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26 06:47:52作者:admin2
截止3月28日,全國31個省區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93例。3月27日消息,貴州錦屏中學復學的209名高三學生出現發熱、腹瀉癥狀,原因待查。境外輸入病例來勢洶洶,復學的高中小心翼翼,各地作出開學時間決定安排,異常艱難,希望開學和推遲的家長意見相左,不過安全第一是所有人的共識。那么,延遲開學會造成什么后果,我有4條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對高三初三有實質影響,推遲考試正在征求意見。
3月13日,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王登峰主任,回答《新聞1+1》主持人白巖松關于高考是否推遲的提問,表示教育部正在廣泛征求相關部門、各個省市,包括家長和考生代表的意見,近期教育部會作出決定。
當天,我在悟空問答中,對高考推遲進行答題,通過“五不”分析高考不會推遲,沒想到引起條友的巨大反響,高三學生家長對高考是否推遲進行了激烈討論,言語都是家長的親身實感,反映的都是各自的困難和實際,讓我了解到了農村高三孩子上網課的不易,了解到中等生希望返校沖刺的渴求。
教育部的答復一石激起千層浪,家長對推遲高考都產生期望,接下來一定要認真調研,推遲與否都要有充分的原因支撐,也可適當降低高考試題難度,畢竟高考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
二、周末、假期可能要被占用,學校要收取課后服務費。
現在有4個省份已經開學,還有幾個省定在3月下旬。中學每學期一般校歷是21周,推遲1個月開學,就有4周20天學時被浪費,如果每周六增加1天課時,勉強能把學習時間趕回來,這個在教育部答記者問的時候,已經基本授權可以如此操作。
周末補課家長可以接受,但是陜西省開了個先河,每天放學后或者周末補課,要收取一定的課后服務費,雖然跟社會辦學機構比要便宜很多,但對家庭而言這又多了一分開銷,這也是開學后對學生家庭的實際影響。
如果周末補課的話,可能對各種線下培訓班打擊重大,學生沒有外出補課的時間了;線上教育經過一個寒假磨合,得到家長初步認可,可能會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
三、學生自律不嚴,網課效果不佳,開學后學生成績兩極分化。
昨天,按照教育局通知,老師返校進行開學應急處置情況演練,聽到有高一班主任說起,本班有個學生平時變現很好,在家里上網課不聽講、作業不寫,老師在群里提出要求以后,該學生直接退群,老師始料未及,跟在校時的表現判若兩人。
這就是學生學習自覺與否的典型案例,學校組織線上教學,老師不能直面監督提醒,學生又沒有良好自覺,假期又這么長,怎么按照既定目標計劃進行學習。
雖然教育局要求開學后“零起點”推進教學,但肯定也是簡單復習、推進新課,必然導致成績兩極分化。“不怕學霸在家度假,自主學習落實計劃;就怕學渣自己放假,學過知識全都忘啦”,不是一句假話。
四、如果輸入型病例持續增加,也要做好學校再次封閉的準備。
現在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國際上卻有爆發趨勢,外籍華人紛紛回國避疫,輸入型病例有所增加。3月12日曝出鄭州毒王郭某,到意大利看球被感染病毒;3月18日曝出澳籍華人梁某在北京不戴口罩跑步,被注銷居留許可、限期離境;3月19日曝出美國波士頓大學學生郝某,乘機返回青島后被確診。
3月19日,臺灣北部一名中學生被確診,后全班停課,導致全校近1800名師生停工停課,是第一個因這次疫情全面停課的高中。照此形勢發展,我們在開學還沒有進入,還要繼續做好防范,一旦疫情有所抬頭,還要繼續“停課不停學”。
如果有更好建議,歡迎在評論區一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