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30 16:39:15作者:佚名
自成立20個教育集團以來,澗西區按照“示范引領、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扎實開展集團化辦學。目前,已形成一批受到社會廣泛認可的優質教育集團,教育質量高、均衡。教育生態在江西已悄然興起。
組團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選校不再需要遙遙無期,集體辦學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澗西區的李女士說。她的家位于城鄉交界處,她的孩子們在2023年秋季進入小學時,家門口的洛陽澗西英語學校江南校區成為了最好的選擇。她和孩子們對這個并入洛陽澗西英語學校教育集團的新校區充滿了期待。
全面推進中心城區教育資源布局優化調整,是洛陽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大舉措。
“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是深化教育集團改革最重要的動力。”澗西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造一批優質中小學教育集團,旨在完善義務教育學校集團化辦學體制機制,激發集團化辦學活力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引領作用,形成集團學校良好發展態勢,推動義務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
澗西區全面啟動深化中小學集體教育工作后,決定以“近距離教育組”和“聯盟教育組”兩種模式開展集體教育。其中,封閉式教育集團采取集團總校負責制的辦學模式,實行一套班子、一體化管理、集體研修、資源共享、統一考核;聯盟式教育集團由核心學校和成員學校組成,核心學校與各成員學校保持相同的法人、財務運作和隸屬關系。核心學校協調和管理成員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采用多種形式促進成員學校之間的教育教學交流,對辦學質量實行一體化、捆綁式考核。
澗西區根據全區中小學布局,統籌全區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優質學校的輻射和引領作用,成立了6個緊密教育集團和14個聯盟教育集團洛陽市實驗小學,涉及12所中學、32所小學,惠及澗西千家萬戶,不僅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也有效促進了城鄉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澗西教育由此步入集團化辦學新軌道。
名校領跑,變“一場秀”為“滿園春意”
打造優質教育集群,優質資源如何共享?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如何保證集團化辦學的有效性?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集團化辦學不是合并學校,而是通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重點提高薄弱學校、農村學校、新建學校的教育水平和師資隊伍,更好地提高辦學質量,澗西區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區長劉力局表示,允許這些不同類型的學校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澗西區集團化辦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實踐中洛陽市實驗小學,澗西區注重充分發揮教育集團各學校之間的幫扶共建作用,協調資源貝語網校,加強交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核心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幫扶和會員學校。
例如,洛陽市安徽路小學教育集團帶領多家單位深入成員學校雁丘小學開展現場工作,解決馬釗營社區學生上下學、上學等問題。雁丘小學新教學樓建設。洛陽南昌路小學教育集團開展主題班子建設拓展活動,增強了教育集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參加會員學校洛陽東沙坡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會,為會員學校的招生和特色發展建言獻策。
積極探索集團化辦學新方式,澗西區各教育集團打造了合作、互動、共享、共贏的教育集團化運作模式,充分發揮名校長的示范引領作用,名師、骨干教師,帶動會員學校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集團內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專業成長;通過各類教師培訓活動,形成各教育群體的課堂教學管理特色;搭建學生活動、家庭教育指導、課后延伸服務等資源共享平臺,整體提高集團內資源使用效率,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多維度發力 澗西教育再上新臺階
“這學期東升小學的老師來給我們授課,我學習更有興趣了!學校還開展了很多社團活動,我現在參加了機器人編程和足球社團,我太開心了!”近日,洛陽市東升一中某小學教育集團湖北校區的學生余浩東高興地說。
為促進湖北校區共同發展,洛陽東升一小教育集團優化教育資源,加強兩校區教學交流,通過微教研、集體課等方式進一步打破“壁壘”準備等,實現了教育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共享。 、教學團隊的合作與進步、學生素養的成長與發展。
“在輪崗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被東方二小獨特的辦學理念所感動。輪崗交流讓老師們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受益匪淺。”我會在這里不斷地實踐、提高自己。”洛陽東方二小教育集團成員學校新店小學譚帥老師說道。
澗西區積極推進教師交流輪崗,促進城鄉、學校之間教師均衡配置。 2023年首批輪崗交流教師共129人,占各教育集團輪崗交流人員的11.02%。其中,各級骨干教師64人,占交流人員的49.61%。
洛陽航空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緊緊抓住集團化辦學機遇,實施黨建引領、文化辦學、主題研修、精細化管理等一系列舉措。立足學生發展需求和教師專業成長,形成開放、融合、創新、多元的辦學理念。短短一個月時間,師生成長取得可喜成果,集團學校洛浦校區美譽度迅速提升。
新時代加快基礎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既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新戰略任務,也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民生新要求。面向未來,澗西區將進一步激發集團化辦學的“融合效應”,實現從“單一分校”到“春色滿園”的轉變,打造出一條獨具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集團化辦學之路跑步。
齊偉麗/文建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