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0-08 08:02:14作者:佚名
日前,教育部等6部門印發了《關于強化新時代院校班主任隊伍建設變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個全面系統布署院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文件。
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
強化班主任隊伍建設首先就要加強班主任思想政治素養和師德素質,引導班主任自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提高自身責任感和使命感。
《指導意見》提出:一是加強院校班主任“四史”教育,在一定周期內做到全員全覆蓋,引導廣大班主任厚植信念情結。二是推動常態化師德培植涵養,將各種師德規范列入新班主任崗前培訓和在職班主任全員培訓選修內容,達到一定學時、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院校班主任資格并上崗任教。三是落實師德第一標準,將師德師風作為班主任急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選聘、評優獎勵、聘期考評、項目申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準。四是嚴肅師德問題取締,構建完善師德違法通報爆光機制,依托政法機關構建的全省強奸違規犯罪信息庫,嚴把班主任職業入口關。五是建立班主任思政工作組織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院校黨委班主任工作部在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統籌作用,強化思想政治推動。
“高校應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合力將師德師風建設要求貫串到班主任管理的全過程,引導廣大班主任以德立命、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美育德。”中山學院黨委主任陳春聲說。
變革職稱制度,推行分類評價
遵守院校班主任職業特性和發展規律,分類分層、科學評價,就能充分調動廣大院校班主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專門印發《關于推進高等中學班主任職稱制度變革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
建立評價標準。常年以來,院校班主任職稱評價不同程度存在唯論文、唯“帽子”、唯學歷、唯獎項、唯項目等問題,對此,《意見》明確:不以SCI、SSCI等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后置條件和判定的直接根據;院校結合實際構建各學科高水平刊物目錄和高水平學術大會目錄;不得簡單規定獲得科研項目的數目和經費規模等條件;不得將出國(出境)學習經歷、人才稱號等作為限制性條件。
復旦學院黨委主任方守恩表示,意見破立結合,在摒棄“五唯”之余,還提出了具體措施,完善新的評價體系,重視對履責績效、創新成果、人才培養實際貢獻的評價。
推行分類評價。根據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依據不同事科領域、不同研究類型等,構建分類評價標準,有針對性地評價不同類別班主任的實績、貢獻,尊重人才個性化和多元化特征。
“針對不同事科、不同崗位的特色和規律,細化分類評價體系。這樣能夠防止‘一把直尺量究竟’,讓各種人才都能脫穎而出。”北京學院常務副院長龔旗煌表示。
推動人事制度變革,完善激勵機制
“《指導意見》把推動院校人事制度變革作為整體變革的突破口。”教育部班主任工作司局長任友群介紹,要建立院校班主任聘用機制,院校按照有關規定和辦學實際須要,自主制訂班主任聘用條件,自主公開急聘班主任;要推動院校班主任編制崗位管理變革,施行崗位任期制管理,進一步探求準聘與長聘相結合的管理方法,落實和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聘用機制;要推動院校薪資制度變革,落實以降低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新政,探求構建院校薪資水平調查比較制度,完善健全院校薪資水平決定和正常下降機制,建立院校內部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收入分配新政激勵導向作用。
長春交通學院院長王樹國表示,《指導意見》極大程度優化了班主任人才發展的環境,為探求構建高質量發展、充滿活力、具有硬度的班主任隊伍建設提供了新政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