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08 08:15:07作者:佚名
2007年,熱愛旅游的周楠來到西藏,參觀了位于我國與印度、尼泊爾邊境的西藏阿里地區南部普蘭縣的克家村。
在與當地村民聊天時,周南得知村里一位老人患了肺炎,生命垂危,不知道如何吃藥。 了解情況后,她為老人做出診斷,并到當地藥店購買了對癥藥物,幫助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
旅途中周南醫生去世,周南發現西藏一些偏遠地區沒有醫生。 “那次旅行更加堅定了我畢業后去西藏的決心。”
當時,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習了八年的周南受到了導師、國內知名肺癌研究專家李龍云的青睞。 李龍云得知周南的決定后,強烈反對。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不會相信西藏很多地方的醫療條件這么差,肺炎、腸胃炎可能會奪去當地人的生命。”
周南向指導老師解釋道:“北京有50多家三級醫院,多一個醫生和少一個醫生沒有多大區別,但在西藏,很多生命會因為我的存在而被拯救。”
畢業后,27歲的周楠告別北京,加入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內科,成為一名醫師。 此后,周南開始往返于北京和西藏之間,聯系資源、學習技能。
剛進西藏時,他患有嚴重的高原反應,但周南卻活了下來。 每天,她都會去病房查房。 “如果有一天不檢查,耽誤了病人的治療怎么辦?”
她挽救了許多患有狼瘡性腦病和血管炎的危重患者的生命。 她每年收治千余名住院患者和數千名門診患者,實現了“零差錯”和“零投訴”。
她經常出現在那曲、當雄、山南等多個偏遠地區牧民的帳篷里,參加村工作隊,支援樟木港醫院。
那曲地區一名16歲的白血病男孩,經周南治療后病情得到緩解。 孩子的父親不會說中文,拎著一大袋草原金蘑菇,追到了周南家門口,執意要給她。
日喀則市一名24歲男孩患有TTP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病危昏迷一周后,周南將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當得知周南被評為2017年全國“最美醫生”時,小伙子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感謝之情無以言表,今天獲獎,她當之無愧!”
成立西藏首個風濕免疫科
2013年4月,12歲的藏族女孩卓瑪再次改變了周楠的職業規劃。
卓瑪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當時西藏沒有治療條件。 就算周南判斷準確,也依然無法挽救卓瑪的生命。
周南忘不了女孩對她說的話。 她說,她一定要被拯救,因為她未來還有很多理想。 “我當時就告訴她,我會救她,但最終我沒有兌現諾言。” 卓瑪的死讓周南很傷心。 她決定成立一個部門,防止卓瑪事件再次發生。
“面對疾病,如果解決不了,病人就沒有出路。” 當時,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了九年的周南非常清楚,他的醫院是西藏乃至藏區最好的醫院。 病人最后的希望。
這些病人催促周南解決問題。 “我們不是做學術工作,只是發表一篇文章而已。活生生的人就在你面前,我不敢停下來。”
周南向他的恩師、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張逢春教授尋求幫助。 “當時我很驚訝,一個來自大陸的高學歷人士去了那里,她告訴我她想去西藏進行風濕病治療,這讓我再次感到驚訝。” 張逢春說:“我告訴她,我一定會幫你建立一個自身抗體監測實驗室。”
2014年5月,西藏建成了設施齊全、診療技術齊全的風濕、免疫、血液科,徹底打破了沒有風濕、血液科的歷史。 周南還牽頭成立了西藏自治區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 她定期組織論壇,邀請內地醫生來藏,加強內地專家與當地醫生的交流,向藏區推廣先進的醫療技術。 “現在我們已經開展了白血病相關的檢查,并推出了相應的藥物,這是以前沒有的。”
周南坦言,如果在北京的大醫院,會有很多教授指導,他就按照指示去做。 現在他可能仍然是教授們照顧下的主治醫師。 “但在西藏,我必須以自己的方式成長。部門里有一群年輕人跟隨我。”
“如果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這里”
2018年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周楠表示,“人生有很多選擇,但如果重來一次,我仍然會選擇這個選擇。” 周南總喜歡用“充實、幸福”來形容。
周南深知人才培養和人才梯隊建設的重要性,還承擔起西藏大學醫學院內科的教學任務,每年教學20多個小時。
周楠曾經工作的內科現在獨立發展了神經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等科室,她見證了醫院的醫療水平越來越好。
“我認為最大的成就是帶出了一個相對成熟的人才梯隊。” 周南說,如果有一天他離開,科室的醫生仍然能夠繼續發展。 周南還學了藏語,對待當地人沒有任何障礙。
2018年3月初,入選2017年度最美醫生的周楠回到北京錄制節目。 她拜訪了恩師李龍云。 這位惜才愛才的導師,聽說了周南九年來在西藏所做的一切,由衷地為她感到驕傲。
當一名醫生援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8年,周南作為優秀校友代表,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典禮上分享了自己在西藏工作的感悟:去西藏,會有很多未知的挑戰,但也可能會有奇妙的發現。 如果那時你去西藏,如果你不去,當你年老時回想起你的青春,你可能會后悔不已。 我不想后悔,我不想留下任何遺憾。
“每個人的生活追求不一樣,在北京大醫院做高科技、尖端的事情,對病人有好處。在西藏,服務基層、治病,對病人也有好處。” 這個雪域高原上豁達的男人,一個執著、無畏的女人,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從醫之初許下的“堅決救死扶傷”的諾言。
她是一個純潔而充滿愛心的人。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周楠的高中同學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她很胖,每天都微笑著周南醫生去世,能做很多俯臥撐,像個男孩子。” 她的高考成績出乎意料。 其中最好的,因為她是‘學生’! 后來她學了自己喜歡的專業,畢業后去了西藏。 我并不感到驚訝,她是一個如此純潔和充滿愛心的人。”
