬。
這件事立刻引起了央視的重視,不僅在微博發文斥責,并且還在《中國電影報道》節目中專門發布了嚴正聲明。聲明中稱該行為“嚴重損害了《中國電影報道》國家主流媒體的信譽,在此我們強烈譴責這種違背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對造成的嚴重不良影響,我們將追查源頭,并通過法律途徑追究其責任。”并呼吁網友抵制這種行為。
近些年某些自媒體只顧流量至上,為了吸引眼球不擇手段,甚至不惜像這樣“看圖說話”,睜眼說瞎話,完全都是在欺騙觀眾。短時間內可能會得到流量,但長遠來看是飲鴆止渴。表面上這是唯利是圖的做法,但往大了說更是影響到了公眾人物和媒體的名譽,此事非同小可,央視的這番舉動也是在維護其信譽。
其實這件事主要是在于它剽竊篡改的是央視的節目,而該節目是國字號的娛樂媒體,這家無良自媒體正好就撞在了槍口上。而就在前不久,央視的《焦點訪談》還專門調查了流量數據造假的問題,這下連同這件事,自媒體亂象將會成為下一步集中整頓的對象。這對于我們老百姓來是好事一樁,免得我們再被這樣的假新聞上當受騙。
新聞的的三個特點:真實性、準確性、時效性。
1、因為有競爭,有不同的媒體工作人員,不同的人對原則底線的認知不一樣,便會出現無良媒體從業者和媒體平臺。
惡意篡改新聞內容,博流量,博眼球,惡意競爭。
導致缺失準確性、真實性。
2、互聯網時代的行業規范、道德規范、制度、懲罰,都不完善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