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4 10:48:21作者:佚名
老師認為現在的家長心態較開放,希望孩子早點培養兩性交往能力
市東中學給學生上“愛情課”,通過游戲、表演、調查等方式學習交往中如何把握尺度,防止傷害
遇到讀高中的孩子早戀,父母會不會“棒打鴛鴦”?相比十幾年前的父母對早戀持堅決反對態度,如今的父母則逐漸傾向于理性引導甚至“支持”。記者從昨天楊浦區召開的學校生命教育區域試點推進會上獲悉,有調查表明已有25.6%的父母認為早戀“只要不影響學習就沒關系”。
“正能量”交往獲家長支持
楊浦區市東中學有一名家長在獲悉兒子有女朋友后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很高興。原來,這兩名學生成績都不錯,而且自控能力都很強,互生好感后一起學習、放學后一起交流功課,家長覺得兒子獲得了“正能量”,便對這段感情持支持態度,甚至還和兒子一起在放學后把女生送回家。
楊浦區市東中學曾對230名高一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和青少年兩性交往行為相關調研。調查發現,如今的父母開明程度明顯增強。在個別訪談中,部分學生透露,家長曾表示過,如果孩子能在高中里找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互相照顧激勵、一起努力奮斗、則會對這種“正能量”早戀持支持態度。該校一名高一男生告訴記者,父母曾分別與他探討過早戀的話題,雖然母親仍認為“早戀會影響學習,不支持”,但父親則是“順其自然”的默許態度。
另一項由上海財大附中進行的高一學生家庭調查也顯示,盡管大多數父母對早戀仍持否定態度,但已有25.6%的父母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就沒關系”。
課上給自己寫“征婚廣告”
事實上,這一調查結果并沒有讓老師感到意外。
“十幾年前的家長一旦被老師告知孩子早戀,基本是堅決反對的,但現在的家長對此一點都不驚訝,有些甚至還很自豪,覺得孩子有人喜歡不是壞事。”市東中學副校長李黎透露,相比于“50后”、“60后”家長毫不猶豫就“棒打鴛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70后”家長們普遍認為,只要早戀“不影響學習早戀親嘴在父母眼中很嚴重嗎,不出事”,便傾向于以理性自然的方式引導。她分析,這固然緣于“70后”家長心態開放程度原本就比“50后”、“60后”高,但也不排除近年來“剩女”、“剩男”現象普遍、閃婚閃離甚至兩性傷害事件高發,家長們普遍希望孩子能從小培養良好的兩性交往能力。
“青春期其實是學習兩性交往的最佳時期,學生在‘戀愛’過程中確實可能出現傷害和成績下降早戀親嘴在父母眼中很嚴重嗎,但原因不是戀愛本身,而恰恰是因為不會戀愛。如果懂得兩性相處之道,能夠控制情感,學會尊重對方,反而會讓自己和對方變得更好。”楊浦區教師進修學院德育室主任、特級教師戴耀紅介紹,為此,楊浦區啟動《青春期兩性情感輔導的實踐與研究》,確立了“認同青春情感真實美好”的基本理念,研發了《愛情講義(教師用書)》、《相愛需要學習(學生讀本)》,并組織學生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