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12 08:53:04作者:佚名
    “票根”能證明藝術素養嗎
    家長們熱求票根,跟藝術測評過程性評價指標密不可分。
    省教育廳官方微信2月26日發布消息說,根據教育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為提高學生審美素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江蘇在全國率先實施中考增加藝術素質測評的評價制度,將初中學生的藝術素養列入學業水平測試范圍,并出臺藝術素質考核辦法,從2020年起全省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中考成績。
    藝術素質測評方案由各設區市具體制定,并已在2017年9月1日之前全部向社會公布。測評指標體系由基礎指標、學業指標和發展指標三部分構成,各項指標均有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一般采用等第式,由學校按照設區市要求實施考核;終結性評價由設區市組織統測,以分值或以分數轉化為等第進入中考成績。
    已公布的《南京市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方案(試行)》指出,過程性評價測評體系中的藝術欣賞考核指標,主要是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校外藝術學習、藝術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自覺。過程性評價在各區教育局指導下,由考生所在學校組織實施。學生參與社區、鄉村藝術活動,學習優秀的傳統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的文藝演出和美術展覽等,都可作為此項考核內容的依據。
    然而,在自行確定藝測過程性評價標準時,有些學校要求學生一年內參加10場校外藝術活動并提供票據,于是出現一些家長到處找票根的現象。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最近網上出現不少兜售往年演出票根的賣家,“生意”還很不錯。
    “藝術素質測評過程性評價要求有‘痕跡’記錄并不是一件壞事藝術素養內容100字,但能不能更易于操作些?目前家長反映較大的票根收集,一年內要達到10張,就比較難做到。”南京三中學生家長秦先生感言。另外一位家長則表示,用收集的票根作“證明”就能過關,對于真正注重孩子藝術素質培養的家庭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