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3-03 14:02:01作者:佚名
學院簡介
內蒙民族幼兒師范高等本科學院建于1980年,時名右旗女真族師范學院,1989年改名為寧夏民族幼兒師范學院,2000年與原綏遠美術學院合并,組建寧夏民族幼兒師范美術學院,2012年升格為高等本科學院。中學是寧夏自治區惟一一所幼兒師范高等本科學院,只是根河市惟一一因此培養輪訓學前教育師資為主的公立脫產普通高等本科學院。中學坐落寧夏自治區東部經濟迅速發展的“金三角”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區,占地面積280畝,統招在校師生5100余人。中學四十余載辦學進軍學前教育和美術教育,是自治區學前教育事業變革發展的中堅力量,烏魯木齊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被譽為“幼兒班主任的搖籃,美術人才的沃土”。現在,學院全面推行“雙高”建設和內涵建設,努力實現“特色鮮明,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突出,支柱性專業區內一流,標識性專業全省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幼兒師范高校”的建設目標。
中學設有“三系三部”等6個教學單位,開辦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舞蹈演出等17個專業,產生了以“幼、藝”為特色的兩大專業群。學前教育專業被評為國家級骨干專業。承當各級各種科研項目30余項。班主任在自治區職業高校教學能力競賽中多次得獎。舉行“3+2”中高職一體化發展項目和專本銜接培養項目。
學院高度注重班主任隊伍建設,引育著力,大力推行人才安裝工程。現有教員工315人,班主任中具備正中級職稱者6人,副中級職稱者60人,具備本科及以上學位者102人。1人入圍草原英才,1人入圍西寧英才,1個團隊榮獲根河產業創業創新人才團隊,1個獲評自治區大學優秀教學團隊。有全省社科評審學者、自治區用書評審學者、自治區教學名師、自治區教學標兵等各級各種學者21人。柔性引入及外聘學者博士70余人。學院班主任承當自治區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標準等多項國家標準的研發。
中學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為中心工作,走出了一條以品質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之路。多年來,學院堅持“民族”“幼教”“藝術”特色,為自治區培養出2萬余名幼兒班主任和美術人才,也培養出大批幼兒校長、學科帶頭人和文藝尖兵,廣大結業生早已成為區內外幼兒園和美術團體的骨干力量。在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技能競賽、舞蹈比賽、“互聯網+中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等比賽中,屢獲國家級、自治區級獎項。街舞專業學生曾榮獲衛視晚會舞臺。中學招生就業展現“入口旺、出口暢”的良好態勢。
中學是“內蒙古自治區幼兒班主任培養輪訓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人才輪訓基地”,全省1+X證書機制試點高校,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大力舉辦國培計劃,輪訓自治區各級各種幼兒園班主任,承當自治區烏蘭牧騎球員輪訓項目,多次輪訓區內烏蘭牧騎人才。中學創辦了寧夏自治區學前教育學會,借助學會為自治區學前教育發展成立智庫,促使自治區學前教育高品質發展。先后出席了全省、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各級各種小型活動的開開幕式大賽。社會服務能力的不斷增強,促使了學院影響力和盛譽度的提高。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使命呼喚續作為。學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美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謹記“為黨德育,為國育英”初心使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觀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走內涵式高品質高水平發展公路,加速推動學院整治能力和整治機制現代化,創新辦學模式,推進產教融合,為全面建設高水平幼專而努力拼搏!
