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27 11:24:08作者:佚名
因此如果僅從交通運輸和交通工程專業角度比較,不考慮兩所高校985、211的區別,應當傾向于選擇北交大。
誤區四:不尊重考生意見 完全由家長包辦代替
一般來說到了高三,學生的學習比較緊張。高考志愿問題父母操心比較多,家長為孩子搜集資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完全用自己的喜好為孩子報專業。家長選專業的時候,除了根據自身經歷以外,常常更重視就業情況、未來工作體面、穩定、掙錢多等,卻很少顧及孩子的特點和喜好。筆者每年都會聽到家長提這樣的問題:女孩子,理科,適合上什么專業?這是一個很奇葩的問題。在現代社會,除了極個別專業(例如野外地質勘探等)以外,我們還看不出有哪些專業不適合女孩子選擇的。因此上述問題誰都回答不了,因為我們不知道這個女孩子的喜好。但是我們都知道多數女孩子的家長期望得到這樣的回答:可以選擇經濟類、管理類、語言類、新聞類專業。這就是這一類文理兼收的專業常常陰盛陽衰,女孩子特別多的原因。由于文科考生可選專業范圍相對小,上述專業都是文科女生比較愿意選擇的。而理科女生雖然選擇面大得多,但是在家長們的影響下放著廣大的工科農科醫科類專業不選,卻非要選擇那些女孩子扎堆的專業。這其實就是把家長的意識強加給了考生。而考生在學習十分緊張,來不及思考,也不十分懂的情況下也就服從了家長。殊不知未來如果不喜歡就會對孩子發生不利的影響。
比如說有這樣的考生,父母由于自身的經歷影響為孩子報了會計學專業。但是考生入學后在發現自己并不喜歡學會計。但是上了大學是很難再改專業的。于是學習就很消極,成績也受到影響。所以我們要明白家長的愿望并不等于孩子的愿望。家長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幫孩子多做些資料收集工作是可以的,但是收集資料僅限于對專業的了解,能夠給孩子講解各個專業要學習的可能和未來從事的工作方向,最終的選擇要孩子自己來做。如果自認是為了孩子好,為孩子誤選了一條其不喜歡的專業。如果這專業孩子經過調整能夠適應還好。如果不適應甚至發生抵觸,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