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28 06:54:05作者:admin2
首先,復學意味著疫情風險已經降至低谷,標志著抗擊疫情工作取得勝利。因為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大學生復學返校一定要謹慎再謹慎,這是因為大學生群體具有的特殊性所導致的。特殊性一,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放假了大學生回到各個省份,復學返校要從各個省份趕回。這一來一回之間會導致大量的人口流動。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這組數據可以清晰的展示出當前本專學校在校生人口數量。這就是第二個特殊性,大學生群體也是一個較為龐大的群體。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上千萬的學生從各省各地返校,在疫情尚未控制住的情況下,風險極大。所以疫情后的復學,其實基本意味著我國的疫情已經被控制住。所以從這一方面講,復學基本上是我國回復正常生活狀態的最后一道工序。只要可以復學,基本上我國的社會生活就可以回歸正軌了。
其次,復學后一定會產生教學方式的改變。因為在長達三個月的在家上網課后,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會相對明顯的感受到網上授課的弊端和優勢。對于學生來說,在家上網課,對課余時間的自由度更高,相較于學校而言,更加節省時間,學生有充分時間去學習其他內容、做其他的事情。當然,這對學生的自制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過壞處也有,就是網課的作業太多。對于教師來說,網絡教學的任務相對較輕,對網上教學愈發駕輕就熟。但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所知甚少。不管怎么說,這次疫情期間,對于網課的探索所呈現的現狀是有優有劣的。在這次疫情后的復學,我覺得各大高校還會繼續探索更多的網課打開方式。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找到一個平衡點,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
第三,復學后,各大高校會調整醫學學科發展方向和學科比重。在這次疫情中,做出最大貢獻的無疑是醫生與護士們。除了這些令人敬佩的一線戰士會提高他們的薪資待遇、社會地位。我認為高校對于醫學專業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次疫情中,醫生與護士群體一定面臨不少困難與考驗。高校的教授,無論是業界的大拿還是學界的教授都會將這些問題統一進行規劃與管理,共同商討最合適的措施與方案。將這些經驗傳授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少走彎路。同時可以采取擴招的方式,擴大醫生、護士群體,加快人才培養速度的同時,不丟掉質量的保證。把眼光放到以前,我們可以發現,就目前全世界的狀況,現在的疫情爆發頻次要遠超于從前,在這種情況下,加大對醫療隊伍的培養,以應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更多、更難纏的病毒。雖然我們都不愿意這樣的疫情再次發生,可我們要未雨綢繆,做好不時之需。對醫療隊伍的培養,這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最后,復學以后,對于線上產業的發展相關專業都會得到重視。例如,在這次疫情中,很多老人都學會了網絡購物,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新鮮的瓜果和蔬菜。事實證明電商是一個可行的發展之路。在這次疫情,很多小微企業都迫于沒有生意而破產,反而是那些基于互聯網發展的產業,像是電商、自媒體平臺、影視后期等產業得以蓬勃發展。像這樣的行業或者是專業都會在復學后得到足夠的重視,從而加快各行各業努力向互聯網+的方向靠攏。而在這一切的基礎上,是對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專業的發展與培養。這些像是互聯網+的地基,只有這些最基礎的專業學好,行業保持繁榮。互聯網+各項產業才能持續健康的發展。所以在當前的發展情況來講,對于計算機、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能以及能迅速進行互聯網+的行業、專業將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在這些專業發展到一定水平,會拉動其他相關專業向互聯網+發展。
這次疫情給我們的生活都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面對這些可能是積極的,更有可能是消極的影響,我們都要積極的面對。相信這次疫情一定會過去,中國也一定會更加的繁榮昌盛。祝愿中國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