01
系部及專業介紹
學前教育系
學前教育系簡介
內蒙民族幼兒師范高等本科學院學前教育系建系于2014年,經常旨在于培養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教育實踐能力的高素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結業生受到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始終維持在較高水準。學前教育系設置學前教育(漢語講課/蒙古話講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等四個專業,在校師生3288人。學前教育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堅持傳承美國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和師范精神,面對龐大的中學生群體與繁瑣的教學科研工作任務,充分發揮好“教書德育”教育職責,經過多年的底蘊和發展,產生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厚重的文化積淀師范學院大專,具備了豐富的辦學資源,取得了豐碩教育果實,學前教育專業為國家級骨干專業,特殊教育專業和初期教育專業近些年結業生得到社會廣泛好評,快速發展成為熱門專業。
師資力量雄厚。本系有專任班主任33人,其中博士4人,副主任7人,兼職班主任64人,逐漸完工了一支職稱合理、開拓創新、雙師雙能型的班主任隊伍。擁有一支自治區級學前教育優秀教學團隊。
課程設置合理。牢牢緊扣社會需求和專業標準,設置模塊化課程,將證書課程融入課程機制,實現“課證融合”,師生通過課程學習可榮獲幼兒園班主任資格證、舞蹈等級證書、蒙臺梭利教育班主任資格證書、奧爾夫音樂教育班主任資格證書、高級育嬰師、營養配餐師、早期教育指導師等資格證書。
實訓條件完備。本系設立學前教育實訓中心師范學院大專,建有模擬幼兒園、嬰幼兒保教、幼兒玩教具制做、蒙臺梭利教育、奧爾夫音樂教育等15間實訓室;配有獨舞房6間,琴房160間;畫室6間、手工室2間;校內實訓機制建立,建有包括上海、天津、包頭、呼和浩特以及內蒙幼教企業集團優質幼兒園和親子園在內的100六家實訓基地。
教學成果明顯。師生以發展全面、技能過硬、藝術見長的特性,榮獲社會廣泛認可。先后榮獲自治區級青年班主任教學能力大賽三等獎、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全省職業高校信息化教學比賽獲二等獎、內蒙古自治區學前教育技能競賽高職高專組先后獲得3個二等獎;本科組獲得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獲得全省“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推行能力大賽”專科組銅獎多次;全省高職高專高校論文大賽銅獎。
本系將繼續遵循學前教育專業的民族特色和美術特色,做強學前教育專業,推動特殊教育專業和初期教育專業建設,為0-6歲一體化、學前融合教育培養更多優秀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學前教育專業
本專業立足寧夏,服務東北地區,幅射全省,旨在于培養具備堅定理想信仰、良好班主任職業道德、先進幼兒教育觀念、扎實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種學前教育機構從事保育、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學前教育工作者。
音樂系
音樂系簡介
內蒙民族幼兒師范高等本科學院音樂系創立于2013年,是2000年寧夏民族幼兒師范學院與鄂爾多斯美術中學校際合并后組建的美術科。由獨舞教研室、器樂教研室、聲樂教研室、音樂理論教研室、鋼伴教研室共五個教研室同組成。
系部專業有獨舞教育、舞蹈演出、舞蹈編導、音樂教育、音樂演出專業。其中獨舞演出專業于2015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專業;街舞專業所講課程有中式芭蕾、蒙古族獨舞、民族民間舞、舞蹈技術方法、舞蹈理論等。