2012年國慶假期,熱愛旅游的周楠只身一人去了新疆。 協和醫院的一名援疆醫生夫婦偶然遇見了她,并與她攀談起來,才得知這位師妹畢業后去西藏工作了。 “我們以為她只會援助西藏一年,但她說不,她想永遠留在那里。當我們問她為什么時,她說她喜歡西藏。她(以前)去過西藏一次,想留下來她的余生都在那里當醫生。” 夫妻倆的妻子向南都記者回憶,當時的周楠留著短發,皮膚黝黑,說話輕柔卻有力,可以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情和熱愛。 “昨晚,我丈夫告訴我,他在西藏工作的一個師妹去世了,我看了介紹,才知道是她,我感到震驚和悲傷。”
此外,不少網友也感到十分難過,感謝這位美麗的天使給世界帶來的美好,希望她一路走好。
▽周南在協和醫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師弟師妹們,大家早上好:
我叫周南,是八年制醫科大學2001級校友。 我于2009年畢業,九年后受邀回到母校,我感到非常榮幸。
畢業后我一直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工作。 很多人會好奇,為什么一個醫科大學的畢業生會選擇去遙遠而神秘的青藏高原呢?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力量。
我喜歡旅游。 2007年暑假,我第一次去西藏,親眼目睹了那里非常落后的醫療條件。 當時,很多村莊甚至沒有衛生院。 那里的人們不得不面對疾病,聽天由命。
與當地人聊天時,他們說:“我們西藏非常缺醫生,既然你想當醫生,那你為什么不來西藏當醫生呢?” 我想,北京有這么多的醫院和醫生,也許有我和沒有我差別不大,但在西藏這樣一個醫生如此短缺的地方,我可能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許多生命可能因為我的存在而被拯救,我是一個為許多生命打開可能性的人。
如果我去西藏,肯定會有很多未知的挑戰,但也可能會有奇妙的發現。 如果我沒有去,等我老了,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時,我可能會后悔。
我不想留下任何遺憾,所以2009年畢業后我就去了西藏。
到了西藏后,我發現當地的醫療條件確實很落后。 2009年,西藏連一個風濕免疫學專家都沒有。 如此多的患者沒有得到規范的診斷和治療。 希望西藏能夠建立獨立的風濕免疫科。 可以更好的幫助那些患者。
2014年,在協和醫院張逢春、李永哲教授的幫助下,我們成立了藏族歷史上第一個風濕免疫科。 從此,大批患者足不出戶就得到了規范的診療。 我覺得我們的努力可以造福于人民,我為自己的選擇感到特別自豪。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當醫生是一個很有成就感的職業。 醫生能夠在病人最絕望、最無助的時候,為病人提供最直接的幫助,所以我希望我,我的兄弟姐妹們,我們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一定要自信,自信,為我們的職業感到自豪!
我覺得我這九年的工作還算順利,得益于三個習慣:
第一個習慣是自律。
雖然我在西藏工作,但我一直以協和醫學院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和我們科室的年輕人。 因此,即使在西藏這樣的偏遠地區,我們也能保持業務增長。 自律意味著珍惜時間。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寶貴的資源就是時間,所以不要浪費時間。 你應該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思考、學習、鍛煉、愛與被愛。 這些事情可以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好。 更真實、更全面、更可持續。
第二個習慣是謙虛。
畢業后,一切從頭開始。 沒有人關心你是哪里畢業的。 在實際工作中,大家關心的是你能否做好工作。 作為康考迪亞的畢業生,我們應該更加專注,更加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保持謙虛的態度,用實際行動繼承和發揚康考迪亞精神,用實際行動贏得別人的尊重,報效母校榮耀與榮耀。
第三個習慣是勇氣。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多問題。 有些問題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但更多的問題是我們以前沒有想到的、意想不到的。 每個人遇到這些問題都會很容易動搖甚至退縮,但這些問題卻是絕佳的成長機會。 我們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實際問題來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認為做事最重要的是明確自己的目標,然后勇敢地朝著目標前進。 在前進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遇到干擾和噪音,你可能會犯錯誤,你可能會走很多彎路,但這些都不重要。 只要你勇敢堅持,你就會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 最終,有一天你會實現你的目標。
我現在想說的是,勇氣、謙虛、自律等習慣可以幫助我們完成一些事情。 但知道如何做事還不夠。 做事還要考慮出發點。
我在西藏工作已經九年了。 在西藏,人們最看重的品質之一就是善良。 所謂善良,就是你做事的出發點。 你不僅考慮自己,還考慮更多的人。 你做事的出發點是幫助更多的人。 人,所以善良是一種特別重要的品質。
我知道現在的年輕人生存壓力很大,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考慮,但想想,人生其實很短,只有幾十年,所以不要輕易向現實妥協。 其實做一個讓自己驕傲、對世界有益的人更好。
我感到非常幸運。 我的母校協和醫學院給了我一個特別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 我在學生時代也有幸結識了一些真正具有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的前輩,比如我的導師李龍云教授。 這些前輩讓我很小的時候就看到了一名優秀醫生應該是什么樣子,他們也成為了我前進的榜樣。
感謝母校對我的培養,衷心祝愿母校今后能夠蓬勃發展,培養出更多有能力、有責任、有愛心的人才。
也希望我們每一位師弟師妹都能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最好的自己,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謝謝。
她自律、謙虛、勇敢、純潔
深深懷念最美天使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