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2-04 15:02:23作者:佚名
國人熱衷于“排行榜”:唐代武舉考試有“進士榜”,當代義務教育有“光榮榜”,仙俠小說里有“瑯琊榜”,現實生活中有“富豪榜”。
“榜”仿佛成了權威的代名詞,非常是各行各業的企業排名榜,榜上有名常常是企業實力的象征,這種榜的可效度高嗎?排名榜是培訓機構杜饌的
為了提升著名度,降低招生量,IT培訓機構會借助你們對“榜”的迷信,發布各種培訓機構排名榜(包括不限于IT、Java、Python、PHP、UI設計等)。
打開瀏覽器,搜索“IT培訓機構排名榜”,我們可以看見五花八門的排名榜:
《國內十大IT培訓機構排名榜》
《2018年度十佳IT培訓機構》
《2018最新IT培訓機構排行匯總》
這種排名榜真的可信嗎?訓哥兒明晰告訴你們,99%的排名榜是培訓機構自導自演。
以這篇《2018年度國外十大IT培訓機構排行》為例。
文中列出了10家IT培訓機構,其中8家或多或少存在著問題,只有兩家機構被重塑得很完美。哪兩家?清華青鳥和課鞋廠(課鞋廠是清華青鳥的子品牌)。
查看文章作者教育機構排名,難堪了!
可能有同學會說,那么明目張膽地自賣夸贊如何會有人相信?別急著下推論。
首先,你不相信不代表其他人不相信,其次,培訓機構還有升級版,例如右圖:
看不出作者是哪家機構,而且發布在國外權威媒體環球網上教育機構排名,可效度是不是一下子提升了?
等等,似乎有點兒不對勁兒,環球網前面的“商業”是哪些意思?額,就是付費打廣告的意思。
互聯網普及曾經,媒體通過報紙銷售廣告贏利,互聯網時代,將報紙廣告拓展到了網站。
所以,該排名榜雖然是某家機構杜撰后,付費發布到了權威網站上,換湯不配藥,但不了解內情的朋友很有可能會信以為真。排名榜完全不可信嗎?
可能會有朋友形成疑惑,莫非排名榜完全不可信?有的看上去明明挺客觀中肯的啊。
想要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須要了解一下制做排名榜的套路了。
第一種:壓低自己,指責對手
發布排名榜,其目的是為自身服務的。但既然是排名,必需要有其它機構入選,要不然何談排行?
但要其它機構入選,豈不是為她們做了宣傳?沒有機構樂意這樣干。
如何辦呢?套路就出現了——抬高自己,指責對手。將自己的優點和對手的缺點無限放大,產生鮮明對比,宣傳了自己,打壓了對手,豈不悲哉?
第二種:九句假話,一句謊言
好多朋友看過個別排名榜會認為觀點基本客觀,所言基本屬實,于是就接受了其全部的觀點。
你們一定聽過“九句假話和一句謊言”的故事:
上面講了九句假話,就為了最后一句謊言。而由于有了九句假話的鋪墊,使最后一句謊言,看上去像假話一樣坦率可信。
個別IT培訓機構排名榜之所以還能給人一種“客觀、中肯”的覺得,就是采用了“九真一假”的套路。
有時,越是看上去客觀的東西,越是會參雜著極大的欺騙性。
網路上留傳的“IT培訓機構排名榜”基本是不可信的,連參考價值都沒有!專業可信的排名榜存在嗎?
很遺憾,并沒有。
首先,IT培訓行業影響力有限,沒有權威部門會專門為其排行;其次,排行的標準無法制訂——按規模?規模不能代表質量;按質量?質量無法評判;就業率?很少有機構樂意公開。
通過這件事兒,訓哥兒希望大父母一智,在選擇相信某個信息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和信息提供者之間是否存在利益關系。
假如存在,基本就“夾帶私貨”了,切不可太過相信。
例如,訓哥兒在培訓公司下班時,常常會看到招生人員一副為中學生著想的表情對前來視察的大大專中學生說:
互聯網企業不在意學歷,升本不如培訓4個月,好多大專生結業后也得來培訓。
她們說這話真的是為中學生著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