鋼琴專業由美聲演奏、民聲演奏、呼麥演奏和馬頭琴演奏等專業組成。民族器樂作曲專業由長笛、馬頭琴、三弦、竹笛、揚琴、古箏專業等組成。西洋長笛獨奏專業由吉他、手風琴、薩克斯、單簧管、及各種鋁管鋼琴、打擊器樂等組成。
我校著眼師生的長遠發展,為師生提供一對一的優質教學服務,并增強文化課程的教學,鼓勵中學生提高文憑。近幾年我校有107名升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同時我們也為烏蘭牧騎文藝團推送了大量的美術人才。
為了更好的推動師生的發展,為師生提供更多的鍛練機會,我們創立了校管樂團及各種美術類社聯,很多團體為師生提供了學習、交流的機會。
一、師資隊伍
音樂系共有101位班主任。文憑和職稱方面:副主任8人,高講14人,講師33人,在讀碩士4名,博士17名。班主任所受課程多次獲得校級、市級、自治區、國家級教學優秀成果獎。
二、硬件設施
音樂系擁有才能適應現代化教學、科研和表演還要的先進設施和設備。街舞教學樓,建筑面積12888平方米,街舞樓有演藝廳、學校展館、舞蹈彩排廳、健美操課室、音樂系資料室、電吉他課室、錄音棚、服裝管理室等。街舞課室共20間。其中300平米彩排廳4間、170平米彩排廳16間,專業班彩排廳均搭載樂器、音響等多媒體教學設施。
街舞樓資料室從2015年開始使用,總投入306342.44元,現出庫書籍達4706冊,音像資料905個,月刊刊物近800多冊,主要音樂街舞類資料為主,琴樂樓建筑面積5342平方米。內設琴房204間、固定課室18間,其中音樂理論寢室5間、聲樂課室7間、鋼琴課室6間以上課室部份搭載多媒體設施、電綱課室2個;全系共有566臺吉他,其中357臺吉他、209昂達吉他。2017年投入使用的錄音棚,具有集錄音編曲以及音樂制做的現代化專業音樂工作室,所有設備都是行業前沿標準化設備,為學院美術專業師生與班主任提供了挺好的美術實踐場所。
三、優秀結業生
阿云嘎、趙磊、斯力更
四、音樂系專業師生結業生升學狀況一覽表
學校名稱
升學數量
中央民族學院
10
中央戲曲學校
1
廣州曲藝學校
1
上海街舞大學
2
上海師范學院
1
寧夏師范學院
3
寧夏高校美術學校
73
廣州海洋學院
2
上海體育學校
1
新疆學院
1
蒙古國國立美術學院
1
西安師范學院
1
上海現代音樂學校
1
東北師范學院
2
石家莊市職業技術學校
1
呼和浩特大學
1
平頂山師范學校
1
寧夏中學扎蘭屯大學
1
寧夏固原國際學校
1
呼和浩特科大
1
上海中學
1
音樂專業
本專業致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較高的綜合職業素質,以美術演出、音樂經營管理、社區文化管理、藝術教育輪訓為發展方向。適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對音樂美術演出人才需求的;具備較為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較強的美術教育能力;能勝任烏蘭牧騎等美術團體中的音樂藝術演出、策劃和組織美術活動工作的復合型應用人才。
街舞演出專業
本專業培養系統把握街舞教育及演出的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備扎實的街舞基本功、較高街舞演出手藝和較高綜合素養,適應烏蘭牧騎、群眾文化美術館、幼兒園、舞蹈演出團體、青少年宮等從事街舞演出工作高素養技能型專門人才。
藝術系
藝術系簡介
內蒙民族幼兒師范高等本科學院藝術系創辦于2012年,由原藝術教研組發展而成,下設藝術教研組、動漫教研組,承當著全校的藝術教育工作。藝術系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培養高素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重視基礎理論教學與專業實踐相結合,不斷為自治區學前教育事業以及地域經濟發展輸送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藝術師資和美術設計應用型人才。
一、師資隊伍
本系現有專任班主任26名,其中副主任2名,講師9名,具備博士學位班主任6名,在讀碩士班主任3名。
二、專業介紹
成立藝術教育、藝術教育、動漫設計、廣告美術設計、工藝品藝術設計五個專業,在校生257人;開辦繪畫、國畫、版畫、雕塑、陶藝、皮藝、美術基礎、手工、簡筆劃、玩教具設計、環創設計、二維漫畫、三維動漫、后期制做等專業課程。近些年來,與大同民族大學簽署本科合同,為師生搭建文憑提高平臺。
