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03 00:10:25作者:admin2
一、不斷關注學生需求,不斷灌輸新理念,不斷提高新認識
我個人認為要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把握住以下幾點:
第一,一定要關注和把握好大學生的需求,同學不需要、不關注的東西,我們沒必要強制去做。同學們需要的、關注的東西,比如個人發(fā)展的問題,全民素質提高的問題,對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把握住了同學的需求,就能夠受到大家的歡迎。
第二,一定要照顧到大學生的特點。我有一個最大的感覺就是社會發(fā)展的速度很快,同學們一屆和一屆之間的變化、差別也非常大,所以,一定要照顧到同學們的特點,采用廣大同學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方式。比如,當前的社會實踐、軍訓,一些原創(chuàng)音樂的比賽、素質拓展訓練等等。
第三,不斷灌輸新理念,不斷提高認識,要深入把握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和功能,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造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我認為要真正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好、實踐好,關鍵在人,希望在我們的青年大學生身上。因為只有大學生全面成才,只有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才能深入自覺地貫徹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發(fā)展先進生產力,建設先進文化,更好地實現(xiàn)和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實處。因此,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是我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提。而這個前提的條件就是大學生必須接受了我們黨所堅持的理念與認識。
二、創(chuàng)新教育,不斷提高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個別化、差別化和針對性水平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有著廣泛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對各種知識信息和社會思潮反應敏銳,具有比較獨立的主體分析判斷能力。相比較來說,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無論從內容和方法,都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創(chuàng)新。因為這是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決定的,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由于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物質利益、就業(yè)方式等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加。另外,在我國社會發(fā)展的前進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腐敗、社會收入分配不公等一些問題,盡管這些問題是個別的,但對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卻不容忽視。
尤其是網絡技術的新發(fā)展,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問題。據(jù)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十四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到2004年6月30日,我國上網用戶總數(shù)達到8700萬。在校大學生上網的比例已達到1200萬,北京高校50%以上的學生每天上網時間超過兩小時,遠遠超出在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時間。網絡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幫助師生進行互動交流,從而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自主性。另一方面又使得許多不良信息和錯誤的價值文化觀念在網上出現(xiàn),進而造成一些人對我們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誤解,影響青年學生正確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樹立。
這樣,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方式局限性太大,而我們的教育缺陷明顯,現(xiàn)在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我們最突出的問題是用一個模式、一種要求代替了“因材施教”。所以我們對人才培養(yǎng)應該是尊重同學的興趣、特長、愛好,建立起多樣化、個性化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全面發(fā)展絕對不等于平均發(fā)展,當然,具體到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還是要多樣化、個性化、有針對性,比如,大力加強社團建設應該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社團是由興趣愛好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組成的一個“興趣共同體”,有共同的語言,容易產生共鳴。社團活動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格品位,提升個人境界,希望大家以后多參加社團活動。現(xiàn)在我們學校有十幾家社團,每年都開展社團文化月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廣大同學的歡迎。
三、以情感人,真心地關心學生,從經濟上、心理上幫助學生克服各困難,注重團隊理念建設,注重班級和諧發(fā)展
因為孩子們在大學階段遠離父母,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社會上各種誘惑很多,所以他們的困惑會很多,困難也很大,這個時候十分需要老師的關心、幫助、支持,如果能真心地去關心他們,及時的了解他們的困難,并給予解決,這樣對學生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應該說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在心理承受能力、客觀認識問題方面存在著一些偏差。因此,大學應該建立起大學生心理咨詢教育中心,每年對所有入學的新生進行心理普查,形成了篩選、干預、跟蹤、控制的有效機制。每年普查的結果確實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主要集中在新生的適應問題、學習問題、人際關系問題、戀愛與性問題、性格與情緒問題、神經癥、個人發(fā)展問題等方面,需要我們有針對性的加強工作。有關高校曾經進行了一項調查,84%的同學也都認為應該在大學生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馬加爵的問題,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極端的個例,并不能就此全盤否定當代大學生的基本素質。但是,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反面典型,讓我們更加重視青年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我在大學的經歷,我們那個時候的班級是一個十分渙散的集體,現(xiàn)在回想起來,整個大學生活沒有值得多少可以留戀的,但卻是非常遺憾的。當我接手我的班的時候(這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我就下決心一定要讓我的學生在大學過一個十分有意義的大學生活,一定要加強團隊建設,讓班級同學間關系和諧發(fā)展,不給他們留有遺憾,不要重蹈我的舊轍,這是促使我能夠全身心地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初衷。
最后,我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絕不是僅僅大學就可以做好的,還需要我們的社會、我們的中小學、我們的家庭教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共同去改進,才能做好。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全社會都應該來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