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03 02:17:18作者:admin2
生命教育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的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質量,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的教育。最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領悟生命的價值個意義;要以個體的生命為著眼點,在與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過程沖,促進生命和諧發展。然而,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安全第一”。這是教育界、研究界乃至社會各界的共識。由于安全隱患時刻存在于小學生身邊,因此把安全教育放在學校教育頭等位置是十分必要的。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安全行為習慣,是學習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務。
一、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曉之以理,從小事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最為重要的就是通過班主任加強班級的管理,切實抓好班級安全教育。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有的學生實在難教,很難達到我們所預想的。那么,做為班級管理者和引領者,班主任如何幫助學生抵制消影響,使小學生安全教育真正發揮作用呢?我想:必須注重班級文化建設,從學生的日常小事入手,潤物細無聲,在小事中挖掘安全的材料。
(1)結合校規、校紀,制定班級公約,并獄以張貼。班級的目標以班風形式體現在教室中,全班同學一致通過的班風張貼以后墻上,四壁懸掛名人名言,力求其必須積極向上,具有感召力。充分利用主題的主人,人人都能自覺遵守班級紀律,對班級責任,人人都能憑借班級集體這個舞臺來鍛煉自己,施展自己的才華,挖掘自己的潛力,發現自我,最終達到全面優化班級氣圍的目的。形成積極上進,樂于助人、遵紀守法、熱愛集體,崇高科學,文明健康的良好學風。這樣不安全的故事心理就會減少。
(2)讓學生從聽到的小事中懂事得遵章守紀于安全同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會聽到這樣的安全故事,如果我們善于發現并挖掘起對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價值。并與他們喜聞樂見、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現出來,學生就很容易接受。
如:教師可以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安全事故、或學生親眼看到的、聽到的、體驗到的安全事故,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讓他們寫寫。教師也要及進行必要的點評,給學生以安全警示教育。
(3)讓學生從看到的小事中懂得行為文明與安全同行。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與喚醒,激勵和鼓舞。我們應通過學生身邊的小事喚醒學生,對安全的生視與危險防范。例如:班主任可在班隊活動課上讓學生討論:假如你從樓梯上滾下會怎樣?假如你騎自行車不小心摔倒會怎樣?假如你在樓道上,人多的地方橫總直闖會怎樣??通過交流討論,學生會逐步認識到不規范的活動潛在許多危險,進而提高防范類似安全事故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