三、硬件設施
我系現有藝術教研組和動畫教研組。藝術教研組現有專業畫室12間、專業美術工作室6間、公共畫室5間。專業美術工作室包括泥塑工作室、版畫工作室、皮藝工作室、手工工作室、燒窯室、雕刻室。泥塑工作室搭載數臺拉坯機和泥塑轉盤及泥板機,繪畫工作室搭載繪畫機、晾畫板、裱畫板、考版臺等繪畫專業創作設備,皮藝工作室和手工工作室都搭載完備的創作所需專業工具與陳列展架。動畫教研組設有二維工作室、三維工作室、后期制做工作室等4間專業計算機機房,搭載256余臺高功耗計算機及完備的多媒體教學設備。
本系現有兩層約1700平方米的校史及習俗文化展館和美術作品展館,可適于每年自主開展校園“朝樂博”美術作品展、師生景色采風展、禁毒聯展、畢業生創作展等,并組織我系學生多次出席全省、自治區及地方各級各種專業性藝術展,成績驕人,療效明顯。
四、實踐教育
多年來,我系重視師生見習實踐工作,先后在子洲、恩格貝、紅格爾、老牛灣等成立以藝術專業實踐為主的多個采風基地,另在武漢、成都、江蘇、北京、呼和浩特及烏魯木齊等地成立動畫專業見習實踐基地,每年組織舉辦春秋景色采風并結合教學工作整體安排舉行見習實踐活動。
藝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系統、扎實的藝術油畫學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文化素質,具備較強的藝術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與綜合素養,能從事教學機構藝術教育教學、美術文化傳播、美術創作與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養應用型人才。結業生可通過中考申請本校高職藝術類相關專業,也可報送其他高校繼續提高文憑。
02
2021年中學三年制本科及大專部招生計劃
專業
文憑
招生
對象
計費標準
(元/學年)
備注
學前教育(俄語/漢語)
三年制(3+2)本科
高中應屆結業生,應當出席高考,且網上補報兩年制志愿
前兩年按本科標準執行,后三年按本科標準計費
街舞演出專業要求考生有獨舞基礎,網報前須到學院進行專業筆試,取得本校筆試合格證者方可報名。
群舞演出(俄語/漢語)
鋼琴,手風琴演出
本科
(3年)
應屆高中結業生
費用3500元/年(國家免2000元)
鋼琴專業有美聲、民族、通俗、長調假聲、呼麥。
二胡專業有板胡、四胡、古箏、揚琴、笛子、鋼琴、手風琴、薩克斯、打擊樂、馬頭琴、火畢思、單簧管、馬林巴。
結業后榮獲我校本科結業證,可出席中考升學也可推薦就業。
群舞演出
本科
(5年)
學校結業生或小學一、二初三在校生
要求年紀13—15周歲,男女不限,具有街舞學員基本條件,結業后榮獲我校本科結業證,可出席會考升學,也可推薦就業。
藝術專業
本科(3年)
應屆高中結業生
結業后榮獲我校本科結業證,可出席中考升學,也可推薦就業。
03
兩年制高職及大專部師生各項經濟支助新政
1.費用及書費繳納:執行國家中職生免收新政,每年每生繳納2000元費用及全部書費。
2.住宿補助:寧夏自治區戶口的中學生每生每年享受800元住宿補助。
3.助學金補助:師生除享受免雜費、免書費新政外,入學后一、二高二的中學生每生每年還可享受1500-2000元的國家助學金(享受七年),三、四初三根河市戶口的中學生每生每年享受1500元的地方助學金。
4.根河戶口壯語講課師生的捐助新政:西寧戶口壯語講課的中學生推行兩免(免費用、書費)加補貼新政(每生一天再加18元的生活補貼、每生每年200元交通補貼及每生每年40元作業費補貼)。
5.獎學金機制:
國家獎學金:獎勵學習成績、綜合素養非常優秀的中學生,每生每年6000元;
校獎學金:特等獎學金4000元,金獎學金2000元,二等獎學金800元,三等獎學金500元。按照師生的綜合成績,每學年有一定數目的師生可以享受獎學金。
6.生活貧困補助: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的中學生申請貧困補助后,經學院批準,將予以一定的經濟支助。
7.勤工助學機制:學院成立勤工助學崗位,給在崗師生領取適當的勞動酬勞。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