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18 19:00:49作者:佚名
遼寧大學副教授姜海峰認為,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不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必然有所變化。“一般而言,新興行業更有前景,傳統產業相對有比較穩定的新陳代謝,對人才需求量要小一些。”
為學生提問
●在華中科大、武漢理工等高校,每年數百大二、大三學生要轉換專業
●據統計有近六成的大學生就業并未和專業對口
如何避免“入錯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大一學生當初填報志愿時,對自己、對高校、對專業并沒有什么了解,“一窩蜂”地將經濟、法律、計算機等聽起來熱門的專業排在前面。
在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每年有數百名大二、大三學生通過申請、考試轉換專業。其中,一類是認為自己“入錯行”,進入大學后重新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另一類是瞄準幾年之后好就業與否,二次選擇一個“熱門”的專業。
面對專業“冷”“熱”變換,學生究竟該如何選擇?
專家建議,理性分析冷熱,不要過分跟風;專業、院校有側重,職業規劃要長遠。同時,注重培養綜合素質。
“大學生選擇專業一定要跟自己的興趣愛好相結合,不要跟風。”一些高校教師和就業輔導員建議。
同濟大學就業中心主任徐迅表示,教育不能因為暫時的冷暖而限制了基礎學科的發展,例如基礎化學是所有生命科學、醫學的基礎,不能因為就業不好,就把本科專業取消。
專家認為,專業的冷暖會隨著社會變遷而改變。考生還是要隨著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選擇,不能因為專業冷熱而與自己的興趣、特長背道而馳。對于高校來說,則應根據專業冷暖而調控區域的招生比。
姜海峰建議,考生選專業時應考慮到長遠的職業規劃,如果希望本科畢業后立即就業,可以首選應用性專業;如果考生有攻讀碩士乃至博士學位的意愿,不妨首選基礎性專業。
武漢市政府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星說,據統計有近六成的大學生就業并未和專業對口。“除了專業機構,如建筑設計院這樣的單位,其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并不看重,他們更看重畢業生的基本素質,如工作態度、責任心、道德品質、誠信程度等,還有一些企業看中院校的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