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04 21:28:29作者:佚名
職業學校如何提升水平?北京市昌平職業學校副校長鄭艷秋認為,職業學校尤其中職,一定要緊緊圍繞區域經濟辦學。首先要和當地產業高度契合。比如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地方職教學校可以面向農村企業,面向社區進行培訓。“對于中職來講,開放學校資源職高專業有哪些,面向中小學提供勞動教育課程服務,向地方產業和企業做技術服務。”
觀念
社會對職校認可度低
白先生的兒子正在北京一所中學讀書,他想讓孩子通過中考進入一所更好的普高,進一步能考上985高校。職業教育的路他從來沒想過,源自于他的人生經驗。“畢竟屬于藍領,體力工作者,我們還是希望孩子從事腦力勞動。”白先生生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中學讀書期間正逢高校擴招,社會偏好學歷。
鄭艷秋認為,雖然偏見基于歷史原因,但隨著社會的發展,“藍領”“白領”已是過去時,隨著新業態、新技術層出不窮,未來教育體系也在變化。“一半的孩子走職業教育這條路,一半的孩子接受普通教育,職教高考、普通高考,都可以成為本科、碩士、博士生。”
她提到一個有趣的說法,“‘60后’一生的職業是2的零次方,‘80’后一生的職業是2的二次方(4),到了‘90后’,便是三次方、四次方……”鄭艷秋表示,社會處于轉型期,職業的工作內容發生變化,職業教育關注人才培養,更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技能和理論學習給學生構建了職業架構,才有了他向上發展的動力。
職業教育如何提升質量,以打破坊間偏見?吳浩宏介紹,該校長期以來的文化氛圍就是不單純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也要關注到學生的升學期望,推進“3+2中高職貫通培養”“3+X高考”等一些列政策,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升學。
此外,吳浩宏表示,廣東省落實了中職到本科的對接,在五個專業中做了嘗試,學校緊跟這一政策,強調對學生的定向培養。“在五個專業的嘗試中,中式烹飪專業符合這一條件,每年該校都有十余位學生直接升本科。”
師資也是提質的重中之重,吳浩宏介紹,該校在教師業務培養方面,要求每位老師必須成為雙師型人才,即他不僅能夠教學,還能夠勝任企業的某個崗位。據此,該校的很多老師都是行業翹楚,比如調酒的老師是廣東省調酒行業協會會長,烹飪系主任也是行業里大師級人物。為保證教學質量,學校還會邀請行業里的大師進校上課,每周都有一節“大師課”。
吳浩宏坦言,希望國家出臺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企合作。
政策
職教生學歷“天花板”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