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1 10:15:09作者:佚名
如今,千萬家庭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在服務脫貧攻堅上,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都來自農村,“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見效最快的方式。
“如順德職業技術學院開展的‘一人學廚、全家脫貧’的幫扶培訓項目。”陳子季介紹,“十三五”期間,共創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261個。在促進教育公平上,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已經超過90%和40%的學生,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的學生。
每年培養上千萬技能人才
據統計,當前全國職業學校開設1200余個專業和10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每年培養1000萬左右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
“‘十三五’期間,職業教育最大的成就就是培養了一大批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在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發展、服務脫貧攻堅、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子季說。
東西職業院校協作全覆蓋、東西中職招生協作兜底、職業院校全面參與東西勞務協作三大行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設備超過18億元,共建專業點683個、實訓基地338個,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6萬余人,創業培訓2.3萬余人。
“借助國家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公司聘請了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國家級教學名師擔任總工程師,領導企業技術改革,一年實現扭虧為盈,產值3年翻番。”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現身說法,他表示,企業與學校互相依賴、互相成就,已成為利益和命運的共同體。
如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為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
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歷年畢業生中超過10%的專科生進入到華為、騰訊、比亞迪等知名企業就業,2020屆專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6.97%。
“學校對接區域產業鏈,鼓勵重點專業群聯合世界500強或行業領軍企業組建特色產業學院,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做深做實。目前,我校已聯合華為、平安等一批行業龍頭和領軍企業建成11個特色產業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馬曉明介紹說,“我們把企業面向在崗工程師的培訓認證和高職教育結合起來,解決了職業教育和行業企業發展脫節、教育標準滯后于企業標準、教學內容落后于技術發展的問題。”
通過這樣的合作,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形成了一個開放的、能夠緊跟技術發展的教育教學標準體系。“學生在校期間既有學生身份,同時通過到企業深入實踐,有了工程經驗和認證工程師的身份。對企業來說,減少了企業對學生職后培訓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等問題。”馬曉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