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27 10:01:31作者:網絡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英語: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 HKU),香港最高學府,是香港第一所及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醫書院”及“香港官立技術專科學?!焙喜⒍?,于1911年在香港島正式創立,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為港大醫學院首屆畢業生。
港大中文校訓為“明德格物”,對應拉丁文為Sapientia Et Virtus,立校以來一貫采用英語教學,在人文、法律、政治及醫學等學術領域極為出色。2010年的英國QS世界大學排名將之列為世界第23位,與湯森路透社合作搜集數據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則將之列為世界第21位,皆為亞洲第1位。
香港科技大學,簡稱科大(英語: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HKUST),是一所成立于1991年10月的研究型大學,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并可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之一,由理學院、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及霍英東研究院5所學院組成,并將設立第6所學院—創新與科技管理學院。前三者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要開辦研究生課程,并將于二零一一學年開辦第一個本科生課程(環球中國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理學士),同時為全校本科生提供通識教育;霍英東研究院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以擴大科大在學術研究方面的影響力。
科大現于多種大學排名被評為世界前50名。2010年,科大被QS評為世界第40位、亞洲第2位,其“工程/科學/計算機科學”、“商業與經濟”、“社會科學”學術實力分居世界前26、45、75位,為大中華區第一。 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2010-2011世界大學排名中,科大被列為世界第41位,全亞洲第6位[4],全港謹次于港大。而科大的工學院與清華大學的并列世界第20位,全亞洲第3位,亦是謹次于世界第19位的港大工程學院科大商學院的MBA課程亦被評為世界第9位,EMBA課程為世界第1位。
香港理工大學(簡稱理大、理工;英文: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Poly U),位于九龍紅磡,座落于暢運道與康莊道交界,鄰近紅磡海底隧道及港鐵紅磡站。主校園面積約93,500平方米,目前共有約28,000名全日制和兼讀制學生。
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于1937年成立,其時校址為灣仔活道。于1947年,改為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簡稱工專,1970年代亦稱香港工業學院),提供全日制及兼讀課程。1957年,學院遷到紅磡現址。
香港浸會大學,簡稱浸大(英語: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KBU),是香港成立歷史第二悠久的高等教育機構,為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公立大學,以“全人教育”為其教育目標及理想,其校訓為“篤信力行”。
浸大于2010年被泰晤士高等教育評為世界排名第111位及亞洲排名第13位。
香港中文大學依山而建。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英語: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是成立于1963年10月10日的香港第二所大學,前身可追溯至1949年、1951年及1956年創校的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現為受到香港特區政府UGC資助并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也是東亞地區唯一實行書院聯邦制的大學,將于2012年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時擴充至9個書院。
香港樹仁大學(簡稱仁大、樹仁;英語: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HKSYU),原為香港樹仁學院,是香港首間私立大學,于1971年由胡鴻烈及鐘期榮夫婦創辦,當時因堅持提供四年制大學課程,不符合香港大學學位標準三年制的規定,一度只能以學院名義營運。2006年12月19日,學院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正名動議,正式承認其大學地位,成為香港首間私立大學,并于2007年2月14日正式更名。
為準備正名為大學,2005年,樹仁學院第3幢主要建筑物——宿舍文康大樓,施工3年后終于落成。大樓樓高29層,可容納700多名學生及教職員住宿,并設有多項康樂設施,初具成為大學的規模。2006年5月,學術評審局完成對樹仁學院的最后一次院校評審,并正式通過其管治及質素保證機制,并授予樹仁在指定范圍的學科范圍評審資格(每五年接受校外檢討一次)。