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4 21:01:03作者:佚名
崔吉佳說,香港大學今年在內地錄取了363人。其中被錄取的浙江學生,杭州、寧波、金華、余姚、臺州、舟山等地都有。今年,浙江省考生報考的專業,傳統的熱門的,如經濟金融、工程、理學、法學等,競爭依舊激烈;統計及精算等在國際高等教育評分中排行前列的學科,也非常受同學青睞;文學、教育及社會科學等人文科學專業,今年報考的人數也在增長。
曾經很火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去年成了紅牌專業
微博名人“北京晨霧”,他的認證身份是“知名高考志愿填報專家,新浪名博”。
2007年晨霧的兒子高考,他開始研究高考填志愿開了博客,吸引一批北京家長。他的博客經常一天有10多萬的瀏覽量,每天有幾百個家長留言咨詢填志愿選專業等問題。
晨霧說,兒子在大學讀的是通訊類專業,算IT領域,這也是孩子興趣。目前,兒子在美國一所排名前20的學校讀碩士,改學計算機專業,這個專業和以前有聯系,但也有些不同,在美國就業更容易。
晨霧說,經濟專業的發展走勢,與社會發展緊密相關。比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熱門,那時候國內貿易、國外貿易都很熱,北京對外經貿大學的錄取分數,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都不相上下。為什么?因為畢業后能到進出口公司做貿易,就是很好的工作。后來進出口門檻降低很多,誰都能做。出國的機會,也有其他途徑了,這個專業就慢慢冷下來,去年還成了本科就業紅牌警告專業。
想要將來發展好,建議本科學習基礎學科,比如學數學,將來轉學經濟;本科學力學,將來轉到機械類專業;本科學物理,將來轉學電氣、通信等;本科學化學,將來可轉學化工、環保、能源等專業。
填志愿前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喜歡什么 適合什么 需要什么
杭州市教育考試院辦公室副主任錢國良:
高考志愿填報,考生要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我喜歡什么(興趣)。人常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分數自然重要,但不是惟一重要,不能簡單考慮用足分數的問題。上大學已開始邁入社會,就業時專業不對口的現象很多,但如果能專業職業對口,成功機會就更多。有興趣了,才會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尋找機會參與,感覺愉悅。有了興趣,才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獲得更多成功機會。
二、我適合什么(性格)。喜歡的不一定是合適的。我們要在院校和專業間找個平衡點。既考慮院校品牌,又考慮專業的合適性。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所有專業,比如金融專業很熱,就業形勢不錯,但金融是與數字打交道的行業,需要你對數字有比較強的敏感性,數學成績應該比較好。我們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我需要什么(職業規劃)。高考志愿填報,考慮因素很多,有城市、學校、專業等。畢業后的職業規劃,也要在現在的志愿選擇中考慮進去。
所以,我認為填報高考志愿重要的并不是用足分數,而是用足自己的智慧,明白自己的人生發展方向,把專業與職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好職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