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6-23 23:24:24作者:admin2
語文:穩中有變 關注生活
難度系數★★★
■考生感受
現代文閱讀考了小說
昨天中午12點,在南京29中高中部,奮戰了三個小時的文科考生們終于走出考場。“沒想到今年的現代文閱讀考了小說。”在人群中,記者聽到最多的是考生對今年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考題的議論。顯然,考生對今年的考題感到很意外。兩名并肩走出考場的女生告訴記者,往年高考現代文閱讀的文體多是議論文、說明文和散文,今年考了一篇小說,感覺有些不適應。因為復習時,小說閱讀練習做得比較少。
作文要出彩很難
今年作文以“好奇心”為題,看上去好寫,而不少考生反映思路打不開。記者連續采訪了5位考生,讓人驚訝的是,這5位考生都選擇議論文文體。一位考生采用辨證思路,討論存在好奇心的正面效應和負面效應。很多考生感覺這樣的作文要出彩很難。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女兒出考場第一句話就是,‘好奇害死人’。她說這個題目從小就寫過,大家很容易往一塊想,要讓評卷老師眼前一亮太難了。”
附加題考閱讀面
首次面對附加題,考生們反映是沒有想象中的難。“前面兩題考了名著。第一題是分別解釋《紅樓夢》中‘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含義。第二題是考查魯迅文集《吶喊》。要求根據人物寫出文章名稱。比如潤土是哪篇文章中的人物。第三題是一道材料分析題。”一位考生一口氣報出了三道附加題。他表示,難度不太大,特別是第二題和第三題。第一題大概知道兩個詞的意思,拿全分恐怕有點難。也有考生提到,用簡短的語言講清楚林黛玉和賈寶玉在天時神瑛與絳珠的前緣有點難。
■名師點評
穩中有變,附加題力挺課改
點評老師:貝學問 洪澤縣第二中學校長 中學高級教師
總體評價:整張試卷難度不大,貼近實際。除選考、附加外,試卷在結構、長度、題型、賦分上與去年基本相同。
特點詳析:1、語言運用題新穎鮮活。第4題在一個經典性的定義中提取三個關鍵詞,這既是篩選與概括能力的考察,更是貼近社會的一種導向,研究論文中的關鍵詞、政府行文中的關鍵詞等等,此類現象比比皆是。第5題就社會上家長接送學生的現象,發表“贊成”(兩個陳述句)及其“質疑”(兩個反問句)的意見,則更是要考生們關注社會,解決問題,需要考生有較強的綜合素養和的心理素質。
2、這張試卷多選、附加題力挺課改。第六大項現代文閱讀,論述類和實用類任選一題。附加題以附加試卷的形式,在主卷考試結束后,對選修歷史的考生單獨發放。其內容仍體現平穩過渡的原則,文言斷句選自《夢溪筆談》,文字并不艱深,而“黃老”和“六經”歸屬什么“流派”等考題反映了注重積累,注重語文素養的核心;中外名著閱讀的兩個簡答題一是說出單四嫂等一組文學形象(女性)出自什么名著,一是解釋《紅樓夢》中的“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只要注重積累,有一定的語文素養,上述題目應該能答,只是語言表述的問題了。最后的概括分析題應該有難度,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命題趨勢。
平中見奇,關注生活
點評老師:張本良 泰州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
總體評價: 嚴格遵循《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充分體現新課程的理念。試題在設計形式、難度及題量等方面,與往年相比,都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性。
特點詳析:一、 語音題、成語題、語病題都在意料和情理之中,不偏不怪。文言文閱讀題依然選擇了人物傳記——《后漢書·吳漢傳》,屬淺易文言文的范疇。文學作品閱讀題選擇了江蘇高郵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說《侯銀匠》,著重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情節、人物形象、思想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的能力。
二、試卷總體結構勻稱、節奏流暢。從知識類題目到能力型題目,跳躍的臺階不大,較好地呈現出平易、較難、綜合的若干梯度、層次。
三、試卷的目標取向是考生的語文素養,命題者的取材視野開闊,關注社會、關注考生,表現出一定的地方特色。比如試題涉及奧運火炬登頂珠峰、禁止使用塑料購物袋等素材。
四、關于文科附加題。
1.嚴格遵循大綱,考查了“文言短篇理解與句讀”、“名著名篇閱讀”、“文本材料的歸納、分析與鑒賞”等三方面的能力。2.“文言短篇理解與句讀”題選擇了沈括《夢溪筆談》中關于班固《漢書》中一則事件的評說,淺顯易懂。3.“名著名篇閱讀”的覆蓋面很廣,目的在于引導中學生閱讀作品,用名著名篇來滋養我們中學生的心靈。
