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22 08:00:20作者:佚名
(原夢園自學新概念英語)
她告訴我們,英語是短板但又是考研必需,所以她連續700多天背單詞,有空閑就找網課學習,有針對性的補弱。“我考研沒有什么技巧,用的都是笨方法,取巧只能用一時,長期都會失效。”原夢園如是說道。
(攝于復旦大學教室)
“時光容易把人拋”,為了留出更多的時間,原夢園總是慢跑著擠地鐵上下班,“我總感覺時間緊迫,但身體健康也很重要,這樣鍛煉、學習可以兩不誤。”她所報考的專業除了政治和英語,還有兩門漢語專業課程,而文學素養的提高盡在她隨身攜帶的紙筆和書本之間了。在工作閑暇之余,原夢園都會捧上一本書來閱讀,或是鐵凝的精選集、或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亦或者是汪曾祺的小說集,散文隨筆皆有感而發,連朋友圈里文字都清新雅致,饒有風味。
▎ 在生活里平衡,陶情適性
“ 圓夢的道路無論多艱險,路的盡頭一定是夢圓。”
純粹的人一定擁有一顆純粹的心靈。閑來分享巴金的《隨想錄》,去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看場音樂劇,又或是為曾游過的巴黎圣母院突遭橫禍而感懷 ......豐富的生活和廣博的視野讓她的人生更加充實盈滿。甚至連太極拳、舞刀、耍劍等她都略知一二,誠如《羅馬假日》里說的:“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而她,恰好兩者并肩前行。
(原夢園在課余時間觀看演出)
“關于學生考研的心態信陽師范學院怎么樣,我特別能感受,都是20出頭的孩子,經歷沒有那么豐富,在學業壓力面前,不免焦慮。”當我們問及對考研學子的建議時,原夢園暖心的說:“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就像跑馬拉松,是長期堅持的結果,努力和回報成正比,保持節奏就好,不要太緊張。”這是她考研成功的感觸,亦是她對廣大考研學子的期望。
“圓夢的道路無論多艱險,路的盡頭一定是夢圓。”秉承著這樣的信念,廣西大學不過是原夢園的又一個起點。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我們學習的過程就像是
一直在追趕的過程
生命不止,追趕不止,學習亦不會止
她用自己親身的學習經驗
告訴我們每一個人
學而不止的意義,不在于抵達
而在于遠方
▼
以夢為馬,莫負韶華。從開始的陪讀媽媽,到如今的廣西大學碩士,不僅僅源自她對兒子深切的愛,也有她對夢想追逐的執著。充滿魅力的原夢園,前方,她將漸行漸遠,走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