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13 21:26:40作者:佚名
創新發展中國政治學,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是新時代政治學研究的必然要求。
聚焦本土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現成的教科書?!睆V大政治學研究者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煉新概念、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扎根中國大地開展研究,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政治學學科體系不斷完善。目前在我國學科專業目錄中,政治學是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下設政治學理論、中外政治制度、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外交學。進一步提升政治學研究的本土化水平,需要注重中國政治制度研究、比較政治研究等在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強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如法政治學、國家監察學、環境政治學、信息與網絡政治學等,使政治學學科體系更加完善。
構建中國特色政治學學術體系,需要增強問題意識,聚焦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問題開展系統深入研究。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研究如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如何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研究提高我們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的具體路徑;研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的著力點、發力點;等等。
解讀中國實踐、構建中國理論,需要打造我們自己的話語體系。對于中國政治學來說,應努力對我國廣泛深刻的社會變革和實踐創新作出令人信服的學理闡釋,必須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提煉標識性概念、范疇,闡釋好推動人類政治文明進步的中國方案。一個時期以來,學者們從相關學科視角對中國道路、中國民主政治展開研究,形成了大量論文、專著,但從政治發展的大視角系統闡釋研究中國道路的成果還不夠豐富。深度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以國際社會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表述闡述好中國政治發展的邏輯和道理,講好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故事,讓國際上更多人了解、認同中國自主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這是中國政治學發展的重要創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