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8 19:00:49作者:佚名
讀清單:熱門遭遇預警
高考前后,各地教育主管部門紛紛發布“專業預警”“專業負面清單”,嚴格控制高校招生計劃。
遼寧于5月下發通知,建議高校2016年度暫緩申請增設法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66種本科專業。
選專業:以不變應萬變
專家認為,專業的冷暖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考生還是要隨著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選擇,不能因為專業冷熱而與自己的興趣、特長背道而馳。
考生選專業時應考慮到長遠的職業規劃,如果希望本科畢業后立即就業,可以首選應用性專業;如果考生有攻讀碩士乃至博士學位的意愿,不妨首選基礎性專業。
向大學提問
●623所高校開設法學專業,畢業生規模達75000~80000人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開設院校多達604家,畢業生規模達34000~36000人
哪些熱門專業“冷”了?
吉林大學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趙俊芳表示,我國在高校專業設置方面是從國家和社會長遠需求出發,所謂的冷或熱專業都是相對的,一些專業過熱可能存在盲目性,而冷的專業也并不完全意味著專業本身出現了問題。
熱門專業因何變“冷”?專家認為,這與社會需求變化、高校專業設置的盲目性等有關系。
——社會需求發生變化。
專家指出,雖然專業冷熱的相對性較強,但是社會需求的變化仍是專業設置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以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為例,每年都是藝考的大熱門專業,“百里挑一”的現象很常見。全國目前共有201所高校開設此專業,畢業生規模達14000~16000人。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相關專業畢業生增多,同時登上熒屏的主持人日益多元,并不局限于專業院校科班出身,各級電視臺、廣播臺需求持續下降。
——熱門專業盲目擴張。
記者梳理發現,一些曾經的熱門專業頻頻登上預警榜單,與這些專業近年來的迅速擴張不無關系。比如,目前全國共有623所高校開設法學專業,畢業生規模達75000~80000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開設院校多達604家,畢業生規模達34000~36000人。
一位高校招生部門負責人表示,為了多吸引生源報考,只好多開設熱門專業,讓學校越來越“高大全”,雖然招生規模上去了,但這些原來的熱門專業就業率卻一直上不去,部分專業低位徘徊,乃至走下坡路,因此而調整招生計劃。
此外,專業人士介紹,近年來一些高校在原專業基礎上對專業進行了調整和細分,分流了社會需求,也部分地導致原有的熱門專業熱度有所減退,如近年來熱門的數字媒體藝術、新媒體專業等,分流了不少藝術類、新聞學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