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01 09:05:50作者:佚名
第一份工作,先踏實干起來
——去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滿意度總體較高;2019年高校畢業生達834萬,就業挑戰不小
對于自己找的第一份工作,廣大高校畢業生是否滿意?
本次采訪的5名高校畢業生中,有4名均對目前的工作表示滿意。高玉堂說:“我很滿意現在的工作。薪酬不錯,政府也很關心我們的生活,逢年過節領導還會來慰問我們。”
楊鵬馳也表示,對目前的工作十分滿意。“公司的福利待遇很好,工資也比較有競爭力,剛入職沒多久就趕上公司調整薪酬,漲了不少,比預期薪酬要高很多,而且在這里還有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
梳理各高校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發現,2018年高校畢業生滿意度總體較高,不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超過70%,有的甚至超過90%。如上海交通大學本科生對簽約工作滿意度達到94.46%,研究生對簽約工作的滿意度達到95.06%;東南大學2018屆博士生的工作滿意度為95.52%;四川大學被調查的已就業畢業生中,93.75%對目前工作崗位基本滿意,較2017屆的92.50%上升了1.25個百分點。
但受薪酬、未來發展預期等因素影響,也有一些畢業生對目前的工作不太滿意,甚至有跳槽的打算。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徐瑤(化名)現就職于北京的一家互聯網公司。她對筆者說:“公司氛圍挺好的,工作也比其他互聯網公司要輕松很多,沒有太大壓力。但薪酬較低,因此有跳槽打算,希望將來能找一家工資較高且職業發展空間更廣闊的企業。”
不久前,58同城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國內應屆生平均期望薪資8431元/月,企業平均支付薪資7915元/月,二者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大學生期望薪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南京,平均期望薪資分別為12992元/月、12070元/月、9771元/月,對應城市企業支付薪資分別為北京11463元/月、上海10689元/月、南京8743元/月。
業內人士指出,期望薪酬與實際薪酬存在一定差距屬正常現象,畢業生對薪酬水平的期望應保持相對理性。從201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體情況來看,學好專業知識、擁有實習經歷、充分利用校園渠道、提前進行職業規劃等都有助于大學生就業。此外,大學生擇業時可適當多關注熱點城市和傳統熱門行業之外的就業機會,特別是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重點領域,在時代發展中謀求借力和支持;同時,從自身的興趣和能力出發進行定位和選擇,增強長期職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從2019年的情況來看,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834萬,較2018年增加14萬,再創新高。如何更好地促進大學生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日前指出城市規劃專業就業,將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為抓手,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就業服務,持續開展公共就業人才服務進校園、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集中就業指導等活動;開展困難幫扶,對離校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實施實名制的就業服務,落實崗位信息推送、職業培訓、創業扶持等措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