數學:靈活多變 體現應用
難度系數★★★★
■考生感受
附加題好難
在金陵中學考點考試的大多是理科生,大部分考生反映這次數學考卷的難度和二模考試難度相當,但后面的大題目尤其是附加題難度較大。張同學來自南京市第四中學,他介紹,“最難的是第二道附加題必做題,考的是立體幾何,蠻難的,我做了好長時間也只做出了一半。”除了附加題外,其他的題目難度都比較正常,但是題型比較靈活。“這些都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題目,都有些彎彎繞。還有后面的大題目,計算起來還是很費時間的。”但是從整張試卷來看,難度與二模差不多,考生們還可以接受。
文科考生大呼“抓狂”
“太難了,太難了,比一模、二模所有模擬考試都要難。”在二十七中考點,考生們幾乎是大喊著走出校門,迎接孩子的家長們臉上立即愁云一片。第一批走出校門的學生中,一位男生告訴記者,數學考試選擇題還比較簡單,自己做下來沒有什么問題,但后面的大題卻幾乎讓人崩潰,“最后兩道題目我一動也沒動,三十多分就這么沒了。”兩位文樞中學的女生告訴記者,出教室時她看見監考老師查卷子,“一個教室幾乎所有卷子最后兩題都是一片空白,反正我難大家也難,就那樣吧,急也沒用!”
■名師點評
能力立意,平穩過渡
點評老師: 楊鶴云 楊子圣 泰州市學科帶頭人,泰州中學高三數學把關教師
總體評價:2008年江蘇高考數學試卷與前幾年的試卷相比,結構上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必做部分取消了選擇題,加大了填空題的考查,總分也由原來的150分增至160分。為關注學生個性發展,試卷附加題部分增加了選做題。試卷內容上體現新課程理念,貼近中學數學教學,堅持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考查。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改革和創新,最后兩題對學生的能力有較高要求。
特點詳析:1.體現課標理念,實現平穩過渡。試卷緊扣江蘇考試大綱,新增內容的考查主要是對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運算的考查,難度不大。對傳統內容的考查在保持平穩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度創新。
2.關注通性通法,仍以能力立意為主旋律。試卷淡化了特殊的技巧,全面考查通性通法,體現了以知識為載體,以方法為依托,以能力考查為目的的命題要求。
3.體現數學應用,關注社會生活。第19題以污水處理為背景,體現試卷設計問題背景的公平性,對推動數學教學中關注身邊的數學起到良好的導向。
4.附加題部分,前四道選做題對知識點的考查單一,方法清晰,學生入手較易。兩道必做題對數學符號、數學語言以及數學思想方法有較高的要求,相對較難。
區分度好,題目較活
點評老師:朱洪春 南京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高級教師
總體評價:全卷體現一個“活”字,總體難度與去年大致相當,應有較好的區分度。
特點詳析:1.考查了新課程中新增加的知識點。像算法與統計、幾何概型、復數等均有考查,許多試題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
2.填空題先易后難。前8題比較常規,從第9題開始難度加大,第13、14題較難,其中第13題應用解析法解較好,一般學生不易想到。
3.加強應用意識,體現現實聯系。第17題考查的是與最小距離有關的一個實際問題,重點考查考生對現實問題的數學理解。
4.綜合能力要求高。比如第13題,第14題,第19題第一問中的第二小問,第19題、20題兩題的第二問難度大,考生難于理解。這幾道題重點考查了考生進一步學習的潛能,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
5.突出考查了學科主干知識。試題從學科整體意義的高度考慮問題,注重知識之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以檢驗考生能否形成一個有序的網絡化知識體系。
必答題難度降低了
點評老師:楊文舉 江蘇省淮安中學高級教師
總體評價: 與我省往年高考試題相比,必答題的難度稍有降低。同時,試卷也滲透許多時代氣息。
特點詳析: 1、試題重基礎,雖然靈活多變,但總體平穩。與往年相比,今年的第(Ⅰ)卷難度還比較適中。應當說大約有120分基本題,但有些題考生易錯,中檔題和高難題比例也較合理。試卷的題型主要感覺一是新穎,二是靈活。
2、附加題的考查較公平,選做題易,必做題難。兩道必答題分別考查了空間向量和二項式定理、組合數性質等。不過必答題第26題雖然是老題新編,但能與時俱進,把導數知識與之相結合,利用類比推理的方法去解決,具有很強的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