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6 12:00:05作者:佚名
4.
哲學
圖 / 風傳媒
空有知識理論、缺乏應用場景,是文科生都容易陷入的困局,也是工作中最避諱的習慣,學哲學的尤甚。除了上述缺點,學到最后還會陷入一種話語困局:跟比自己學得好的人交流費腦子,跟哲學圈外行說話又無法溝通。
事事追求真理,分分鐘變成HR眼里的杠精。什么時候吵贏老板能找到工作,哲學系就能變成熱門專業了。
北京市教委發布的《2016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中提到,哲學專業就業率最高,但限定條件是“本科及以上就業”。讀到博士搞學術當然是成功就業,而普通哲學系畢業生的成功通常要和其他學科產生聯系,訓練出來的邏輯思維才不至于變成高端屠龍術。
5.
金融學
金融學的紛繁復雜相信各大學子不難腦補。該學科在各大高校均有開設,基本屬于大學教育體制內的基礎學科。每年這么多拜在《經濟學原理》作者曼昆門下的學徒,終其四年最后會發現只習得皮毛。畢業之后如不繼續深造,想要直接從事相關行業,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就出現了。
說起來都挺高大上:“我是XX大學金融系畢業的。”然而,理財顧問、投資顧問、大堂經理可能就是金融本科生最直接的就職選擇,保險行業也是很多同學的畢業去向。
現實還是赤裸裸的,只有少數人擁有能夠宏觀調控國家經濟命脈的大腦。很多時候,剛入職的新人都在默默用流于皮毛的金融智商,幫一群門外漢規避風險,投資基金,再順便賣給他們一份保險。
6.
生物技術
2010-2017年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生物技術專業只從紅牌專業名單中逃過一回(2015年上榜的是兄弟專業: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學),就業難度不言自明。
高分錄取,未來風口,生物專業從來被熱切關注,但難負盛名。生物技術的對口去向是搞科研,而研究崗對個人專業素質和公司實力都要求極高,博士可以考慮,本科生還是算了。
更關鍵的是,即便學完了基礎知識又要與其他專業競爭,微生物方向轉角遇見生物制藥,動物方向要跟獸醫PK,植物方向有一群林學專業的同學等著你,和中文、國際貿易和計算機等“通庸”情況相仿,而且悲慘程度更甚。
7.
法語
圖 / clic.es
法語系的同學,天然自帶逼格的光環。被誤解程度之深,也要拜一系列國產偶像劇所賜。如果說《親愛的翻譯官》里楊冪飾演法語系畢業生是忠于原著,那《路從今夜白》的女主,法語沒說過一句,也硬要法語系學生的人設是怎么回事??
張口閉口都是別人聽不懂的語言。四年高端課程里夾雜著各種國際交換計劃,讓人不免聯想到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塞納河……這一切都是真的,只要你支付得起留學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