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12 08:08:24作者:佚名
“零投入”引發家長和部分教育界人士質疑:三所機構是否有必要獨立存在?
小陳是河南省周口市一所高中的理科畢業生。 他的高考成績是436分,三級得了36分。 他本來可以選擇更好的三所大學之一,但最終他考上了專科學校。 “我認為你可以通過上一所好大學來學習一項技能,這將有助于你將來找到工作。” 小陳認為,學歷并不重要,未來的工作還是要看能力。 記者詢問了一些應聘者,發現很多人都和小陳有同樣的想法。
記者在河南省招生辦公室辦公大廳見到了考生家長李先生。 他的孩子考了473分,考上了三級大學。 “三門課的學費太貴了,我家里負擔不起,而且也沒有孩子喜歡的專業。” 李先生說,他打算讓孩子復讀一年,爭取明年考上一所好大學。
連續三年擔任高中班老師的郭老師告訴記者,今年,他班上有33人通過了三級考試,但大多數人選擇了復試。
“一般來說,學校不建議學生選修三個專業,并鼓勵他們復讀。” 郭老師坦言,三所學院對學生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就業前景也不是很好。 雇主對三所大學的學生不感興趣。 也不是很認可。
記者注意到,被考生“不喜歡”的院校有的是收費較高的中外合作辦學,有的沒有明顯特色,有的就業機會狹窄或位置相對偏遠。
商丘師范學院馬煥峰老師認為,目前有三所高校生源不足,甚至不及職業院校的競爭力。 主要原因是學校沒有特色,專業大致相同,影響了學生數量和就業率。 。
“三所高校要從自身找問題,注重教學質量和就業,及時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增強辦學靈活性。在育人方面,可以借鑒總結職業院校的辦學經驗,形成辦學特色。” 馬煥峰提議道。
馬煥峰還表示,取消三所學院的呼吁毫無道理。 三所學院的存在,解決了很多考生升讀本科的愿望全國三本院校,提高了升學率,使很多青年學子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記者從河南省招生辦獲悉,今年河南省三批本科院校中有一半生源資源不足,計劃空缺人數約占各自計劃人數的1/5。 這一數據與去年基本持平。 除了生源不足之外,網上首選“零錄取”的文理學院有34所,而去年只有30所。 其中文科院校20所,理科院校14所。
河南省招生辦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省前三批本科共報送文科檔案25482份、理科檔案39855份。 文科方面,第一志愿招生單位比計劃少177個,約占文科招生單位數的51%,缺額6683人。 理科學科優先招生單位數量少于計劃數的有185個,約占理科招生單位數的50%,空缺學生7821人。
共征集來自125所院校的4843名志愿者,但其中3134名集中在10所院校,占三本書征集志愿者總數的近65%。
不過,河南省招生辦公室新聞發言人陳大奇也回應稱,在順序選擇和順序+平行選擇兩種選拔模式下,考生分布不均選一是正常現象,不能說學校生源較差。 順序志愿服務很容易造成生源不平衡,導致冷熱學校明顯不平等。 這不是河南的情況,而是全國的情況。
雖然部分排名前三的院校遇到了無人申請第一志愿的尷尬境地,但也有一些院校比較熱門,比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南京審計學院金深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行等,得分最低。 都比第三行高出很多,甚至超過了第二行。
記者發現,這些熱門院校大多師資充足,且依托名校,專業“出類拔萃”。
河南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認為全國三本院校,高校質量良莠不齊。 好學校、好專業緊缺,而弱學校年年生不滿。 三所高校要想突破生源不足的困境,不僅要依靠宣傳,還要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緊密結合社會需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